APP下载

“大学之道”思想对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启示
——基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思考

2022-11-24梁畅张兴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亲民道德大学

梁畅,张兴海

(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1 “大学之道”思想的内在意蕴

自古以来,关于我国教育的理念体系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其共同之处都在于培养矢志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不仅在古代备受推崇,成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础教材,其所提倡的内涵也依然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观念。

1.1 “大学之道”的提纲挈领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强调的“大学”,是研究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成人之道等学问,所以“道”本义是大道,引申为法则、原理等;“明明德”,前“明”为名词,即“使彰明”,也即是发挥、提升的意义;后“明”做比喻词,指光明,“明明德”是宣扬光辉正大的道德;而“亲民”,“亲”即为“新”,就是说创新、弃旧图新,而亲民教育便是新民,让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1]。整体理解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故鼎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地。

“明德”“亲民”“至善”为《大学》的“三纲领”,也是“大人之学”的3项总要求。“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人要崇尚善性并树立良好的德行,通过个人学习来提高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始终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来达到善;“亲民”则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人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来保持和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目的,做到前面两部分,人们才能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

1.2 “大学之道”的理论意蕴

“大学之道”作为一个教育传承理念,是大学的根本思想之道和品德之道,“大学之道”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人在经过较好的教化和修养后,能够克服恶劣环境的侵蚀,把自己内心原有的“善”发扬出来,进而培养出光辉的品格,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启蒙,把可能会蒙蔽我们心灵的脏物除去,从而使美好的品格和德行展现出来[2]。大学教育的真正精神,旨在不仅要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心性,而且要将成果推己及人。因为只有人人都去除心灵的蒙昧走向新生,我们的社会、民族和国家才能真正地走向新生。

1.3 “大学之道”的古义今用

现今大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我国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虽源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但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大学之道”却依旧可为现代大学所用。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固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3]大学教育本身仍然应该具有一种对于市场化潮流的超越姿态,在认可学以致用的求知态度的同时,始终坚持“大学之道”的基本立场;在适应时代要求而培养出大批专业性人才的同时,始终坚持把铸造人文精神和提升睿智德行当作自己的首要之义。正是由于这样,当今的高校教师们除需要讲授一些实用性的课程以外,还需要讲授一些“无用的”知识。所谓“无用的”课程,就是指能够充实人的思想文化内容、激荡人的道德情感的东西,即所有关于大学之道的抽象东西。它的目的并非培养统一规格的人才螺丝钉,而是培养具备批判精神和独立性灵的人。

2 “大学之道”思想的现实困境

2.1 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环境存在德育盲区

“明德”的彰显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中的修身并不指闭关修行,而指人在大原则坚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随时随地变化的主客观环境和社会现实过程。

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环境开发不全面,主要表现为构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环境的主体内容存在部分缺失。当今绝大多数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环境仍局限于课堂,而构建道德文化建设环境的主体部分仅局限于辅导员等具有专业德育教育资质的教师,这是由于大学内部缺少大量思政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管理者[4]。当务之急是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凝聚全员育人的磅礴力量。当今中国大学的管理者和为师者的共同使命,即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矢志不渝地培育大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培育大学生需要教师既掌握知识、当好“经师”,又涵养道德、作为“人师”,力争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结合者。思政教育工作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就必须积极汇聚起全员教育的磅礴合力,以促进专职思政师资和其他各类教学队伍的形成与合力,从而促进“大思政”的格局落地生根。

因此,校园道德文化建设必须有大量思政教育工作者,且应将思政课融入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发展之中,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资源力量充裕、内生动力充盈的新时代校地协同模式。

2.2 大学道德文化建设观念缺乏德育引领

“明明德”是道德上的要求,一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大学生应该将此作为人生“止于至善”的终极追求。《大学》为立志做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道德、为人处世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身上必须要有一股“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精神。

当今我国,由于受到商品化和流俗化趋势的双重冲击,高校教育也愈来愈多地遭到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化的限制,逐渐沉沦为替商家和市场经济者量体裁衣地大批量生产专业人才的知识加工厂。高校已然成了亦步亦趋跟在人类社会发展后面进行各种服务的谦敬仆从,不再是引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精神明灯,更不是激励人们神性之光的心灵火炬。因此,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更应该培育人。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超功利目的本身。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大学之道”的超越精神,将自己仅仅看成一个手段,学一切东西都是为了提高这个手段的效用。正是这样学以致用的求知心态,导致了知识对求知者而言完全是一种外在性的知识,任何求知活动都带有功利主义的目的,根本无关乎一个人自身的精神涵养与道德陶冶。

针对社会价值中多样的文化现象,传统道德文化理论在实际上无法建立客观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因此愈发突出传统大学校园道德文化所构建的主观随意性。道德文化并不是一个随意自发性的文学价值形式,而是在客体上要求对主体明确的道德文化价值观指导。因此大学生在校阶段应该系统掌握科学人文的基础知识,并建立世界观、价值理念和人生观、培养自身道德素质的黄金期[5]。倘若大学生缺少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政治合理观念并重思想的当代主流思维做引导,则学生自身也必将缺少对当今复杂严峻社会实际问题的敏锐社会政治判断力。当今高校的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学术难题,一方面,它与当今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制度转轨、文化撞击这个新时期三维坐标中的道德动摇与不定、价值的失衡和社会失范问题有关,也就是与大学生道德建设教育探索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纯“科学主义”的态度倾向与思考方法模式有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有效解决攻克社会主义素质教育制度这一思想文化难题,形成并具备形成中国式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道德核心理念与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必须更进一步对中国式的道德和理想教育体制中的教育科学文化原理规律等进行理论分析研究[6]。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之所以成功,很大的因素之一便是其和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之间深度的结合,最典型的呈现就是“大学之道”。

因此,大学思想与道德文化需要有主题鲜明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人文价值观的引导,进而使大学思想道德与文化教育工作得以在明确的思想道德与合理的价值规范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2.3 大学道德文化建设途径缺乏德育实践

高校道德文化的功能性效果依赖于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而缺少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必然造成大学道德文化的有效性损失。当前,教育实施渠道的不足主要源于缺少政府对大学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关照与规范化安排,同时德育实现手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贫弱,也制约着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构建与发展。道德文化系统的建设,应当遵循教育认识与实施相结合的规律,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的“老黄牛”精神,大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更多承担理论教育的任务,社会也要从实践研修和文化引领方面承担辅助作用,打通大学和地方、课堂和社会协同推进的渠道,形成思政理论教学为主、地方文化和实践教学为辅,专职思政课教师与地方特聘和兼职教师协同教学的校园德育新格局。

因此,要切实充分发挥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功能,就需要从大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结合入手,积极构建大学道德践行的网络平台,推进大学道德践行活动的途径与环节,进一步充实与优化大学德育的实现手段,从而加强大学道德制度的构建,摸索出更加富有实效性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3 构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以“道”明德,至于“至善”

剖开“道”的本义,不是教人只在精神上去向往彼岸的超脱“出世”,而是在现实中,指引学生应实实在在去实践“道”的主旨,在实践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道理、宗旨、规律来实现“大学之道”[7]。大学之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此,从做的开始处立定了一个人生目标,用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引领学生行的更好,或者建立大学生言行处事的方法和存在方式,一种培养其至善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既要努力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素养,还要积极关注他人生活与人类社会,推及己人,同时还要抱有较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断努力为促进他人美好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美好目标奉献自己,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人生价值。《大学》的含义,就在于当一个人经过了良好的培养、教育以后,就可以将自己最清净无污染的本质重新发展起来,从而改变“自我”为“真我”。

认真学习和了解《大学》里的“大学之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之道”启发着中国当代大学生人生规划、人生志向的明确,自我价值定位的明晰。大学生应当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确立建设中华民族未来前景的职业志向,以及有关心整个人类社会命运和前程的胸怀,并力求“止于至善”。

3.2 以“亲民”明德,至于“至善”

“亲民”的现实之义强调中入中出、设身处地,儒家的德行思维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把道德规范当作外在的法令而施加于人,只是主张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让人可以不令而行。反观现实,一般人常常浅尝辄止,稍微懂得了一些皮毛后,就班门弄斧,以德骄人。个人的基本道德修炼需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通过不断增强自我修炼来维护和发扬自身本质中的美善。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以身作则,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个人都需要有责任和担当,为别人做出好榜样,从而推动校园道德文化建设。教师必须具备言为士则、身为世范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以榜样影响和引导学生做一个为学、为事、为人的好先生。大学的德育内容,尽管包括一定范围的科技教育,但归根结底仍然要以大学道德的教育工作为基础。而道德教育又是一种实际的教学,而非一种理论的教学。所以,不管教育工作者还是被教育者,基本上都要这样进行,施教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以身作则,而学习的最根本手段是身体力行。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展示固有的品德,教育者做好了榜样,被教育者也就极易学习,于是从上至下,上行下效,人人都奋力前进,充分展示自身固有的品德。如此好的教育,自然会使整个校风清明,风俗至善。

3.3 以“善”明人生,贵“实践”之学

人们并非一定要达到道德标准才能从事符合道德的事情,应为了完成符合道德的事情而努力变成符合道德的人。所有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需要成为或如何成为一名至诚至善的人,所以只有通过践行,方可实现。世界观、价值观是实践观念的一部分,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必须要去实现,而且要有担当地实现。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有着十分强烈的实践性特点,人们必须要经过自身学习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实现其新的生活目的,这样就算时运不济,也仍然能够独善其身。儒家讲求自新新民,意思就是不但要自己身体力行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做好榜样让身边的人深受感动,让他们见贤思齐,以此达到齐其人、以德为本、平天下的崇高目标。

“大学之道”以成贤成圣的理想人格为主要道德要求,并鼓励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以健全的人性操守,提升生命境界,进而达到所谓“内圣”;进一步利用实践,把自己的志向抱负、生平所学施展出来,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以身作则,影响他人,这比理论知识对人的影响来得更快更直接。“大学之道”为正处于重重诱惑的大学生开出了一剂镇静药,以大学生培养崇高的社会人格,也告诉了大学生,不要只享有政治权利,更需要去承担建设社会的义务,做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使量变产生质变,用具体行为去实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大学之道”思想虽历史久远,但仍极具现实教育意义,其思想蕴含的引人至善、教人向善的动力和精髓,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心,也培养了其健康性格,并对当今普遍存在的“现代社会价值功利性”人才观进行了修正,从而让当代学子实实在在地成为真实人格健全的人。结合当前中国高校道德文明建设的困境,让大学生在大学体验和体会“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过程,提升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目标,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我国大学生日常道德意识和行为水平的目的,使道德教育成为中国高校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与主流教育思维。

猜你喜欢

亲民道德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笑一个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