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省猪病发生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2-11-24胡玲玲汤德元王彬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猪瘟疫病生猪

胡玲玲 汤德元 王彬

(1.贵州省百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贵阳 550021;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1 国内猪病发生概况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2018 年生猪存栏达42817 万头,猪肉产量5404 万t,占我国肉类总量的63.4%[1]。但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 年我国总体生猪产能下降约40%,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的下降幅度与2018 年相比超过20%,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7.5%,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约50%[2]。目前我国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因此,生猪疫病防控成为影响我国生猪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国2013—2017 年发生的生猪疫病主要有8 种,分别为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囊虫病、猪炭疽病、猪丹毒、猪肺疫以及布鲁氏菌病[1]。2006 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出现后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达3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3]。猪瘟在散养、中小型猪场多见,大型养殖企业对猪瘟的控制比较好,目前猪瘟基本达到免授无授状态。部分原种猪场猪圆环病毒2 型与猪细小病病毒感染较为严重[4]。2011 年猪伪狂犬变异毒株的出现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5]。猪流行性腹泻病常在春季、秋季及冬季大面积暴发。2018 年8 月,我国第一例非洲猪瘟在沈阳被确诊,目前我国32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其中以四川、云南、辽宁上报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次数最多,目前非洲猪瘟是威胁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

2 贵州省猪病发生概况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是贵州省规模化猪场常发疫病,其中以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等4 种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较为常见[6]。有人对2007—2011 年贵州省9 个市(州)未免疫的4980 头份猪血清样本采用ELISA 及PCR 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贵州省PCV2 的感染已不容小觑[7]。近年来,贵州省部分市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血清学调查表明,抗体合格率达到了国家标准,但规模化养殖场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散养户、代养户及市场;足以表明贵州省散养户、代养场等的免疫防控意识跟不上规模化养殖场[8-10]。

另外,猪腹泻病也是对贵州省生猪养殖业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而造成猪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有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仔猪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或季节交替之时,细菌性腹泻多发生于春夏两季[11-12]。对贵州省2013—2016 年猪腹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发生率为55.41%(5061/9133),病死率为68.07%(3445/5061)[11]。对2014—2015 年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的ORF3 及M 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贵州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为强毒株,且与疫苗株Attenuated DR13及CV777 株亲缘关系较远[13]。2017 年4 月,从贵阳市某猪场腹泻病发病死亡仔猪身上检测出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双重感染,是省内首例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的报道[14]。此外,对贵州省养猪场分离的78 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凝集试验、PCR 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基因型复杂,表明其耐药性严重[15]。以上结果均表明猪腹泻病在贵州省生猪养殖业中是必须严加防控的一类动物疫病。

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贵州省也受到了强烈影响。据统计,有80%的养殖户受到影响,40%以上的养殖户选择缩小养殖规模,从而便于控制非瘟疫情的发生[16]。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非洲猪瘟疫情,维护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猪肉产品供给稳定,贵州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制定了《贵州省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成立生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省领导领衔,担任产业链链长的推进机制,并研究出台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振兴生猪产业实施方案(2020—2022 年)》,为贵州省生猪产业发展明确了顶层设计。

3 防控对策

3.1 提高免疫效率

3.1.1 提高疫苗质量,选用合适的疫苗

在当今社会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下,免疫过程中疫苗质量和疫苗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有人对商品化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疫苗和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母猪妊娠期接种疫苗对仔猪有一定的保护力,交替免疫三联弱毒疫苗或二联灭活疫苗效果最佳[17]。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及疫苗种类才能进一步提高防疫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据此,应鼓励检测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和疫苗研究等工作,对商品化的疫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选择出更为有效的疫苗,为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3.1.2 妥善保存和使用疫苗

目前市场中使用的疫苗可以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分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是指一种致病力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后的病原制备的疫苗,保存温度一般为-15℃,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的保存条件一般为2~8℃。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新型疫苗有TK/gB/gE 基因缺失伪狂犬基因工程活疫苗、O 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猪圆环病毒2 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这些疫苗的保存条件一般均不超过8℃,而且有效期根据保存温度的提高而缩短。

因此,为了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需要按照疫苗相应的要求进行运输、保存及使用,这也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可以依托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兽医站和村级兽医室,构建基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网络,强化疫苗物流冷链和使用管理。

3.1.3 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

除了按照国家级省卫生部门规定的必须进行免疫的动物疫病外,各地区还应对全省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逐步建立一个长期可参考的动物免疫数据库。还应调查分析环境因子对免疫效果和疫病发生的相关性,逐步制定出长期的免疫计划和应急方案。

3.2 合理的消毒程序

消毒在疫病防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消毒能有效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从而起到预防动物疫病的作用,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猪群保持良好的体况。因此,应根据贵州省动物疫病种类、猪舍环境、气温、水质等综合因素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制定出消毒剂轮换顺序,定期消毒。消毒前应先彻底清理环境中的有机物,或者按照消毒→清理有机物→再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人为扩散,消毒时遵循从上到下、从高到低、从内到外的原则进行彻底消毒。

3.3 谨慎引种,进场隔离

避免从疫区引种,选择有专业资质的生猪养殖场引种,运输前核实种猪档案和检疫证明;运输时选用车况较好的专用车,避免挤压等情况,同时不要在高温、雨季、寒冷等气候情况下进行运输,减少应激反应。种猪运到养殖场后,要经过严格的进场消毒才能安排已经消毒的工作人员进行卸猪。种猪到场后需要隔离45d,用于隔离饲养的圈舍需要提前清扫、消毒、空栏7d 以上,种畜禽到场的12h 内只提供水,然后开始供料,3~5d 恢复日粮到正常供应量。

3.4 合理使用抗菌药

抗菌药作为治疗、预防及促生长剂而大量应用于生猪养殖业。抗菌药物随着排泄物进入环境,成为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残留在环境中的抗菌药会对环境微生物产生选择压,促进环境中细菌耐药性的发展[18]。对生猪养殖场周边土壤中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总含量与四环素残留量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19]。此外,对贵州省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性试验,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 种以上[20]。对贵州省8 个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的783 株猪源大肠杆菌使用6 种四环素类药物进行敏感性实验,通过PCR 方法检测其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结果显示,猪源大肠杆菌对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土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水平最高;对耐药基因监测也表明,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十分普遍[21]。因此,合理选用、使用抗菌药至关重要。

3.5 推广使用中药

中兽医是我国传统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对中药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大约克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对猪的增重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其中以添加3%的效果为最佳,而且该剂量的中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说明中药添加剂具有促进增重、增强免疫的作用[22]。更有研究显示,使用50 味中药煎剂对常见的8 种畜禽病原菌抑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中药煎剂对不同病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23]。中药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肉质、抗菌等作用,是动物疫病防控可采取的手段之一。

3.6 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3.6.1 加强宣传力度

防治猪病首先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规律,建立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不断将其完善,配合动物疫病监督体系准确预测疾病的发生及防控,推进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展。

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贵州省的散养户较多,对猪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2017 年安顺市动物疫病免疫抗体“飞检”监测报告》中所遇到的情况,养殖户不能理解抗体检测工作,还会认为对猪群有害[24]。针对贵州省的具体情况,我省组建了生猪养殖专班服务团队,成员定期点对点直接服务养殖场和散养户;加大宣传,鼓励生猪养殖,并提供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让广大养殖业者认识到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主动积极地配合此项工作,使监测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科学反映出本地区的动物防疫质量,为本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3.6.2 加强监控力度,强化免疫监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畜禽产品已经成为群众的主要食用肉类。因此,畜禽养殖环节的监管对人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逃避检疫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6.3 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专业人才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深入到基层工作,同时做好现有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采取外派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及时更新防疫人员的知识体系。其次,加强基层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加强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基层动物防疫中心的设备设施,促进防疫工作高效进行。最后,根据当地的养殖规模调整动物防疫机构,确保动物防疫机构的规模能支撑对养殖户的服务。

猜你喜欢

猪瘟疫病生猪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基于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的随机模型分析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