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探索
——以聊城“非遗”文化为例
2022-11-24臧亭亭
□臧亭亭/文
在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本文以聊城市为例,通过调研理清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和思路,分析判断寻找出其中的优秀资源,对那些切合时代发展并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部分进行创造性探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作为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还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开发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1]”可以看出,运用创新思维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意转型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帮助振兴农村文化经济,已成为一个热点。
聊城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等在聊城大地水乳交融,孕育了聊城独特而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迷人的人文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通过创造性转化的探索,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聊城市非遗文化资源,发展特色非物质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非遗文化产生丰富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聊城“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31处,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名胜古迹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聊城市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71个。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齐全的种类和丰富的数量与形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目前对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还停留于初级阶段,其传承方式仍流于形式。聊城市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大部分停留于静态展示及阶段性成果展示阶段,多数民俗类非遗、传统音乐、曲艺类非遗传承人们的展示机会多集中于节庆日,游客可参与的互动体验活动较少,影响非遗传承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调研可发现,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开发仅限于个别较为出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运河文化、东阿阿胶文化、景阳冈水浒文化等。当前聊城“非遗”文化传承依托旅游为主导,旅游业发展的成绩节节攀升。但同时我们通过对近几年聊城旅游业发展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旅游业发展中缺乏对非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只是放入博物馆或陈列室供观赏,许多非遗资源缺乏体验式开发,因而未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淡出市民日常生活。例如,对于运河文化方面,政府投资建设了运河文化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运河文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然而,黄河文化的发展还不足以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尤其缺乏具有领导力的核心产业,因此难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此外还存在部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劣势。现有非遗体验活动过程中缺乏创新式互动环节,难以激发游客深入学习的兴趣,体验形式较为单一,尚未具备差异性,缺乏模式化、系统化的深层次体验。
2 聊城非遗文化发展遇到的瓶颈及阻力
2.1 非遗文化认同度不高
非遗文化通过辐射、渗透作用,对地域文化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对于当地的文化环境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当下社会,城市文化快速涌向乡村,大大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对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乡村居民们逐渐喜爱上了形式多样的现代文化娱乐活动,对传统技艺、歌谣、曲艺等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和文化认同感大大降低。费孝通认为:“文化认同的缺乏主要源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文化隔阂。[2]”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原本应该是象征聊城地域文化的图腾符号,它可以给聊城人带来强烈的文化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但由于多元化信息的冲击以及聊城现有的非遗文化挖掘开发宣传不到位,人们当前对聊城本地非遗文化认识度、认同度均有待提高。
2.2 非遗文化产业基础薄弱
要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以非遗产业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山东省促进农村文化振兴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施‘农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点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健康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意开发,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民俗活动和优质农业体验旅游活动。[3]”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聊城市非遗文化产业本应达到快速而高效的发展,顺畅地走上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然而,由于执行力不一、地方政策倾斜程度不同、区域优劣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聊城市各地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聊城非遗文化产业依旧存在发展状态不稳定、不平衡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助力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聊城非遗文化的辐射范围多局限于周边地区,未能形成大规模、高效率的宣传效应,从而导致群众接受面不广。加之非遗产业开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就更造成非遗文化“走出去”难度加大。非遗产业相关民众经济收入得不到改善,长此以往,非遗文化的发展将陷入恶性循环。
2.3 人才队伍不够健全
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承载着传统技能的精髓和核心经验。然而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和支持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部分传承人的生活和经营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另辟蹊径,导致传承和延续技能困难,最终消失。这一方面是由于大批村民因为生活需求涌向城市,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村里的年轻群体也开始寄希望通过升学、外出工作等方式走出农村,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境,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随之大量流失。
2.4 非遗文化创新能力较弱
非遗文化逐渐衰落的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与当下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难以匹配,亟需将产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当代人的不断进步的审美观念和实用需求。然而,很多非遗项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忽略了地方特色,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对人气较旺的网红项目进行简单模仿,以致乡村非遗文化开发日趋同质化,结果就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难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和欣赏者的心理需求和功用需求,长此以往,非遗文化生命力自然会逐渐衰退,这是多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3 地方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探索
(1)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群众对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和认同感。
非遗文化内容与时俱进。首先,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是本地区居民所依赖与认同的文脉与身份象征。将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非遗中,可以在宣传本地文化的同时,提高非遗文化商品的附加值,同时在文化内容上提高本地区居民的认可度。例如将运河文化元素融入东昌葫芦、木板年画,将龙山文化与茌平黑陶相结合推出作品等。其次,将非遗产品与文创结合,推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在兼顾传承性的同时兼具实用性,赋予非遗产品时代性,激发现代人尤其是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再次,多渠道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1)在高校与职业院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合理设置课程,设立非遗文化展示厅、非遗史料收集馆、创建非遗社团等,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同时,吸引更多师生、家长关注,扩大非遗文化的知名度。2)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打造“非遗+旅游”线路,欣赏自然风光、体验非遗产品DIY、观看非遗工坊展示、购买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将美食、技艺、农家生活等联动,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在拉动经济与为本地居民创收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认同的再提升。
扩大非遗文化空间,建立非遗文化市集、非遗文化博物馆、非遗乡村文化馆、非遗研习基地等,将非遗文化推进到校园、乡村。例如聊城的葫芦雕刻技艺,依托非遗技艺平台,在聊城全区建立了3座博物馆和5处技艺传习所,各级传承人达到32人,种植户达3600余户,种植面积达1.3万亩,占全国葫芦行业份额的70%,年综合效益达10亿元,其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已然成为聊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带动了当地乡村文化和经济的联动效应,积极推动了聊城地区的乡村振兴,并于2020年10月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4]。
借助多种非遗文化载体宣传。首先要持续利用节庆节点深入开展非遗文化活动,借助各类官方博览会,例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对非遗项目进行推介。其次,要推进非遗进社区,发挥社区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社区是群众生活的细胞单位,是紧密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社区集聚附近范围内的优秀非遗项目,利用社区自有的“百姓大舞台”“百姓讲堂”以及各类展览馆,定期以宣传片、现场展示等方式,增进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传承渠道。再次,结合科技与互联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销售非遗产品,使之焕发时代气息。
(2)精准定位,树立文化产业品牌意识,着力打造极富聊城特色的非遗品牌。
首先,对本地区文化进行精准定位,形成地域性文化品牌。对非遗进行个性化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比如将运河文化、龙山文化相关联的非遗文化整合,传统技艺类、美术类、医药类形成商品线,消费习俗类形成美食线、民间文学、音乐、曲艺、体育经济类形成旅游展演线,打造完善的地域品牌。其次,非遗品牌需要抓住消费者最核心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彰显品牌独具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将品牌符号营造出深入人心的效果,例如从非遗资源中提取无形或有形的元素,应用到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领域,形成地方非遗品牌符号。
(3)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价值,建立多元化传承模式,培育新时期创新型传统文化传承人。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活态传承的关键群体。但目前部分非遗文化仍存在“只传给家族人员”“传男不传女”等陈旧观念,着眼当前非遗发展现状及非遗传承的社会困境,应运用各种方式对非遗技艺进行普及和推广,将非遗文化以更灵活、更快捷的方式传授给传承者,使更多民众了解和喜欢民间技艺,共同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才能使非遗得以真正的活态传承。
学校是不可忽视的传承人培养基地,可以在学校分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非遗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开展非遗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大部分在生活中接触过非遗文化,所以更容易接受这种技艺学习。本地也已有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院校培养出了理论与实操兼具的专业化人才的案例。例如: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与义安成饮食文化博物馆校企共建烹饪文化展馆,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基地,为非遗美食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村民、居民”传承模式。多数手工艺非遗传承人生活在乡村,那里有较多的中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留守,可以面向这些人员进行非遗技艺培训,探索手工艺非遗在乡村的文化传承工作,利用已有的乡村文化空间,对乡村留守闲置人员开设相关的课程,激发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进而愿意发展成为一种职业,配合多种销售载体使农民实现脱贫和增收。还可以在老年大学内开设非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老年人娱乐身心,又能感受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乐趣,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也是文化技艺的交流学习过程,并能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线上培养传承人模式。线上教学的模式可以打破人们因交通、费用、住宿、时间、家庭原因等无法外出完成非遗文化学习的困境。线上授课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加强了非遗技艺的交流,降低了非遗文化的学习门槛,推动了大众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热情。
传承人应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尝试与创意公司或设计师的合作。非遗传承人掌握着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技艺,但现阶段存在非遗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因此,传承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开阔专业眼界,主动地学习和成长,提升非遗产品创新水平,研发制作出符合当代艺术审美的创意产品,使之符合时代特点。除此之外,非遗传承人个人的力量较为薄弱,与本身更具资源优势的创意公司或独立设计师合作,更能够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局限,共同提升非遗产品创新质量,使非遗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与智能化时代紧密相扣,成为当代生活的有效补充,完成非遗产品的创造性转化。■
引用
[1] 徐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J].红旗文稿,2019(21):32-34.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7-78.
[3] 张伟,李灵明.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下的山东乡村文创产业发展探析[A].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9年):山东文化品牌建设[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76-195.
[4] 陈玉,李辉.乡村振兴背景下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