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2022-11-24王学霞
□王学霞/文
在新形势下,针对跨文化交际人员来说,需要从根本上有效强化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具备应有的文化意识和文学素养,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培养效果。在具体的培养中,需要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中文、英文、文学等有更明确认知,这样才可以确保相关人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影响等相关内容。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心理学层面来看,信息的编码、译码往往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际,以此体现出跨文化交际的效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有效强化其文学素养,进而通过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出积极正面的影响,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有必要重点分析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影响。
1 文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针对外语专业来说,其文学素养主要指的是在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过程中,使其有效强化本国的文学素养和外国文学素养,以此成为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综合文学素养的跨文化交际人才。针对文学素养来说,是人类所创造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都具有十分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深刻内涵方面也值得挖掘,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更深入理解语言精华,对于文学作品的千姿百态可以更充分的领会,通过文学素养的强化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精神世界脉络,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通过文学素养的有效强化,可以更充分掌握自身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动态,在精神面貌方面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文学素养的有效强化,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独立思辨力,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1]。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急功近利,更加关注语言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文学素养,使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应用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2 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影响
通过实践调研和论证可以看到,具备应有的文学素养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其影响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2.1 具备文学素养可以使跨文化交际信息量更加丰富
确保学生具备应有的文化素养,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于其中所涉及的文学、教育、语言、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一系列相关内容进行更广泛的了解和深入认知,同时对其文学作品的深入内涵进行充分把握,以此使其知识面得到拓展,进一步强化其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知识分析和鉴赏能力,在情感交流系统中充分体现出信息的交流和互通有无,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交流双方的思维机制,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更加平稳有序的进行。
由此可见,在具备文化素养的基础之上,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通畅,更为丰富完善,同时在语言体系方面进一步优化,打破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际中断或者交际乏味、千篇一律等问题,使跨文化交际更加顺畅更高效,同时也呈现出应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提高有着关键作用。
2.2 充分领悟文学精华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提供必要条件
在文学素养不断强化的背景之下,可以使学生更充分掌握中外语言文化的精华和文学艺术的核心内涵,在语言的掌握方面体现出应有的生动性、创造性和丰富性,这样可以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必要条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深入学习和有效认知,进一步掌握外国语言的精华并为其所用,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体现出文学素养的强化效果,同时有效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于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词语或者句子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文学感知能力和文学综合素养。有效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句子或者名言警句,以及人物或者其中的对话等,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更富有特色,更具文化内涵,进而使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更加顺畅,更富有表现力和生动性。同时与跨文化人士进行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更深入理解和掌握双方的意图以及思想,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语言或者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或者差错,进而为整体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3]。
同时,也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利用文学素养的提高引导跨文化交际人员区分本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内涵,在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引导其掌握外国文学和本民族文学的相同之处或者不同之处,以跨文化素养强化为着手点,充分体现出应有的跨文化交际效能,在具备应有的参照物的基础之上,可以使跨文化交际人员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圈,用旁观者的身份对于本民族的文学精华和外国文学精华进行针对性的批判,继承和发扬,对于本民族文化进行更深入理解感悟和认知,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效果[4]。
通过对外国文学和本民族文学的对比分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少盲目增大或者妄自菲薄等心态,更客观公正的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沟通。在平等互信的交际文化之中,更深入感知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其中的共同之处,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更有效的优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断的融合,吸收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深化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在自省和反思的背景之下体现出更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本身的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起到更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2.3 强化文学素养可以拓展其知识面
针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其文学素养,这样可以更有效拓展跨文化交际人员的知识面,使其视野进一步开拓,通过文学素养的有效强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更充分掌握思想交流的工具和相关思想成果,在针对各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学习和有效掌握的背景之下,可以进一步拓展其眼界,在增长智慧、扩展知识面方面体现出自身的效能和价值。
引导其深入观察生活,掌握观察生活的能力,对于各类文学作品和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历史以人文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相关内涵,这样可以使其经历更为丰富,在风土人情和文学底蕴等相关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进一步增长跨文化交际人员的智慧,使其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中开拓思维,深化思想底蕴,进而在知识面方面更加广博,在掌握文学深刻内涵和语言本身的基础之上,使自身在和跨文化交际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有更加切实可行的工具。可以更充分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和追求,在人与人、人与事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更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文学背后所渗透的各类文化知识和思想体系,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在知识面方面进一步拓展,为其他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深入理解也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就像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可以更充分展示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学的演变场景,这样可以在纵横开合的思想和文化流派中,强化其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成效,这样可以比其他专业人士可以更加广泛的接触世界范围内的人和事,以此体现出跨文化交际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成效。
2.4 通过文学素养的强化可以使跨文化交际者深刻理解其内涵
针对文学作品来说,更涉及心灵和思想深处的东西,因此通过文学素养的有效强化和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这样可以更充分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对于其中的文化核心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于跨文化交际者来说,要想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效果,需要更深入理解更本质更思想深处的东西,而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学素养的有效强化,这样可以体现出应有的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深刻内涵,学生具备应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强化自身文学素养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使自身在跨文化交际各项活动中使彼此之间的距离得到有效拉近,这样可以更充分实现沟通和交流。
例如,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苏轼用禅学思想对于人的感情亲疏所造成的事物认知的差异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体会,与此同时题写下了题西林壁之律诗,而蔡元培对于美术批评的相对性也充分指出,文化的心理距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即使一个国际一个人对于某个国家的语言是很精通,但是因为十分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生活和文学侧面的文化冲击。因此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往无法抵达心灵深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学语言下面的深刻内涵进行更深入的解读,这样可以从更多侧面、更多元的角度进一步反映当前的文化和生活,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文化历史和生活常识,让跨文化交际人员在文学素养强化的背景之下,更充分地掌握最根本的心灵层面的东西,进而使跨文化交流更深入,更加全面
3 结语
由上文的探究可以充分看出,对于跨文化交际人员来说,要想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在跨文化交际环节使各个方面顺利衔接有序推进,需要在根本上提升其文学素养,对于本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都要有明确的认知和深入的解读,在心灵和思想层面强化认知,并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来,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跨文化交际过程更加顺畅,更富有内涵和底蕴,所呈现出的交际成效也更为显著。■
引用
[1] 韩辰宇.试论我国网络文学兴起的利弊[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112-113.
[2] 赵丽荣.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6):187-188.
[3] 杨莉莉.基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分析[J].海外英语,2022(3):230-231.
[4] 刘禹男.基于文化自信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海外文摘,2022(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