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共富与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武义文化视域下集体人格的构建

2022-11-24李孟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畲族康养人格

□李孟/文

通过对武义县本土三种文化即明招文化、畲族文化和康养文化的对比梳理,构建武义集体人格,有助于武义人自身主体性的确认,扩充“奋进武义”城市精神内涵,打造武义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新名片。同时,为实现精神共富与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作出理论贡献。

1 文化、集体人格与精神共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文化最终汇聚成了集体人格。

1.1 文化演进为集体人格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以及整个群体整体意识映射出的一切活动。一种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它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集体人格,最早是来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指秉持了一定精神价值观的人群,长期在一起工作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进而产生的集体无意识。从普遍意义上说,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是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情感力量、意志力量和审美力量的统一。

人有需要和被需要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和认识是向外部世界的探索。人在生活中无论进食、睡觉、迁移,以集体为单位,并且彼此间相互关照,相互协助,所以形成了人是群居动物的特质。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地域,在这个特定地域生活的人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精神娱乐方式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滋养下,演进为这个特定地域的集体人格,“地域文化是当地历史的见证,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不同区域民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就一个地域的民众的集体人格特征而言,传统地域文化的教化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民众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相对一致的集体人格[2]。

1.2 文化的最终成果为集体人格

文化学大家余秋雨先生在多年的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最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心理学家荣格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沉淀为人格。对人类各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集体人格。荣格以歌德作品《浮士德》为例,说明浮士德是德意志民族集体人格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是由悠久的文化沉淀来的,早就存在。但同时文化和集体人格又是相互促进的。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 “文化是人格在典章上的扩大”,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文化反过来又在化育着人。人格作为人的基本内核,总是镌刻着相应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印记。武义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武义独有的明招文化、畲族文化和康养文化同样孕育了武义独有的集体人格。

1.3 集体人格助推精神富裕

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精神富裕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精神文化紧跟或不滞后于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并对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产生和发挥积极影响,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包括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与时俱进等。从狭义角度讲,精神富裕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符合或适当超越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显现出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3]”由此可见,精神富裕广义含义是侧重于社会层面,精神文化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通过构建集体人格就是提炼出一个区域的精神文化以加快区域的发展;精神富裕狭义含义则侧重于个体层面,个体呈现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发展,通过构建集体人格恰恰可以助于个体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确认,呈现出一种勃发的精神状态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2 武义本土三种文化比较

武义建县于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在逐渐发展中形成了明招文化、康养文化、畲乡文化三种主要本土文化,通过对比三种文化的发展方式来构建武义人民的集体人格。

2.1 发展方式不同

三种文化从自身的发展方式来看有独立发展、传播发展、创新发展三种类型。武义的三种文化恰好具备这三种类型的发展方式。明招文化、畲族文化和康养文化分别对应着传播发展、独立发展和创新发展。

2.1.1 明招文化——传播发展

从明招文化的发展方式来看属于传播发展,明招文化并非武义本土独立发展的。东晋时期,镇南大将军阮孚弃官隐居耕读于明招山[4]。著名的德谦禅师在明招山建寺、讲经、禅修[5]。南宋著名理学大师吕祖谦著书于明招山,从而形成了包容百家,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明招文化是武义文化的代表,也是浙东文化的重要源头,它凝聚了儒释道三大国学思想的精髓,是江南文化、浙东学派和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魏晋“竹林七贤”后人阮孚遇到朝中兵乱,隐居于明招山,带来的隐逸文化成为明招文化的重要组成,此“魏晋隐逸之风”带给武义是一种藐视权贵,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精神气象,历代武义县志记载武义人乡土民风有:“负山之民,气俗敦悫,乐田亩,畏官府。遨嬉侈丽之习,独不入其乡。”“俗不服贾,所业惟耕。地宜种秫,八婺醑醅之赀,多取给于斯。”“菽粟如水火适彼乐郊,非武邑谁归。”“武俗敦朴、俭啬,狃常习故,绝不喜新斗异。儒绅故家,颇有贤田,子孙名列胶庠,俱沾祖泽。民务农田,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男不为厮役,女不作婢妾,敦尚义节。[6]”这种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精神气象正是这种“隐逸文化”所孕育出的;接着唐末五代高僧,德谦禅师在明招寺从事禅宗经学的弘扬、传承及研究所带来的佛教文化构成了明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门禅风也渗透了武义人民的精神气象,武义县志中记载:德谦曾在堂上向众人吟诵词:明招一拍和人稀,此是真宗上妙机。石火瞥然何处去,朝生之子合应知。深深影响也为南宋理学文化奠定了基础,对明招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的到来,明招文化开始逐步走向高峰。宋乾道三年(1167),理学家吕祖谦守墓,明招山会同朱熹讲学于明招寺,陈亮、叶适、巩丰等人往来辩难,四方学者云集。吕祖谦先后三次在明招寺讲学,在此撰写《大事记》《古周易书说》《左氏东莱博议》[7]。祖谦所带来的新儒家文化注入到了明招文化中,并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吕祖谦所流露出的经世致用、孝义、务实、明理等精神已经构成了武义人精神气象的一部分。如明代武义县城人徐平湖就是忠孝结合的典型人物,体现了明招文化中的孝义等。

所以明招文化,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源头从来不是单元的,而是多元的,是融入了隐逸文化,禅宗文化和儒家文化。三种文化互相交织影响,共同汇聚成了明招文化,其中隐逸文化,禅宗文化和儒家文化分别代表着道、释、儒,明招文化的产生也象征儒释道三家的合流的合流。

2.1.2 畲族文化——独立发展

畲族先民在武义开山垦荒,栽茶种麻,同汉族人民逐渐融合,几百年来,逐渐形成了武义特有的畲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畲族文化虽然是武义的外来文化,但是畲族文化内部确实独立发展的。是一种垂直发展的形式。畲族文化是人与自然不断斗争所产生的,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文化。

畲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在迁徙中衍生了自强不息、刻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勤劳勇敢且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在斗争中诞生了崇尚正义,富有反抗精神。畲族人民在长期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苦难岁月里,对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者深恶痛绝,掀起了无数次的反抗斗争。根据史料,自唐代以来,屡次受统治者武力镇压,分化瓦解,畲族毫不动摇与之做斗争[8],以此起彼伏的对抗来显示自身的决心和勇气,畲民还往往以其最发达的表意文化形式之一——歌谣作为斗争武器,在其各种口传文学中,控诉反动统治者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罪恶,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统治。

2.1.3 康养文化——创新发展

武义康养文化的发展方式是创新发展。它是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与结果,同时表现为当代人们的主体创造性。武义康养文化的根源是中国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东晋时期,道教就已经在武义、松阳一带传播,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葛玄的弟子郑思远便在括苍山修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亦说平仲卿潜心修道于括苍山仙境。更为显著的是南北朝时期,松阳、武义出现了叶氏道教世家。其中,贵生思想是道家信仰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道家的鲜明特色。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因为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对于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说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之中,所以要求人们“深根固蒂”,追求“长生久视之道”,道家文化为武义康养文化注入了灵魂。进入新时代,武义根据时代要求,“旧瓶装新酒”,创新性地把道家文化的文化传承,与武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融合进行融合,产生了武义独特的温泉文化[9]和茶文化[10]。进而利用自身丰富的康养资源,总结提出气、水、体、食、药“五养”之说。使武义传统道家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2.2 所汇集成的集体人格不同

武义本土三种文化由于不同的发展方式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核,分别汇聚成了经世致用、开放兼容、乐天贵生三种不同的集体人格,三种文化的集体的人格最终构成了整个武义的集体人格。

2.2.1 明招文化——经世致用

明招文化以阮孚明招山归隐时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开端,此“魏晋隐逸之风”带给武义是一种藐视权贵、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精神气象,历代武义县志记载武义人乡土民风有:“负山之民,气俗敦悫,乐田亩,畏官府。遨嬉侈丽之习,独不入其乡。”“俗不服贾,所业惟耕。地宜种秫,八婺醑醅之赀,多取给于斯。”“菽粟如水火适彼乐郊,非武邑谁归。”“武俗敦朴、俭啬,狃常习故,绝不喜新斗异。儒绅故家,颇有贤田,子孙名列胶庠,俱沾祖泽。民务农田,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男不为厮役,女不作婢妾,敦尚义节。”这种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精神气象正是这种“隐逸文化”所孕育出的。

经过了德谦禅师于明招寺弘法时带来的佛教文化的发展,直到吕祖谦来明招寺讲学传授的新儒风而最终形成明招文化。明招文化孕育了武义人民宝贵的精神气象,这种精神气象是藐视权贵,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是经世致用、务实、孝义又是仁和友善。总的来说,明招文化是保守的,又是开拓、传统的,又是创新的。是充满诗意的,又是务实的。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代又一代武义人的集体人格,深深地刻在了武义人的血脉里。

2.2.2 畲族文化——开放兼容

畲族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主要有图腾文化,畲歌文化和尊祖祭祀文化。畲族普遍信仰远古的盘瓠神话,尊为本世纪发族的神奇力量,便衍生了畲族的图腾文化;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几千年来能延续凝聚民族文化,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耳传唱畲族山歌。由此出现了畲歌文化,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就是对歌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人“一生之重是生孩,一世相伴缘祭祖。”畲族人非常重视繁衍后代,畲族逢节必祭祖,在迁徙途中,必然带着祖宗牌位、香火炉,这便是畲族尊祖祭祀文化。

畲族先民来到武义后,长期与汉族杂居,大分散、小聚居地杂处于汉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中,因而畲族本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在区位上与汉族文化形成了很深的共生关系,武义这片土地给了两族人民广阔的舞台,多种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武义的多元化文化属性,畲族人民自强不息、崇尚正义,团结协作的精神逐渐构成了武义集体人格的一部分,同时逐渐孕育出了武义兼容开放的新气象,给武义人民的集体人格增加了一种包容博大的意向。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兼容开放的气象使得武义这种城市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不排外,乐于创新,这为武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不竭动力。

2.2.3 康养文化——乐天贵生

武义的康养文化从根源的纯粹道家文化,到道家文化与武义自然山水融合而来的温泉文化和茶文化,最后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脉络一直并未中断,从古至今不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滋润着每一个武义人民的身心,道家对生命的尊重,水的上善,茶的质朴清韵对不断滋养着每一个武义人的灵魂,造就了人格深处贵生,乐生,温润,清雅,质朴的特质,构成了武义集体人格中的灵魂。

2.3 三种文化的宗旨相同

三种文化虽然各自的发展方式以及所衍生的集体人格不同,但都是武义本土文化,三种文化的宗旨相同,都是旨在处理关系。

明招文化最后落成点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认为社会虽然有缺陷,但是可以通过教化、推崇克己复礼来治理和改善,最终实现“大同”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儒家文化重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明招文化所汇集的经世致用正是这样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展露的奋进的集体人格,最后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畲族文化则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畲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在迁徙中衍生了自强不息、刻苦耐劳的精神。在旧社会,畲族散居在交通闭塞的偏僻山林中,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早起晚归劳作,开山垦荒,劳动强度一般都比平地汉人高得多,从而养成了刻苦耐劳的传统。“不习针,与男子同耕作,挑担苦力均能任之。肩百斤,行数十里,攀山越岭,如履平地。”这是历史上对畲族妇女的评价。畲族不辞艰难险阻,勇敢向大自然挑战,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建设家园,开创未来。畲族文化本质上一种生存文化,正是人类向自然发起挑战并征服自然的进程中诞生的。

康养文化是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不同于畲族文化人与自然对抗的关系,康养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康养文化本质上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道”是自然无为的,能化万物,万物应该顺应自然,康养文化的本质就是要顺应自然,以达到康养的效果。同时,康养文化也是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带给人各种欲望烦恼,如何在其中安顿自己的身心,那就是知足少欲,顺应自然规律,这便是康养的另一层含义。

总的来看,三种文化的宗旨都落实在了处理各种关系中,从明招文化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畲族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康养文化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由外到内,涵盖了各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武义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财富。

3 构建武义集体人格的当代意义

构建武义集体人格,有助于武义人自身主体性的确认,扩充“奋进武义”城市精神内涵,打造武义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新名片。同时,为实现精神共富与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作出理论贡献。

3.1 扩充“奋进武义”城市精神内涵

进入新时代,武义提出了奋进武义的城市精神。“奋进武义”的文化“基因”贯穿武义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中的奋进精神,正是明招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的理念延伸。唐代乡民任留创筑长安堰,仓部侍朗徐镃建成仓部堰,体现的是明招文化的奋进创新精神。20世纪60、70年代,奋战10年建起源口水库,表现艰苦奋斗精神;20世纪90年代,大量南部山区山民前往长三角开超市,体现开拓、奋进精神。过去二十多年,不管是后发赶超,还是下山脱贫,创新“后陈经验”,都是武义人民“奋进”精神的体现。有了这种“奋进”精神,武义才能从原来全省8个贫困县之一到现在成为浙江省中等发达县,体现出来的是武义人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涵。从1949年到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由1419万元增长到261.53亿元,增长了1843倍。下山脱贫做法遍及全国,影响全球;后陈经验星火燎原,成为国策;有机茶开发从无到有,香飘四海;超市经济荜路蓝缕,开启致富路……在做好“三篇文章”、决胜全面小康的征途上,武义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诸多的武义元素,这全都是武义人民“奋进”精神的生动体现。

而武义人的集体人格中不仅仅只有“奋进”一种精神,同时还有明招文化孕育出的务实、孝义,康养文化孕育出的乐生、温润、清雅,以及畲族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所孕育的包容博大,进一步扩充了“奋进武义”城市精神内涵。通过扩充“奋进武义”城市精神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武义的发展方向,对武义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建设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打造武义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新名片

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是现代化程度的象征,而城市名片就是城市精华的浓缩,是一个城市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是一个城市自然环境的缩影。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把这种差异性文化特质浓缩出来,而城市的这种自然人文传承的载体是人,城市名片归根到底是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的名片,所以,通过构建武义人民的集体人格,是为了打造武义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新名片。武义从古至今传承的文化,武义的山水最后都汇聚成了武义人的集体人格,武义的集体人格承载着武义的自然人文信息,并传承不息,这是一张抽象的具有武义独特文化气质的城市新名片。它可以展现武义的特色以及精神风貌,进而提升武义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扩大武义城市影响,改善武义居民生活水平,帮助武义人自身主体性的确认。

3.3 推动精神共富与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而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文化最终汇聚成了集体人格。

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浙江省武义县本土三种文化即明招文化、畲族文化和康养文化的梳理,构建出完整的武义人民集体人格,塑造崭新的武义现代公民,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强烈道德法律责任意识、独特的气质精神的新型武义人。为实现精神共富与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作出贡献,助推浙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引用

[1]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琦.地域文化形成与湖湘人格[J].求索,2011(8):113-114+117.

[3] 汪青松.内涵·价值·构建:精神富裕三维之解[J].学术论坛,2011,34(11):55-59.

[4] 朱连法.武义通史(上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5] 朱连法.武义通史(下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6] [清]嘉庆武义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7] 叶一苇.寻找明招文化[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

[8] 施联朱,雷文先.畲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9] 江南养生旅游文化研究院.温泉养生旅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10] 武义县茶文化研究会.武义茶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畲族康养人格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永安“三月三”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