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喇沁乌梁海对尹湛纳希及其作品的影响

2022-11-24乌凤琴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拉玛联姻右翼

乌凤琴,瞿 鹏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自1909年俄罗斯蒙古学家T·C·札木萨诺夫,在圣彼得堡图书馆发现15卷《青史演义》版本以来,对尹湛纳希及其作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面也越来越广,但研究范围主要围绕尹湛纳希本人及作品。而对尹湛纳希及其作品有极大影响的内蒙古原卓索图盟独特婚姻习俗“宝乌联姻”并未涉及。宝即尹湛纳希家族姓氏孛儿只斤首音汉译;乌指喀喇沁济拉玛后裔姓氏乌梁海的首音汉译,“宝乌联姻”就是孛儿只斤氏与喀喇沁乌梁海氏联姻的习俗。由于对这种婚姻习俗的遵从,使尹湛纳希与喀喇沁乌梁海之间结下不解之缘,极大地影响了尹湛纳希生活,也对其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喀喇沁乌梁海形成的历史背景

喀喇沁乌梁海指清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翼旗的乌梁海氏,喀喇沁左中右旗和土默特左翼旗是清朝建制,但喀喇沁与乌梁海、土默特与乌梁海的结合却开始于明朝和北元时期,即清时的喀喇沁乌梁海是北元喀喇沁部、土默特部分别与明兀良哈三卫结合体的延续。

(一)喀喇沁左中右三旗源于喀喇沁部与兀良哈三卫的结合

蒙古喀喇沁部为了增强政治经济实力,注重与兀良哈三卫联姻,其结果形成喀喇沁部与兀良哈三卫中兀良哈人新的结合体即喀喇沁乌梁海。

喀喇沁部先祖来自中亚草原乌古斯人(突厥蛮)的一支钦察人。铁木真命大将速不台尽灭蔑儿乞时,钦察主亦纳思收留并保护了蔑儿乞主火都。于是铁木真又命速不台讨伐钦察,钦察“亦纳思之子忽鲁速蛮遣使自归于太祖。”[1]1992这样,一部分钦察军被速不台等带到蒙古地区。元朝时,蔑儿乞人曲出五世孙班都察“率钦察百人从世祖征大理……掌上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属曰哈剌赤。”①即喀喇沁。[1]1992班都察重孙燕帖木儿为元太师、右丞相。北元时期喀喇沁由于其与元皇室密切联系历史得以迅速发展,15世纪形成一个庞大的游牧部落。16世纪初,北元中兴之主达延汗时期,将喀喇沁部归入蒙古六大万户中右翼三万户之一的永谢布万户,由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统领,巴尔斯博罗特四子巴雅思哈勒占据永谢布七鄂托克喀喇沁。达延汗去世后永谢布分为喀喇沁、阿速特和永谢布三部。喀喇沁部之主巴雅思哈勒,又称老把都,尊号“昆都伦汗”,阿速特和永谢布二部也以喀喇沁首领为自己汗,喀喇沁部逐渐形成一个庞大万户。

1206年蒙古国初建,成吉思汗分封诸王,给其三弟合只温之子额勒只各台的近卫将士三千人,兀良哈人占多数。有证据显示喀喇沁乌梁海人来自这部分兀良哈人的一支。1316年元廷在蒙古东部朵颜山一带设置朵颜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1389年济拉玛重孙脱鲁忽察儿给明朱元璋奏疏中:“我兀良罕①即乌梁海。林中百姓,自从鸿福国主成吉思可罕之时以来,从没有离开过额客朵颜温都儿山、溯河等故土。”[2]15证明兀良哈三卫的兀良哈人确实为成吉思汗时封于额客朵颜温都儿山。同年“故元辽王阿札失里及朵彦诸酋求内附,诏以兀良哈地分三卫居之。”[3]206即“明帝朱元璋以原兀良哈蒙古部设置兀良哈三卫,做明朝东部藩篱……。”[4]4071399年明成祖燕王朱棣不满建文帝消藩政策,“借用兀良哈三卫三千精骑兵,作为其‘靖难军’骨干,攻向南京,夺取皇帝宝座。”[5]13为了酬谢兀良哈三卫蒙古人从战有功并救过其性命,“成祖即以大宁地尽畀兀良哈,作为犒赐。”[6]175永乐皇帝并未兑现其承诺,直到15世纪中期“土木堡之变”,明廷无暇北顾,在北元汗廷支持下,兀良哈三卫终于来到长城边外驻牧。“兀良哈三卫,即大宁属地,自辽沈起直,至宣府,延长三千余里,元置大宁路于此。”[6]175由于此地临近中原,方便与明朝互市,使兀良哈三卫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北元与明朝争夺的重要政治力量。

喀喇沁部与兀良哈三卫通过联姻结合,领主逐渐变为兀良哈人。北元时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母亲锡吉尔为乌梁海人。“乌梁海的呼图克图少帅将女儿名锡吉尔者,奉与博勒呼济农。”[7]78由于这层关系,达延汗后人与乌梁海人联姻频率较高。达延汗去世后,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继承了汗位,巴尔斯博罗特四子巴雅思哈勒领有喀喇沁部,巴雅思哈勒及其子青把都,或嫁女于兀良哈封建主为妻,或娶兀良哈妇女为妻。巴雅思哈勒两个夫人就是兀良哈人,青把都生母是兀良哈人,青把都又嫁女东桂于兀良哈都督长昂为妻。这样,喀喇沁部和兀良哈三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仅如此,喀喇沁部的领主也从巴雅思哈勒后人逐渐转到兀良哈三卫人的手里。“据《清史稿.喀喇沁部》:元时有扎尔楚泰(扎尔赤兀歹)者,生济拉玛(者勒蔑),佐元太祖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六千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曰喀喇沁”[2]23。此喀喇沁部与兀良哈三卫的结合体为清时喀喇沁左中右三旗来源。

(二)土默特左翼旗源于土默特部与兀良哈三卫的结合

土默特部东迁的部分形成东土默特,东土默特由于亲缘和地缘等原因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密切。

东土默特和归化城(呼和浩特)土默特部原为同一个部落。1519年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去世,分封财产时,次子阿拉坦得到了土默特万户大部分为土默特之主。1542年阿拉坦长兄衮必里克去世,阿拉坦成为右翼实际首领,此间土默特部得到空前发展。阿拉坦长子辛爱都隆黄台吉得到畏兀儿沁、兀鲁、毛明暗、弘吉剌、不格勒斯五部,成为土默特部左翼强者。

1607年辛爱黄台吉长子扯力克汗去世,其长子晁兔先于父亲去世,长孙卜石兔应该袭顺义王位。但是辛爱黄台吉的同父异母弟把他失礼之子素囊,凭借强大实力与卜石兔进行了四年王位之争。在此之际,一直驻牧于土默特东部边缘的扯力克弟弟安兔(又作“赶兔”即蒙古文史籍中的噶勒图),逐步脱离土默特万户,形成东土默特。

北元东土默特部与兀良哈三卫通过联姻结合。“俺答汗及其长子辛爱黄台吉还按着蒙古各部族之间的传统方式和朵颜兀良哈部联姻。俺答汗将女儿嫁予兀良哈部者勒蔑②即济拉玛。十世孙猛古歹之子为妻。辛爱黄台吉把女儿嫁予兀良哈部的炒蛮为妻。辛爱黄台吉也从兀良哈部娶了三位嬖只(妾)。”[5]20辛爱黄台吉通过与兀良哈③明时用兀良哈。三卫联姻向东扩张,吞并部分兀良哈人后形成兀爱营。部众除了蒙古勒津人,主要是兀良哈人,领主是辛爱黄台吉与其三个兀良哈嬖只(妾)的儿子。辛爱黄台吉与兀良哈嬖只(妾)的儿子安兔,在其父辛爱黄台吉回呼和浩特继承其父阿拉坦汗位时,负责管理兀爱营。1615年安兔去世,其子鄂木布楚琥尔接替管理,鄂木布楚琥尔和喀喇沁部兀良哈氏有密切的联姻关系。此东土默特与兀良哈三卫结合体为清时土默特左翼旗来源。

(三)喀喇沁乌梁海形成于清初

1636年正月在盛京(现沈阳市),“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首领在林丹汗之子额哲带领下,参加了皇太极的改国号、称帝的庆典大会”[4]385,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可汗。由于喀喇沁部主苏布地(济拉玛嫡孙)能征善战又归附较早,1636年首建喀喇沁旗,第一任札萨克授予其子固鲁思奇布。1648年分出喀喇沁左翼旗,第一任札萨克为色楞(与苏布地同为花当子格日博勒特之后)。1705年又分出喀喇沁中旗,格哷勒(苏布地的弟弟万丹征伟重孙)为第一任札萨克。1637年设土默特左翼旗第一任札萨克善巴(与苏布地同为革兰台之后)。喀喇沁左中右和土默特左翼4旗虽然没有沿用乌梁海的名字,但首领均为乌梁海济拉玛后裔。由于喀喇沁和土默特主动归附后金又对清朝统一有功,两个部的管理者享有皇恩,其地自主管理,职位世袭。这样,喀喇沁部保留了部名,但管理者变成了乌梁海人,官方文件为喀喇沁,在学者和民间又称喀喇沁乌梁海。由于土默特左翼旗的管理者也是喀喇沁乌梁海人,所以也习惯称其为喀喇沁乌梁海。喀喇沁三旗面积大致相当于现在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平县、凌源市、建昌县;河北省承德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南部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等地区。土默特左翼旗面积大致相当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南部和辽宁省阜新市。

清建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翼旗,主政者为喀喇沁乌梁海人,所以习惯称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翼旗为喀喇沁乌梁海之地,四旗的乌梁海人为喀喇沁乌梁海人。

二、尹湛纳希与喀喇沁乌梁海的渊源

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抑或亲缘角度,尹湛纳希与喀喇沁乌梁海都有深厚渊源。

(一)清朝以前喀喇沁乌梁海人祖先与尹湛纳希家族关系

公元前206年东胡和匈奴间发生战争,东胡战败,其中有两男两女逃到“额儿古涅·昆”,两个男人的名字分别叫涅古思和乞颜。他们的后代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于是烧山开道走出了山间。据拉施特《史集》记载,涅古思部落分支兀良合惕①即乌梁海。部落,参加了从“额儿古涅·昆”走出的开山辟路。《蒙古秘史》中对于乌梁海人祖先活动轨迹多有记载,尹湛纳希得姓祖先孛端察尔,娶了扎儿赤兀锡阿当罕兀良哈真氏②即乌梁海氏。妇人为妻。“孛端察儿③即孛端察尔。的哥哥布儿古讷特:‘好一个妇人,正好做我的弟媳妇!’然后问她名字,那妇人答道:‘我叫勃端哈屯,是札儿赤兀人氏’”[8]6这是尹湛纳希先祖和喀喇沁乌梁海先人联姻的最早记录。尹湛纳希第二十二代祖先也速该与喀喇沁乌梁海人远祖扎尔其古岱是挚友,两家世代交往。1162年铁木真出生时,扎尔其古岱及时上门祝福并送貂鼠袱和乌鲁盖(摇篮)。铁木真成婚时扎尔其古岱携子济拉玛前去祝福,并说“让我儿者勒蔑出门时备马鞍,进门时掀门帘,让他随身服侍你吧”[9]39。从此,济拉玛衷心护主,身经百战,屡救铁木真性命。其子吉布和其其格“妻为铁木真女斯琴斯其格丽克,史书称为花荫公主或花境公主。”[2]10喀喇沁乌梁海人三世祖吉格日德(不花)在蒙哥汗时为怯薛歹,征云南大理功封建昌王④云南别称。。忽必烈时吉格日德任右丞相,并于“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汗朝功封太尉。历仕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皇帝八朝,共七十二年之久,尚公主为驸马。”[2]11喀喇沁乌梁海的祖先与尹湛纳希家族的这种关系,无论是从历史习俗抑或心理角度,使得尹湛纳希家族对二者之间的联姻习俗都会愿意遵从和重视,也直接影响了尹湛纳希的婚姻和人生。

(二)清朝喀喇沁乌梁海人政治地位对尹湛纳希影响

喀喇沁乌梁海家族成为尹湛纳希家庭唯一“门当户对”的联姻对象。清朝外藩蒙古内札萨克49旗中,45旗主政者为孛儿只斤氏,另有4旗主政者为喀喇沁乌梁海氏。并且在清朝喀喇沁乌梁海家族与孛儿只斤家族政治待遇相同,“无论是有官职者,还是有爵位而无官职者均给予高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5]59所封爵位从高到低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和塔布囊。孛儿只斤所有男性后裔封为台吉(王子),分四等,每等均有相应的待遇。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翼旗乌梁海济拉玛所有男性后裔封为塔布囊(驸马),方法和待遇与台吉同,使喀喇沁乌梁海济拉玛后裔成为蒙古族中唯一“异姓贵族”。不仅延续了作为孛儿只斤家族“门当户对”联姻对象,也成了清皇室“门当户对”联姻对象。尹湛纳希家族“门当户对”的首选联姻对象自然是清皇室,嘉庆皇帝四女庄静固伦公主指嫁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玛尼巴达喇,玛尼巴达喇为固伦额驸,另有三位清皇室格格嫁土默特右翼旗。但在尹湛纳希上溯六代先祖衮济斯扎布因罪削爵后,联姻清皇室就成了泡影,最合适又不失体面的联姻对象只有喀喇沁乌梁海家族,不仅同行政辖区又均属贵族。所以,喀喇沁乌梁海家族对于尹湛纳希家族在联姻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必然影响尹湛纳希及其家人的婚姻关系,从而对其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喀喇沁乌梁海人和尹湛纳希家人行政隶属关系,形成影响尹湛纳希生活及其作品的人际关系。尹湛纳希父亲旺钦巴勒、长兄古拉兰萨、六兄嵩威丹精、儿子齐玛珂㻝都先后担任土默特右翼旗协理台吉。与此同时,旺钦巴勒前岳丈索诺木巴勒珠尔为土默特左翼旗第七任札萨克,卓索图盟盟长。其子第八任札萨克贡楚克巴勒桑为副盟长。尹湛纳希前岳丈喀喇沁右翼旗十二任札萨克策伯克多尔济为盟长。其子喀喇沁右翼旗第十三任札萨克旺都特那木济勒为盟长。喀喇沁中旗第四任札萨克玛哈巴拉为盟长。喀喇沁左翼旗第十二任札萨克克星额为副盟长。第十五任札萨克乌凌阿任副盟长。这些卓索图盟的喀喇沁乌梁海人,任职时间与旺钦巴勒、古拉兰萨、嵩威丹精和齐玛珂㻝祖孙三代任协理台吉时间相合或接近。这种上下级的工作关系,自然会使喀喇沁乌梁海人成为能够影响尹湛纳希及其家庭的社会关系。

(三)喀喇沁乌梁海人通过婚姻对尹湛纳希产生影响

尹湛纳希及其父兄婚恋对象几乎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勒两位妻子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旺钦巴勒第一位妻子嵩吉拉姆是土默特左翼旗贝勒索诺木巴勒珠尔女。旺钦巴勒的第二任妻子满优什佧是喀喇沁右翼旗乌梁海氏无疑,只是塔布囊图波女还是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女说法不一,“旺都特那木济勒二姑满优什佧(一说为图波之女,即尹湛纳希生母),”[10]37“土默特右旗忠信府和喀喇沁右旗王府结有姻亲,尹湛纳希的母亲满优什卡①即满优什佧。是喀喇沁右旗前任札萨克郡王布尼雅巴拉的女儿,因此喀喇沁右旗王府是尹湛纳希的外祖父家。”[11]32尹湛纳希的两位妻子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1845年尹湛纳希“随因公赴都的父亲……拜见喀喇沁右旗亲王品级多罗杜棱郡王色伯克多尔济②即策伯克多尔济。。那应该是在喀喇沁王在京城的府邸,尹湛纳希第一次与后来成为他未婚妻的色伯克多尔济女某相识。”[12]12另有记载“在北京僧格林沁王府……见到了他舅舅色伯克多尔济一家人。……色王的三女儿紫檀与尹湛纳希订下亲事。”[11]33为此,尹湛纳希17—20岁三年多时间,为实现自己婚姻梦想经常出入喀喇沁右翼旗王府,最终和郡主紫檀确立婚约。尹湛纳希在喀喇沁右翼旗王府还结识了继任妻子萨仁宝勒日,萨仁宝勒日也是喀喇沁右翼旗乌梁海氏。另外,尹湛纳希的祖父拉哈旺敖尔布的岳丈为喀喇沁中旗第三任札萨克齐齐格;尹湛纳希长兄古拉兰萨岳丈为喀喇沁中旗第六任札萨克阿玉儿扎那;尹湛纳希二姑嫁喀喇沁左翼旗第十三任札萨克德木斋扎布。可见,尹湛纳希的家庭中几乎所有姻亲对象均是喀喇沁乌梁海氏。这种频繁高密度的联姻,肯定会对尹湛纳希家庭及其本人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也必然会对尹湛纳希文学作品产生影响。

三、喀喇沁乌梁海对尹湛纳希作品的重大影响

由于尹湛纳希和喀喇沁乌梁海之间无法回避又密切的关系,所以尹湛纳希文学作品深受喀喇沁乌梁海影响,每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多位喀喇沁乌梁海人身影,也可以说没有喀喇沁乌梁海也就没有尹湛纳希作品。

(一)《红云泪》追忆作者喀喇沁右翼旗王府恋情往事

《红云泪》是尹湛纳希为了纪念自己过早离世的前妻紫檀,以自己在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婚恋感情经历为题材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也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红云泪》“约40万字保存下来的仅有17万字,共42回保存下来的25回,而首尾完整的15回,能表述完整意思的5回,另有5回较短,意思较突兀。”[13]尽管如此,遗存的《红云泪》文稿中较完整地讲述了在勃西之地满王府里,厚德府二公子如玉和满王府满王女儿紫淑之间真挚的爱情故事。当如玉和紫淑爱到炉火纯青时,紫淑却不幸过早离世,给如玉造成巨大痛苦和终生遗憾。种种迹象表明小说中的满王府就是喀喇沁右翼旗王府;王府主人勃满王人物原型是尹湛纳希前岳丈策伯克多尔济;女主角紫淑人物原型为尹湛纳希前妻紫檀;赤云是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女仆;娟晶子的人物原型是尹湛纳希妻子萨仁宝勒日①为乌梁海氏。;而男主角如玉就是尹湛纳希自己。另外,《红云泪》中“那年在京当值,满王见到了善君的二公子如玉,爱其俊俏与大方领回府中小住几日。”[14]5此处善君原型为尹湛纳希父亲旺钦巴勒。“如玉的母亲乌夫人思念旧情打发儿子特来王府请安。”[14]6乌夫人原型为尹湛纳希母亲满优什佧。“尹湛纳希晚年曾有一首闲诗,说:‘《红云泪》中的如玉公子,也就是璞玉公子的第七子尹湛纳希。’”[12]102以上人物原型,除了尹湛纳希父子以外,其余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说明《红云泪》确实取材于尹湛纳希在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和喀喇沁乌梁海人之间的往事。

(二)《一层楼》《泣红亭》述说父辈喀喇沁乌梁海姻缘

《一层楼》《泣红亭》是同一部小说上下篇,是尹湛纳希以父母婚恋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中涉及父母不愉快的婚恋往事,母亲满优什佧强烈反对写这部作品,尽管“将父母那深藏在心中的痛苦和屈辱翻转出来……在满尤什佧②即满优什佧。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忍受的。”[15]143-144尹湛纳希还是几经周折完成了写作。《一层楼》《泣红亭》主要描写了贲府的公子贲璞玉与女主人公苏己、琴默、卢梅和圣如之间的爱情故事。《一层楼》中璞玉与三位表姐妹琴默、卢梅和圣如相亲相爱,但父亲却让璞玉娶了上司苏节度使女儿苏己,在《一层楼》结尾体弱的苏己去世,而琴默、卢梅和圣如四散不知所终。《泣红亭》以璞玉寻找琴默、卢梅和圣如开始,以璞玉娶三人结束。有迹象表明《一层楼》《泣红亭》中贲府就是尹湛纳希的家忠信府,男主人公贲璞玉原型是尹湛纳希父亲旺钦巴勒,而女主人公几乎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女主人公苏己和其父苏节度使只出现在《一层楼》中,苏己和苏节度人物原型是尹湛纳希父亲旺钦巴勒嫡妻嵩吉拉姆和前岳丈索诺木巴勒珠尔,而索诺木巴勒珠尔是土默特左翼旗喀喇沁乌梁海人。“苏德那木巴拉珠尔③即索诺木巴勒珠尔。四十岁得女,视嵩吉拉姆为掌上明珠,溺爱有加。并且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与妹妹商量,要嫁给年龄相仿的外甥旺钦巴勒为妻。”[16]47有迹象表明女主人公孟圣如人物原型是尹湛纳希母亲满优什佧。在《一层楼》中“世袭侯爵贲端,娶妻陶氏,生了一男一女,男名贲玺,娶妻金夫人。女名贲珠,也嫁了世宦孟氏之家”[17]12,贲端是贲璞玉的爷爷,生了龙凤胎其子贲玺其女贲珠,贲玺子贲璞玉,贲珠女孟圣如,也就是孟圣如是贲璞玉亲姑姑的女儿,而姑父西河太守孟衮人物原型就是尹湛纳希外公满优什佧父亲,为喀喇沁右翼旗乌梁海人。金夫人是璞玉嫡母,因其为“建昌名门,其曾祖父时功封辅国公。”[17]24当时建昌指喀喇沁左翼旗一带,“喀喇沁左旗位于卓索图南部,东接土默特右旗,南抵柳条边墙,西、北两面和喀喇沁中旗相接,大体相当于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县和建昌县。”[18]19而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六家子确有金姓乌梁海济拉玛后裔,为喀喇沁左翼旗首任札萨克色楞三子德尔吉色扎布后裔①德尔吉色扎布论罪满门抄斩,逃到六官营子(现六家子),金佛护身,为纪念金佛改姓金。。也就是金夫人是喀喇沁左翼旗乌梁海人,而卢梅、琴默是金夫人侄女,金绍是金夫人侄子,自然也是喀喇沁左翼旗乌梁海人。所以,贲璞玉的婚恋对象苏己、琴默、卢梅和圣如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这与旺钦巴勒婚恋对象确实均是喀喇沁乌梁海人相吻合。另外,《一层楼》《泣红亭》中对贲璞玉生身母亲吴姨娘情况交代较少,也没有关于其娘家情况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嫡庶差别。尽管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吴姨娘是喀喇沁乌梁海氏。因为清朝禁止蒙汉联姻,而且尹湛纳希家乡本地人吴姓无汉族,所以吴姨娘肯定是蒙古族。又本地蒙古族吴姓来源,一是土默特左翼旗乌梁海济拉玛后人汉姓吴;二是有一支孛儿只斤氏犯了罪,不允许再姓宝而改成吴姓。而贲候是孛儿只斤氏宝姓,按“同姓不婚”习俗,吴姨娘不应该是宝姓改吴姓,最有可能就是喀喇沁乌梁海人。

(三)喀喇沁乌梁海对其他作品的影响

在《青史演义》中尹湛纳希对母亲和妻子的远祖扎尔其古岱、始祖济拉玛和二世祖吉布和其其格都有精彩描写。在《青史演义》第一章就出现了扎尔其古岱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济拉玛。扎尔其古岱“生来就很聪明,精于阴阳风水,右眼有两个瞳仁,运算如神。各地方的人都请他看家乡风水,替儿女相面,也叫他看五畜之相。”[19]7后来为萨尔拉格国国君和朝廷长候。《青史演义》中济拉玛“长得魁梧,个高腰细,脸白如玉,唇红似火,双眉浓黑,两眼炯炯发光……”[19]35;到过金、宋、夏、辽等国家,会汉、藏、唐古特、畏吾儿等多种语言,擅长军事,懂配火药;出使索隆古斯国、金国和萨尔拉格等国表现极其出色。即《青史演义》中济拉玛英俊潇洒、智勇双全、幽默忠诚。《青史演义》中吉布和其其格“更不一般,年方十四五岁,举止稳重,言谈锋利,面如满月,貌似白玉。”[19]583由于济拉玛祖孙三代的功劳和不凡,其子吉布和其其格得以尚公主为塔布囊,“华荫公主嫁给扎勒玛②即济拉玛。的儿子吉布和其其格。”[19]128这与辽西喀喇沁乌梁海家谱记载一致。也就是在《青史演义》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喀喇沁乌梁海祖先三代人的不俗表现,字里行间都是敬意和喜爱,这与他们是尹湛纳希母亲和妻子祖先不无关系。

尹湛纳希第一部作品是中篇小说《月鹃》,其故事发生地是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并创作于喀喇沁右翼旗王府。“《月鹃》的故事,明显是取材于尹湛纳希在喀喇沁王府期间,那段为婚姻而恋爱的生活。”[12]33“小说最后的结局,即在安原王作主下凌珠与赤珠及吴玉结为眷属,后来凌珠又成为国家之栋梁……,”[12]34这种结果正是尹湛纳希所期望,如果一切按着正常轨迹发展,这种目标并不渺茫。“《月鹃》的故事,正与尹湛纳希本人的人生轨迹、心灵轨迹相重叠。”[15]107也就是尹湛纳希本人和母亲满优什佧,对尹湛纳希儿时定下的与喀喇沁右翼旗王府亲事抱有美好期待,因为可以在实现“金玉良缘”“亲上加亲”的同时改变日趋下坡的家境,还可以获得实现报国明志施展才华的平台。况且尹湛纳希和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公主紫檀相互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这使尹湛纳希对自己的未来更是充满憧憬,而这种对未来的展望均反映在《月鹃》中。

另外,尹湛纳希译成汉语的78 首诗歌中,大部分与喀喇沁乌梁海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尤其早年创作的诗歌几乎都与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婚恋有关。《抛却红尘》中“凉风习习悟性生,整治江山九霄扔,决心下定熔铁石,长叹一声弃红尘。”[20]8-9此诗表达了由于前妻紫檀去世,铁心抛弃红尘的心理和想法。《苏醒》“静室坐起凉爽,隔窗细瞅心亮,聪颖人儿清醒,长叹暗泣空荡。”[20]10表现由于紫檀离世,作者身心经过一场巨大绞揉和震荡之后,产生的凉意和空荡荡感觉。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由于“宝乌联姻”习俗,在尹湛纳希生活各个方面都与喀喇沁乌梁海有解不开的深厚渊源。正是因为与喀喇沁乌梁海的密切关系,使得喀喇沁乌梁海对其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尹湛纳希文学作品一大特色,也真实反映了辽西地区独特地方文化特色。

猜你喜欢

拉玛联姻右翼
村村播下“高校”种 层层力推“联姻”招——山西平定县乡村振兴“联姻高校”效果好
拉玛德隆买“丑羊”
非遗,与互联网“联姻”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
忠犬盘苏
和实验联姻、显压轴本色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