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以义乌地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为例
2022-11-24龚政
龚 政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1 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1.1 农村空心化
我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空心化。据统计,我国每天有80多个村子消亡。2019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且仍处于加速阶段。伴随着人口大量流失,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如何解决该问题已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的工作难点,而且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村庄布局规划还有待调 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技术共建工程,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等。
1.2 内生动力不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但是资源匮乏,导致内生动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村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不利于乡村全面振兴。因此,乡村振兴必须结合更深层次的教育培训、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技术共建工程,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等。
1.3 村庄特色消亡
我国几乎所有的村庄均存在村庄特色消亡的问题,对我国乡村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促使农村人口逐渐从乡村转向城市,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消费生活模式,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如何拯救乡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难题。
1.4 政策及资金配套不足
政策及资金配套不足也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问题。当前很多农村地区采用整合涉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投入的方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前期需政府垫付部分资金,但难以高效回笼垫付资金,加上农村政策和资金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继续增大农村建设规模,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难度。
2 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振兴的要求
2.1 多规合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求综合各项优势特点,做好城镇体系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优势的整合,形成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配置自然资源的主导作用,利用1张底图完成全区域全要素覆盖工作。
2.2 绿色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切不可忽视自然环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加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处理,构建节约型、绿色环保型社会,形成绿色生态产业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实现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2.3 坚守底线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底线,提升国土和粮食等方面的安全水平,加快修复受损的环境,严格控制用地,增强更新乡村存量,推动社会长远进步。
2.4 统筹协调
相关部门要协调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各项资源,合理引导技术、人力等要素的流动,推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3 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乡村建设已不仅包括生产和居住要求,更包括文化传承、粮食安全、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要求。不同的乡村其主导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分类和规划,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规划方法划分村庄,如构建城郊融合类、聚集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
3.1 城郊融合类村庄乡村振兴模式
3.1.1 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
构建农业休闲、采摘、体验等模式的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发展环境,做好郊区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利用农业的多功能特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需求。在主要城市郊区,选择区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位置,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设置,发展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乡村生产模式。
3.1.2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在现代农业技术基础上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涵盖休闲、现代化和社区化等发展模式,已成为重要的乡村振兴发展载体,也符合农村供给侧改革和新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构建优质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应注意做好农业科学、人力、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加强农村区域化经济的升级改造,搭建农村区域发展体系,形成“科技+产业+互联网+旅游”的新型格局和发展模式。
3.1.3 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模式
特色小镇,即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基础建设乡镇景观,做好独立地域空间的开发,加大乡村产业、人文、生态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乡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打造多功能、多区域生态发展模式,集聚农村产业,建设特色乡村,推动乡村朝着城市化方向进步。特色小镇在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3.2 集聚提升类村庄乡村振兴模式
3.2.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模式
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模式,是通过综合整治多种土地形式保证安全地实现粮食生产、农业发展,有效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力支撑落实乡村振兴政策。通过新型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效融合新产业,综合整治全域土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配套的发展硬件设施,生产具有特色和绿色健康的农业产品。
3.2.2 “产业+生态+旅游”带动模式
在优化地域内生态建设质量方面,乡村城镇地区发挥着引导和互补的重要作用,乡村城镇是构建特色产业的基础,在农村脱贫攻坚、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融合发展国土绿化工作和生态产业结构,打造高质量的乡村城镇。通过构建“产业+生态+旅游”模式,呼应乡村振兴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3.2.3 农业产业化驱动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现有农业产业为基础做好产业化联动发展模式的构建,不断延伸乡村产业功能,积极构建特色农业,加强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生产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将农业的更多功能释放出来,实现乡村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可推动现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的融合,保证农业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化驱动模式的基础为生态农业,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核心为规模化种植或者特色化养殖。
3.3 特色保护类村庄乡村振兴模式
3.3.1 文化传承带动模式
加快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加大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品,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引导乡村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到度假模式的转变,改进并激活乡村文化。在构建文化传承带动模式时,要充分尊重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人文特点和乡村景观,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融合乡村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多元化发展本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积极创新,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乡村城镇。
3.3.2 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在乡村振兴中,旅游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景观的地域特点较明显,对宣传当地文化十分有利。作为乡村重要的无形资产,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着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的乡村较为偏远不易受到城市的影响,乡村文化较古老,故在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过程中要对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人情加以重视,维护和修葺破损的历史古迹。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要注意保留当地的特色,同时加强和当地风俗文化、居民信仰的结合,注重宣扬当地历史人物。
4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对策
4.1 协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是1种不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紧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高度重视,要求优化江河湖泊水库体系,构建节约型社会,对用水总量、用水方式等指标加以控制和应用,统筹规划重点江河、湖泊沿岸和周边资源。
2)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森林资源在防风固沙、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重点公益林比例等指标的严格监控,加大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在监督过程中,要重点保护好野生珍贵植物,严惩违规采伐行为。
3)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做好耕地保护责任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加强对永久性基本农田数量的监测,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实施综合监管、动态监控等措施。
4.2 发展农村地域特色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要深度挖掘农村特色,确保农业经济体制健康合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文化、经济等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为此,地方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和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比如发展红色革命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需要注意城乡融合,按照相关生产、建设等要求,重点发展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全备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统筹村域发展以优化“三生”空间:合理集聚建设空间、多元化发展农业空间、保护利用生态空间。结合“城市绿肺”的高品质生态要求,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从耕地、水系、林地、景观4个方面进行全面保护与利用。融合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考虑保留地块内市级文保建筑和部分历史建筑,在功能上部分建筑(祠堂)延续其固有的使用功能,部分建筑保留建筑实体,进行功能植入。出于延续保留建筑空间肌理的考虑,规划新建部分公共建筑布置商业服务功能和基础配套功能,以形成核心公共功能的建筑群落,使得地块特色公共空间在满足村落需求的同时服务幸福湖湿地公园。
4.3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和规模化发展
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注重完善农业经济政策,加大农业经济管理和投资力度,重视现代化人才的引入,充分发挥经济管理人才的价值。同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带动农民优化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还可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创造乡村品牌,树立良好形象。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优秀企业的扶持力度,可制定一些惠农政策和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和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加大农户和企业、市场之间的联系,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优化乡村发展水平。
5 结语
不同乡村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点,乡村的文化、地形地貌、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合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乡村振兴发展要求,积极引入适宜的乡村发展模式,才能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