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文科背景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

2022-11-24潘梦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具性文科东南亚

潘梦雯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通常情况下,按照学术界的一般划分,非通用语是指除联合国通用语种之外的所有语种,[1]而东南亚非通用语,主要是指包括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印尼语、马来语等东南亚地区的多种语言。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特点在于使用人数较少、影响力偏弱、语言传播慢等。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契机,中国与东南亚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全面沟通使得中国逐渐重视非通用语的发展。当然,东南亚非通用语的开设初衷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部署下的外交、政治需要。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不断凸显,使得东南亚非通用语在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出来。云南、广西等毗邻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省份高校纷纷开设了不同的东南亚非通用语。只是非通用语专业的开设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一是新文科的孵出向语言专业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二是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亟待更新,这其中就涉及到重新厘清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新文科背景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新要求

“新文科”概念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2017年)提出,主要针对在传统文科中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让传统文科包容更多的新技术。[2]而“新文科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所积累的诟病提出的,旨在运用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战略措施,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科发展不平衡、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求文科须进行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发展的自我调整与提升。总体而言,新文科建设的内容广泛、意义深刻,无论是社会属性类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与推广,抑或是诸如语言专业等传统文科的纵深探究,都需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在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之中,推进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虽然就目前而言,关于新文科的内涵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但是新文科战略的提出、实施和推行对语言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时代新要求。一方面,就语言学的纵深发展而言,语言学拥有同自然科学交互教学的本能自觉,它即是历史发展中由语言的研究对象所具备的属性所决定,又是自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另一方面,就语言学的空间发展而言,语言处于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新时期,面临亟待孵出语言人才培养新思维的挑战。相对于母语中文而言,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突出国家在对外交往上战略的定位,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式将在新文科建设中展露出更高的自觉性。特别是在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的培育就成为了国家在东南亚地区的人文战略、安全战略、经济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契合了新文科的务实性——做好语言服务功能规划、语种布局规划和培育主体规划,同时还向新时代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输出提出了新的人文要求——培养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助力消弭中国同东南亚沿线国家间的文化隔阂、维护沿线安全以及推动沿线经贸交流等的东南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

首先,新文科建设目标就是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学科的交叉与跨界的融合不仅在传统文科之上赋予了文科新的功能,并且伴随着学科间关系的变化,还会带来知识体系的根本性变化。甚至在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交叉、碰撞、重构等中孕育无限的潜能。[3]对于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教学而言,就不能仅仅停留语言技能的单一传授和语言文化的苍白讲授上,而应当运用语言工具性的显著特点在我国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的交流合作、社会服务、文化赓续和创新领域中嫁接语言人文性,提升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换言之,新文科背景下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必须将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作为其重要的准则与导向。

其次,新文科背景下的非通用语教学在注重传统语音、语法、语句等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就是要构建新的语言专业结构。我国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规模逐步壮大,全国泰语、越南语、缅甸语的发展已经步入深化,但是如老挝语、柬埔寨语等其他东南亚非通用语在专业层面仍然存在着学科的结构性矛盾,也即专业设置与新时代社会需求不对等问题。在传统文科背景下的老挝语、柬埔寨语等语种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局限于单一的语言学习,教学中较少甚至没有嵌入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内容。而在新文科背景下,语言专业不仅要优化现有的教学设计,更要求教学中突破传统掌握语言工具性功能的专一目标,打通语言作为工具性的功能壁垒,形成开放包容的语言教学体系,实现学生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新提升。

最后,无论是传统文科还是新文科背景下的东南亚非通用语建设,都始终要遵循专业质量先行的原则。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借助地域优势,两省高校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纷纷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实现了数量的突破,解决了前些年东南亚语人才稀缺的难题。但是随着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逐渐饱和,东南亚非通用语发展(特别是老挝语、柬埔寨语等)亟须实现从数量充实到质量优先的转型,培养出语言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能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人才。[4]这不仅是保证东南亚非通用语整体人才输出的关键,也是所有开设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概言之,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层面提出的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主动求变、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内部转变。新文科背景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的转变,不仅仅是从传统人文学科的内省式思辨中剥离出来,形成立足客观、全面、充分层面的教学新方式,增进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在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间交流中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是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科的自我革新,在学科上,东南亚非通用语已经开始尝试“语言+”等发展模式,教学思维也应当结合时代背景,同学科建设共同进步,从传统注重语言工具性转向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并重与统一,助力传统文科向新文科范式的更迭。

二、重新审视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东南亚非通用语作为国家战略性语言,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但是随着近年来,许多综合性高校(特别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毗邻东南亚国家的综合型高校)开设东南亚非通用语,其战略表现力逐渐趋向了大众化,教学对象、难度和深度的增加,导致了非通用语教学力求语言工具性的掌握和忽视了语言人文性的培育,由此也将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议题,推向了整个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领域的生态圈。可以说,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本身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是建立新文科语言学科专业以适用且包容的理论体系解决时代之需。因此,厘清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我们革新新文科背景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是确立新时代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理论的依据。

众所周知,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它所具备的传递信息的工具性,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不同语言持有者进行交流,通过获取不同语言的信息与知识,“学习并了解世界文化与社会,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传递文化的工具”[5],也是用于交流思想,达成彼此了解的手段,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但是,“语言人文性”的概念至今难以界定。事实上,“在世界语言学史上,对语言人文性的研究从来没有真正成为语言学的主流”[6]。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以西方语言学为范式的中国语言学研究中,语言人文性更为接近西方语言学中的“文化”[7],但是却不局限于“文化”的概念。语言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更体现所谓的语言的文化属性,而这种文化的属性内涵了一个人的文化精神,包括语言输出者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是与语言工具性相互并行的语言特征。

从语言学的角度考量,语言作为工具性的言语表达,分属于语言学理论及其构建。就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而言,就是在教与学、师与生共同探讨关于东南亚非通用语理论以及其衍生出的语言学的构建问题。这是比较常见也比较传统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但是在新文科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要求中,它还应当具备承载于时代性和问题性特征之上的语言人文性。换言之,一方面,东南亚非通用语的教学需要通过基本的学术训练,在专业本科生阶段更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意识,在思辨能力和逻辑意识的引导下,能动接受以语言为承载的其他关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相关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也应当有所布局,即接续培养能够进一步运用东南亚非通用语对东南亚地区和国家进行研究的研究生,推动研究生在东南亚国别研究方向中的问题意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意识。通俗地讲,目前我国大部分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的思维,是首先让学生熟悉东南亚对象国的语言,即可以流利地使用对象国语言进行对话,准确地分析语句、了解语言的含义,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但是排斥或者说还尚未开启无缝衔接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新思维。随着新文科发展与改革快车的到来,我们应当意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同时语言的本质特征应当是以主体知觉的形式对世界的表现,是主体连接世界并由此引发的或深刻或浅显的对话关系。因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应当是人文性,语言的学习,是学习人文,而人文的承载是语言,是工具存在的功能性。进一步揭示,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的教学,与其说是教授语言的基本构成,进而实现语言作为“工具”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构成语言主体、语言本身以及与语言对象(世界)的内在关联。

例如,以东南亚非通用语为例,东南亚非通用语的工具性就是其作为语言的功能,用于完成以东南亚人文背景为界定的一定情景中所能完成的交际任务。而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前,必须具备语言结构的相关知识,也就是不同东南亚非通用语的语音结构、语法结构以及语义结构等。通过初级阶段系统地学习东南亚非通用语语言结构,掌握各语言的规则,是中国学生在习得东南亚非通用语过程中较迅速地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反之,初级阶段忽视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结构教学或完全打乱结构教学的系统性,会给语言的学习带来极不利的影响。但是学习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形成不同东南亚语言的语言结构,目标在于运用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结构为语言功能服务。如何获得语言功能运用上的成功,也即将语言工具性特征充分展现,一方面,是坚实的语言结构性基础;另一方面,更需要注重语言交际功能中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也即充分认识并重视语言人文性。因此,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以认知不同语种的语言结构为主,中级阶段要加强功能并巩固、扩展不同语种的语言结构,高级阶段需逐渐加大不同东南亚对象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分量。

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无法割裂,但是它们所呈现的形态和赋予的涵义又有所区别:语言人文性是语言无法摆脱的属性,语言工具性是语言的功能,即人类可以用语言作为工具达到不同目的。语言人文性联系语言工具性,语言就能被视作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这意味着,在东南亚非通用语言学习中,通过学习不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语言,会听、会说、会写、会阅,但是这仅仅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层次,并不能适应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教学的新要求,也就是语言需要“有所承载”,要提升语言的人文功能,体现语言人文性特征,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去研究。例如,同样是学习老挝语的学生,他们掌握了同样的老挝语基础发音、交际、阅读等能力,但是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老挝语人文性理解的差异就可能造成同老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老挝人的交流中,产生不同的言语反应,这就反映出不同学习者对语言人文性的理解的不同。换言之,使用一种共同语的千百万人,尽管各有不同的嗓音,不同的方言,不同的说话习惯,但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并不因此受影响。但是不同民族、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对于同样的—句话,却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言语反应。因此,语言的学习、熟悉甚至研究不能单纯以语言描写为满足,也即语言的交流并非单纯依赖最初约定,而是有其更深的根源,甚至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改变。据此,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自主关联并相互促进的。

三、新文科背景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新思维

“名称并非旨在表达事物的本性,它们并没有客观的对应物。它们的真正任务不是要描述事物,而是要激发人类的情感;它们并非只是传递观念或思想,而是要促使人们去行动”[8](P83-91)。在新文科建设这一契机下,东南亚非通用语作为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沟通与交际的桥梁不啻限于语言工具性的范畴,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也不能仅呈现出文化交际的工具特性。在云南、广西等与东南亚毗邻的特殊地域,东南亚非通用语的价值以及用途是多方面的,而在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发展与改革中,语言更应当秉承其作为人的大脑子系统功能,彰显出人的心智水准,用于提升个人思考的能力,发挥语言个性的功能,实质上即是对语言主体——人的再现与激发,成为促进作为语言主体行为能力与愿望的沃土。如此,我们才应当意识到,新文科背景下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不是在原来课程或专业教学中单纯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语言教授者应当首先具备新的理念、结构和体系,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同时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使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相辅相成,和谐共生,[9]进而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正确看待并平衡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将语言学习者从局限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桎梏中挣脱出来,与时代特征相契、与国家命运相联、与自我成长相适,彰显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思政思维。自古以来,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同中国的交往频繁,双方美好的交往、互利共赢胜过彼此间的矛盾与关系的冷淡。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维护,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推进更是需要双方人民的努力,而这其中,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应当在抱怀家国的前提下,拓宽国际视野、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实践能力,肩负其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与时代使命。正如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10]。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是走向东南亚的,是走向世界的,但是同时又是要回归祖国,回馈故乡的。这也再次验证,语言工具性不能走向语言的“工具论”,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思维不能只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工具是能够被无国界的使用,工具的主体没有国家、地域的限制。但是,在世界局势依然变化莫测的今天,东南亚非通用语的工具性无法也不能脱离人文性,不能在教学中将语言与事物属性相分离,与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文化土壤相分离,这样的语言教学没有实质意义。

第二,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实践思维。语言具有天生的文化属性,灵活运用语言才能发挥文化所属的作用。新文科建设戮力将倚重于学理性的文科专业转投到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当中,特别是融入到国家急需的领域当中。因此,在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过程中,只能与实践相结合,将非通用语的学习与运用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把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社会需求作为调整并优化教学的基准,主动同我国出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相适应,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的持续存在与向上发展才有新的希望。事实上,东南亚非通用语作为外语学科的分支,它并非一门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东南亚非通用语的专门用途,成就了它的学科属性。当然,这需要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师能够在原有的语言关卡上首先获得关于东南亚国别研究方面的相关成就,才能够在教学中,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将纯粹的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服务,将语言工具性和语言人文性有机结合,将东南亚国别区域(包括东南亚政治、经济、人文、军事、法律、社会等领域)融入到语言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提升学生在实践运用下的语言沟通能力,获得广泛的评判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才能让学生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实现文明对话,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间的不同事务中做好知识储备。

第三,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理论思维。关于语言方面的理论莫可指数,本文也不可一一详尽。此处从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关系中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东南亚非通用语的理论基础依然是语言学理论,但是理论是灰色的,无法给予语言工具性的明确指向。但是在语言的学习中,理论却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充分体现语言人文性的特点。在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现阶段普遍的教学观点是:低年级语言学习中更加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运用语言学中的结构体系,通过教授拼、读、听、写启蒙学生的外语学习。而教学中的理论思维不是说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中的理论构成,而是要通过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学会将语言中作为一种纯粹物理现象所发出的声音,运用理论的释义领悟语言主体与事物的感受。换言之,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理论思维就是让教学中所接触到的,包括不同语种的发音规则,如音高、音长、音强、音质等作为相互关联的情状符号获得现实的意义。以老挝语语音学习为例,专业教师在教授语音的过程中,普遍共识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包括发音的位置、发音的气息等。从语言人文性角度分析,我们通过发音器官发出老挝语语音实质上反应出声音所呈现出的某种意义,语音“并非依赖于单纯的约定,而是有其更深的根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无意识表露”。[8](P97)不同老挝语中的语音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质代表了老挝语语言发生的意义。那么,在树立理论思维中,并不是机械地传授关于语音学的相关理论,而是需要将作为语言工具的语言学中的理论同世界、同人统一起来,“把人的独立自主性与被动接受性联系起来”。[12]

第四,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中的智能化思维。新文科建设已经将语言类相关专业同信息科学相关专业进行了整合。事实上,在一个智能化的时代,语言教学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智能化。这对于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东南亚非通用语不同于英语、日语、法语等通用语种,它在语言智能化发展上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这给教学的实施增加了一定难度。新文科建设涉及大量的学科交叉,有学科的交叉就会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的交叉。其他院校的东南亚非通用语的教学可以借鉴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化”的实验模式:语言类学院同信息类学院联合建立的翻译(本地化)技术实验班。实验班的设置就是在拓宽语言教学的领域宽度,转换传统语言教学的思维。语言的教学不再是对单一语言学科的认知,而是需要结合语言开发相关智能系统,使语言资源信息化。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思维,不能够脱离时代的智能化特征,将“语言教学+互联网”“语言教学+教育技术”等等诸多智能化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断推进课堂信息化革命, 帮助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养成新时代必备的信息能力与素养,培养重视(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语言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语言技能在元思维上兼顾形式化、计算化思维,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现代化职业生活。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颠覆传统的学斋文科走向与世界共轨的实践文科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需要澄清的,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注重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并不意味着东南亚非通用语作为一种与实践密切契合的语言工具,它的工具性就压倒了语言人文性。恰恰相反,在新文科背景下,更应当戮力实现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为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思维要求,将人作为语言主体生活在共通的客观世界中,不脱离语言工具性的效力,也不剥离语言人文性的实际。一是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二是教学要时刻树立服务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等实践思维。三是语言的逻辑来自文化的逻辑,语言学的理论需要结合世界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了语言工具性与人工性结合下的理论思维。最后,教学思维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增进语言学技术科学等之间的有机融合,使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真正走向语言工具与人文的交融。

猜你喜欢

工具性文科东南亚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活捉一只“怪怪虫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孙文科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