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遵循与实践进路

2022-11-24庞秀艳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关键词:导向信仰马克思主义

|庞秀艳|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问题意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2]所以,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人们对问题具有内在的需求,人对科学和进步的追求本质上是由问题驱动的。换言之,“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中发展进步的”。[3]因而,把问题作为实践和创新起点的观念是否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决定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不同层级教育事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注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建构形成问题导向型思政课教学逻辑遵循与实践进路,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理论审视:问题导向奠定思政课教学的逻辑基础

(一)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然基因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4]问题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矛盾分析和工作实践的概念,贯穿于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能更好地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发展和进步是人们共同的追求,成功的实践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都是从实际问题和需求出发探究矛盾的症结和破解之道,从而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总结经验和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着重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积极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问题导向是其理论发展的起点,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此而言,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天然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联系,是其内在基因。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欧洲近代社会现实矛盾,总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真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探究和破解问题难题的根本出发点。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无数的仁人志士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满怀热血,为救亡图存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理论。然而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唯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断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究其根本,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的基因,是一门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有着天然的批判指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总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认识问题、解决矛盾,更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中国前进的道路就有了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理论引导。

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泉。实践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它为我们观察世界和解析实践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工具,它引导人们带着问题去研究实践、理解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超越,也是激发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5]。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作为动力,就是源于实践中不断涌现的问题。”[6]在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土壤,立足于中国国情,致力于中国社会矛盾及问题的研析和解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7]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现实问题,直面实践矛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所以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动力。

(二) 问题导向是思政课发展的使命使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下民众的思想状态乃至价值观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被舆论左右,甚至被西方国家的不良社会思潮渗透。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方法论,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结合,敦促青年学生深入关注和分析现实问题,既有助于学生从实践出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思政课的建设发展。

问题导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革新思政课教学和研究方式已是现实要求,在新文科建设、交叉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思政课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对实践需求和现实问题的关注,从而能够在问题导向下调整自身的教学逻辑。因思政课教材偏重于理论灌输,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拘泥于教材理论,仅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而不关照现实,则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很难提升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问题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更强调在思政课教学中回应现实需求,通过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问题导向下,“教师精心设置相应专题对重难点耐心分析、深度讲解,有利于真正达成教材体系向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及价值信仰体系的转化”[8]。

问题导向是思政课实现铸魂育人功能的推动力。铸魂育人是思政课的主要功能,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如前所述,传统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理论供给,如果辅之以积极的、富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就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因为“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9]。问题导向的思政课教学启发学生实事求是地思考社会现实,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 问题导向培塑思政课教学逻辑体系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节是高校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中的重要内容。此节以“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应该具有哪些特质,进而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该问题的设计,在给思政课教师留出足够教研空间的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回答这个重要问题时,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整合课程资源,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优化教学设计,遵循循序渐进、层层嵌入的原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而向信仰体系的转化,从而引导青年学生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确保在教学方式上更具有感染力,在理论阐释上更具有说服力。

“真”是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逻辑。“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都要经历一定的实践磨练和正确引导。思政课教师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其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深刻把握,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的思政课教学既坚持了理论上的“真”,也坚持了情感上的“真”。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感召和引导下,能够进一步深入马克思主义,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惑”是思政课教学的实践逻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1]“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成长中会产生许多困惑,这些困惑不仅源于当前我们所处的复杂的局势和多变的时代,也源于青年学生个人成长的经历和外部环境。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要面对学生对现实社会、个人发展的困惑,对人生信仰的困惑和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迷茫。为了回答好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面临的困惑,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解答,引导学生认清困惑、直面问题,坚守理想信念。

“新”是思政课教学的教材逻辑。《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版)教材可以分为绪论、思想、道德、法律四个模块。“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模块中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中的一个问题,是贯穿整个教材体系的一条主线,在教材其他部分也有充分体现。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必须解决的首要的问题,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从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12]它本身就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种教育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因此,思政课教师能否回答好这个问题,关系到青年学生深层次理想信念的重塑,即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和根本任务是否能够实现。

二、现实观照:问题导向推进思政课教学的链式展开

思政课教学的链式展开是思政课教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式。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主题,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构建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在加深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认知的同时用问题链去启发学生、感召学生的教学过程,步步设问,层层剥茧,关照现实,以理服人,引导学生培塑科学的价值观。

(一) 问题铺陈:思政课教学链式展开的源点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让青年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点与难点。思政课教师如何回答“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正确引导和说服学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关键点。归结起来,思政课教师要回答两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大学生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按“一个明确”、“两个理解”和“三个阶段”的链式展开。

“一个明确”是指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人为什么要有信仰”。要讲清“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明白“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一个前提和基础,就是教育者能够知道正确理想信念是什么”[13]。在思政课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意味着一种信仰教育选择,而且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在这个前提下,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清楚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关乎学生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走什么样的路”的重要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关乎坚持什么样的信仰的问题。同时,要明晰“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14]无论是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及进步信仰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有了信仰,人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难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当然,我们强调的信仰不是如宗教般的有神论信仰,而是科学的信仰。只有坚守科学的信仰,人类才能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加以把握,人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为利益所惑、不为困难所惧,成为真正大写的人。

“两个理解”是指思政课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实践层面上,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真实的马克思。“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1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论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具有真实感和时代感的马克思,他代表着我们所信仰的主义、他的天才作者的伟大形象和鲜明符号,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和精神指引。思政课教师要用贴近学生的话语,讲述一个鲜活的“‘00’后的马克思”。通过讲述马克思的求学经历、爱情、择业理想、友谊和朋友圈等,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马克思的一生。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是一个鲜活的人,他就站在我们面前,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进而坚定他们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筑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基。在理论层面,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世界观的基础地位,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理想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道德要求,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价值取向。四者之间相互配合,构建了严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16]

“三个阶段”指思政课教师从课堂的全过程角度出发,让学生由浅入深去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课前阶段,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信仰”的相关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材料分享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自学材料的基础上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发展和未来的思考。课中阶段,思政课教师以“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大学生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一是从历史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发展及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从现实的维度辨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及其信仰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三是从未来维度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引导学生明晰个人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怎样做。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主题,启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为其答疑解惑。课后阶段,思政课教师根据课堂学生提问的情况,设定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7]思政课教师可以以这一段话为例,就扣扣子和自身成长关联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其一生的关键影响,促使其从理论层面真正深入思考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内涵和重要意义。

(二) 问题深究: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创新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始终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始终遵循现实指向和未来指向。因而,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现实中所承载的价值不仅对个人成长成才具有关键作用,而且成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方面,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件。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困惑期,对于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等问题尚处于摸索之中。与此同时,他们周围还存在诸多诱惑和挑战,稍不留意极易误入歧途。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青年学生理性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两把金钥匙,能够引导青年学生用历史的、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待自身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启发学生思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感召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升华。进而言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帮助青年学生正确地树立理想信念、形成价值理念以及确立人生道路无一不有重大的支撑与导引作用”[18]。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青年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开阔视野,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审视自己的价值追求,在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另一方面,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不仅为个人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解释世界的理论,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运用理论改造现实世界的科学。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的精神需要由低到高发展的标志,是面向所有人的精神感召。当然,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伟大信仰不是自发产生的,它依赖持之以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19]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政权永不变色,就要不断地对接班人或继承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一旦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就会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强有力的执行者和未来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精神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依据中国实际、贴近中国现实,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念、坚守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之基,才能保证他们以坚韧之心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

三、实践进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

(一) 以制度供给为保障,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但其是否产生实效,是否对广大学生以及思政课教师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还取决于相关的制度创新与供给。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引领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关键点。

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战略层面的制度供给,这主要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主要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它从国家整体层面引导大思政的发展方向,规范着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不同层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思政课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供给,它保障着思政课建设的有效展开。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思政课教学在不断培养学生遵循制度规则意识的同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导向。三是各类思政课相关教学程序和实践活动的供给,它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思政课在不同学段和不同学校有效进行,关键在于不同的程序和活动内容创新。尤其是在“大思政课”视域下,知识的传授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方式,只有做到思政课主渠道与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关照现实,培养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培养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然,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形成相关制度供给的强大动力,思政课建设要发展,就需要通过改革创新释放更多的活力和空间,由此方能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拓展其深度与广度,从而助力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给学生强有力的引导。

(二) 以行动者为牵引,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和针对性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行动者,其采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而教学内容又是由社会现实需求所决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政课都是基于问题和实践而形成的理论回应。思政课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中将问题应对确定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滋养理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和针对性。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只有思政课教师自身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为学生展现更加全面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并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回应各种实践问题。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时,怎么办?当西方不良思潮在网络空间和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学生受到西方意识形态侵蚀而产生错误认知时,怎么办?为回答好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在努力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心目中的“画像”。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明辨是非,避免被不良思想误导。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其一,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传统教学程序本身来决定,也可以由思政课教师根据事先设定的问题情景来进行。对于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教学来说,其过程和方式一定是基于实用性、灵活性以及互动性而安排的,如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进入课堂,进入课堂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和阐释,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和讨论程度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更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等等。思政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熟练地运用科学技术新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向学生多渠道展示思政课教学内容,同时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将多元化的场景设置和教学实践延伸到课堂之外。其二,要善于创新教学内容。实践表明,学生往往由于思政课枯燥生涩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教学设计而对其失去兴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形式化、走过场的思政课没有任何吸引力和实效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兼顾理论的权威性和实践的趣味性,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解说,学会将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理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指导作用。同时,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等鲜明特征的讲解,特别是对其实践本质的讲解,对青年学生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用理论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走进马克思主义,进而树立坚定的科学信仰。

(三) 以“三结合”为原则,推进思政课教学的问题遵循

思政课教学应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思政课。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综合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当前高校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们被人们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思想活跃,但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时,尚缺乏足够的审辨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师想要上好思政课,就要重视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信仰,掌握辨别是非的客观标准,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思政课教学应结合时代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明显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时要紧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新时代国家的进步发展,又要让学生明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青年学生的不懈奋斗。

思政课教学应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大学时期是学生由校园走上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他们逐步适应社会发展走向新的人生的关键阶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教师帮助解答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为什么不可以没有信仰?”等是学生经常问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该如何以“理”服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就是我们讲的这个“理”。思政课教师要用理论的力量说服学生,用学生的话语体系解答学生容易困惑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活动中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让学生成为与祖国共奋进的时代新人。

四、结语

思政课是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追求真理、提升德行、坚定信仰的课程,要凸显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恰似思政课教学中的“真”“善”“美”。“真”是人们认知系统中的知识系统,是事物回归本原的“是什么”,而想要说清“是什么”就要善于在思政课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说服学生,让学生真信;“善”和“美”是人们认知系统中的价值判断,思政课不仅要做到求“真”,更要做到求“善”求“美”。“善”和“美”都是人们持之以恒的价值追求,思政课教师要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案例与话语体系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思政课的“善”和 “美”,学会用“善”和“美”进行价值判断。在讲解“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篇目时,思政课教师应通过问题导向指导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进而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善”和“美”的价值判断,真正实现“以理服人”,真正实现思政课主渠道在铸魂育人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

猜你喜欢

导向信仰马克思主义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信仰之光
“偏向”不是好导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