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文化类企业发展现状与审计应对

2022-11-24谢天颖

市场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文化企业

谢天颖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一、 发展现状

当下,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受新媒体的冲击变化巨大,部分文化类企业由于传统业务模式难以盈利,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但也有文化类企业乘势而为,把握时机拓宽业务范围,创新业务模式,创造更大价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文化类企业一方面依托较为丰厚的资本和资源优势容易实现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宽,另一方面也受传统的内部治理模式和理念影响,面临发展困境。 整体处于创新和变革之中的国有文化类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市场经济体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具体特征。

(一)技术创新能力重要性凸显

传统的业务和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支撑企业的扩张甚至是生存,面对进步的时代潮流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只能选择被动淘汰或者主动创新。传统文化类企业典型的改革创新有:从传统的纸媒向新媒体平台移植,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文创、金融、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增值业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产业间的合作,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产业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效益优先

社会效益在文化类企业中,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由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所决定的。 除了促进国家文化建设、公民文化素养提升、提高文化自信软实力外,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如环境保护、精准扶贫、人权保护等,文化类企业也具有相应责任。 在公司的治理和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治理层应当充分考虑与社会责任和效益相关的内容,并体现到重要决策中。

(三)国有资本占比大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股份制文化企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市场,给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文化产业是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开放性市场,地域性的由国有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行业内快速发展、占比较大。

二、 文化类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可能面临内部控制的缺陷。 尤其当新的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投入实践时,内部控制是否适应发展现状,能否继续发挥作用,需要加以考量。 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处于变革创新过程中”的特征,并将随着居民文化消费比重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而更为明显。 由于文化类企业独特的资产结构、融资渠道和监管模式,其内部控制更可能存在弱点[1]。 以下从内部控制要素的角度展开分析。

(一)控制环境

在组织结构方面,一大批由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国有文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具有相对完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党的领导在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并具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 然而此类改制后的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多“徒有其表”的情况,即各级组织架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董事会等监督、治理架构形同虚设。 审计在评价内部控制环境时应当关注改制带来的内控缺陷,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监管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同时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进行合规审计时,要对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客观地评价,将其与最新的标准进行对照,看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是否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及时告知董事会以解决相关问题。

对亟须创新和改革的传统文化类企业而言,管理层的风格理念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障碍。 当原有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需要管理层用创新理念引领传统企业打破桎梏、重焕新生。 审计可以评价管理层理念是否适应外部环境和发展需求,并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与经营目标息息相关,内外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重要性程度、相应措施都应该纳入管理层风险评估的考虑范围。 审计师可以利用其对风险识别的相关经验,善用外部专家的支持,帮助企业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减少风险对企业价值的挫伤。 文化类企业不同于制造业企业单一的“供——产——销”业务流程,往往拥有较为复杂多样的业务或是新型的经营模式,例如发展线上线下协同运营模式,打造新媒体传播和营销平台等。 这就需要审计师更加关注在各个业务循环中的风险能否被管理层有效识别,新的风险是否得到关注。

(三)控制活动

常见的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权责分离、实物控制等,针对不同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审计关注各个业务流程中的控制环节是否有缺失,或者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能否有效控制风险。 对于发展中的文化类企业来说,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审计师尤其是内审人员了解IT 风险和相应控制,新业务流程的建立带来了新的控制需求,对内控的建立和完善持续监督、改进。

(四)信息沟通

高效的内部沟通将减少信息沟通成本,防止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而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则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调查揭露企业对外披露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信息,能够吸引更多的市场投资。 大部分上市文化类公司年度报告显示,线上的沟通平台已经在企业中投入使用,连接公司员工、管理层、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企业也结合自身文化建立了具有吸引力的官方网站,向外部人员提供了相关信息和沟通渠道。 由此可见,信息沟通对文化类企业价值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更多创新型企业努力的方向。 审计需要持续评估和改善信息沟通渠道和内容,帮助其建立完善、高效、特色的信息沟通平台。

(五)监督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内部持续监督的工具之一,扮演着“第三道防线”的角色,内部审计在合理的组织架构下,往往更具有权威性、专业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搭建起最后的城墙。 然而,我国的文化类企业不断向“新媒体”方向转型,给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使用使得企业传统业务的记录方式和介质不复存在,数据的碎片化、业务的打包集成,都给审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应对能力和相关绩效指标跟不上新业态的转变。 内部审计作为监督主体之一,应当更新审计理念,促进企业整体治理和管理理念与业务同步转型,创新审计方法以应对复杂的审计证据载体。 新业态下内审人员需要对新媒体、大数据、无形资产评估、国家最新政策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 文化类企业的风险管理

文化类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为此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审计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参与、评价、改善,帮助企业增加价值,政府审计中也会考察企业防范化解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

(一)不同类型文化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文化类企业面临的风险来自市场、政策、环境、战略、经营等多个方面,其风险管理的水平影响着企业发展。 以下对出版传媒类、影视媒体类、文化旅游类这三种文化类企业进行了主要风险的分析。

1. 出版传媒类

改制后的国有出版传媒类企业可能并不适应公司化的经营模式,面临市场中新技术、新业态的冲击,其必须推陈出新、优化产业链、改良运营模式,从单一的出版业务向多元化融合服务发展,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 在经营中,传统的纸媒成本高昂,广告投放量和市场需求量却被新媒体逐渐瓜分,靠传统业务盈利几乎不再可能。 同时,对出版传媒类企业而言,由于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也相应地面临法律纠纷问题,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此类诉讼也将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2]。

2. 影视媒体类

对影视媒体行业,市场波动性始终是重要的风险来源,用户对影视资源和媒体平台的偏好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与劳务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风险在影视类企业中较为常见,需要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法律纠纷应对机制。 特别地,2019年末开始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揭露出公共卫生危机给广播影视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一方面传统线下影视服务受到重挫,另一方面新媒体互动平台展现更多优势和潜能。

3. 文化旅游类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趋成熟,以黄山旅游为例的一批国有旅游公司正在改革发展,为迎合新的消费需求,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发挥地域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智慧旅游,坚持绿色发展。 文化旅游企业对环境的敏感度强,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导致经营风险。 并且,当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观产生变化,原本单一的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竞争性市场的需求,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也将带来营销模式的转变更新。 公司治理中需要持续考虑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企业的承受能力,采取防范、规避、分担等手段减少损失。

(二)审计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在参与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其特殊性,相较于经营管理部门,拥有更为全面的风险意识和全过程参与性,结合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企业的自身特点发挥增值作用[3]。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还在于它的相对独立性。 典型的双重报告机制下的内部审计职能独立于管理层,能够避免受到管理层个人利益风险偏好的影响,便于发现风险和应对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建立、能否有效运行,并直接与董事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沟通,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在评价文化类企业的风险识别时,审计应当结合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价。 对出版传媒类企业,应当关注其在技术、业务范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对影视媒体类企业,应当关注其在市场竞争、政策监管、新技术冲击等方面的风险;对文化旅游类企业,应当关注自然环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风险。 内审人员需要对市场变化充分敏感,实时关注企业的业务活动变化,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参与到公司的风险管理中。

规模较大、成熟度较高的文化类企业,考虑到其为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生产经营上的调整,审计应当关注变化带来的新风险,管理层是否对其引起充分注意、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使用带来信息管理的风险,由于信息的数量庞杂、质量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如果缺乏对此风险的控制,将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影响。 对从依赖银行贷款向拓宽投融资渠道转变的国有文化企业,审计也要充分发挥监督评价职能,促进投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审计师可以运用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有效地判断企业风险管理所处的阶段,充分利用审计师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完善风险管理过程,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4]。

四、 文化类企业的社会效益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部分,国有文化类企业更是承担着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必须是正面积极的。 在权责监督、文化内容、绩效考核等方面,文化类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国家对文化类企业社会效益的考核已有相关文件出台,以行政约束实施量化考核手段,以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 在理论界,有关文化类企业价值评估的量化指标研究众多,但基本是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考量的。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冲突

从宏观上看,企业的社会价值是企业价值的考察角度之一,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加。 但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天然的重视自身经济价值的提高,尽管在理论上社会价值最终将促进企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如能够吸引更为优质的人才和投资者、提高企业声誉,但市场中却往往存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冲突的现象——致力于提升社会价值的企业很难兼顾经济效益,从而丧失竞争优势。 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思考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两方面增长企业价值。

(二)审计促进经济、社会效益共同提升

审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结合的政策要求。 在建立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时,要科学地纳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指标,充分考虑到行业的特点,注意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量化标准的合理性,而非照搬固有的一套评价体系[5]。在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也要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入手,发现问题、追责问题、整改问题,促进企业的后续发展。

1. 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方面,对涉及可能影响企业社会效益的控制和治理过程给予充分关注,正确识别和评估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风险,比如采编播人员和经营人员权责分离、绩效考核中包含社会效益评价方面、对政策的及时反应、污染物处理流程控制等,以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 同时,管理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内部审计监督的部分,比如脱贫攻坚绩效、出版传媒类企业和旅游类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否弘扬社会正能量等。

另一方面,要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使社会成本产出的社会效益能够弥补消耗的经济成本,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促进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处于创新成长期的企业,需要充分判断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限度,在能够充分应对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提升社会效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社会效益的提升可能会成为其新的竞争优势,助力转型改革。

2. 把握好评价社会效益的相关指标

构建评价指标时,创新、社会贡献、价值传递等具体要素应被审计人员关注。 在文化市场中,创新意味着生产力和竞争力,审计可以在充分了解组织业务活动的基础上,从业务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角度对企业创新性进行评价,通过研发投入、专利权数量等量化指标对比分析[6]。 社会贡献方面的具体要素需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可以从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的情况、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价值传递上,文化类企业自身就被赋予了价值传递的使命,通常通过舆论引导、传播物出版、媒体平台运营的方式,作为党和国家正确的政治立场、优秀文化艺术的宣传媒介,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向公众收集其对企业价值传递的态度。 同时,文化类企业作为价值传递的主体,自身也应站稳政治立场,明辨是非,不被资本“绑架”,主动输出正确的价值观。

五、 结论

在中国文化类企业蓬勃发展、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并且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后,我国的国有文化类企业大多走上了数媒融合、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在如此特殊的发展阶段,审计具备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内部审计助力组织更加平稳地度过转型升级的发展期,通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确认和咨询服务助力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外部审计通过对财务数据、合规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等方面的监督,发现问题并给出建议,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其在资本市场中争夺更多资源。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谁远谁近?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