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角下基于乡村振兴建设需求的“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2022-11-24程亮
程 亮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1950年,办学历史悠久,拥有农、工、理、管、经、文、法和医等学科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学校拥有50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农科优势专业、工科新兴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培养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1 安徽科技学院“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教育概况
安徽科技学院法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有模拟法庭实验室1个,法学专业被评为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校特色专业,开设有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创新实验班(卓越班)及校所联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实验班。法学专业自开始招生以来,立足于学校农科专业优势和农业悠久特色,围绕“涉农法学”问题,着力于土地法学、种子法、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和涉农法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首先,法学专业立足于农科专业优势,将土地法、专利法、环境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涉农法学与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涉农法学特色研究方向,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基层,着力培养“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四能”高水平应用型法律人才。其次,法学专业拥有学历水平高、实务经验丰富且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与周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实习教育基地,坚持以乡村振兴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农法律专门人才。
2 安徽科技学院“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1 “农科+法学”和“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
安徽科技学院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立足安徽、面向“三农”及面向基层的服务方向,坚持“一厚三强”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基础知识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创业能力强,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农法律专门人才,使其饱含家国情怀,兼备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必备法学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农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团队中发挥有效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2 “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2.2.1 编写“涉农法学”特色教材
安徽科技学院在涉农法律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采用教育部规定的统一使用的马工程系列教材外,还针对本校农科特色专业群和品牌专业,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涉农法学有关的规划教材、应用型本科教材和教案。对于植物科学类专业,编写《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农药管理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与《专利法》等教材和教案;对于动物科学类专业,编写《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与《饲料管理法》等教材和教案;对于食品类专业,编写《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与《产品质量法》等教材和教案;对于农业机械类专业,编写《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教材和教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编写《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与《乡镇企业法》等教材和教案。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和特色课程。对涉农专业学生,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选修课;对非农专业学生,开设乡村振兴、“三农”发展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等文理结合的选修课,既充分体现安徽科技学院“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又拓展非农科专业学生的视野。
2.2.2 优化“涉农法学”特色课程体系
“涉农法学”特色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安徽科技学院坚持“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专业特色课+实践创新课”的方式。专业主干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是指为满足专业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而开设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拓展知识面的课程,是专业知识的有效延伸;专业特色课是指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文理交叉的课程;实践创新课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课、职业技能培训课和暑期实践课等实践创新课程。通过不断完善“涉农法学”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的专业理论,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掌握乡村振兴发展亟需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纠纷的能力,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又懂得相关法律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2.3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创新授课方式,采用“线下+线上+产学研协同”的模式,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践实训能力。首先,在线下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方式,促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转变,不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知识,其次,在线下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便捷手段,创新知识呈现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线上教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能够主动利用互联网检索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知识,能更好地与授课老师开展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按照“专业实践基地与教育实习基地并重、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并重”的思路,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种植科技园、食品科技园、模拟法庭、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内基地开展日常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法院等构建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进一步拓展学生实践空间,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2.2.4 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作为应用型、农科见长的地方本科院校,为培养“农科+法学”和“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安徽科技学院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学术水平高且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性教师,作为专业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为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教师的“双能”素质。首先,从制度上,出台《关于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行“两进一培”计划(进企业、进基地,实施专项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应用型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细化应用型专业“双能型”教师比例和达标培训要求,把“双能型”资格认定作为应用型专业课教师评审中级职称的基本条件,并对“双能型”教师给予优先晋升高级职称。其次,“走出去”,鼓励教师定期到地方、企业和农村挂职锻炼,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提供法律咨询等,切实提高教师“双能”素质,并形成挂职锻炼长效机制。再次,“引进来”,积极引进或外聘实践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高级工程师或行业高级职称人员,充实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
3 “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扎实做好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紧紧围绕面向“三农”、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发展“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提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提出“一厚三强”的人才培养规格,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了“3+1”“订单式”“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1 “3+1”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在前3年完成所有在校学习任务,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及专业特色课等理论课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第7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或就业见习,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同时完成教育教学实习和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第8学期根据学生个人择业意向,选择相应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3.2 “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和有效贯通,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紧密配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企事业单位人才需要签订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协议,让行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企事业单位定向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针对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当地龙头企业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3.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特色班,突出校内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企事业单位实训、实习和文化熏陶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培养。
3.4 “社会实践”培养模式
学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纳入育人体系,坚持服务社会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不断深化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每年寒暑假,组建大学生科技服务团队,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推广科技活动。学校在省内率先创立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选派优秀大学生担任村科技副主任或企业经理助理,学生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定点、连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活动,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有效桥梁,促进学校人才、技术向“三农”和基层企事业单位顺畅流动,实现无缝对接,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和好评。
3.5 “教学+科研”结合育人模式
教学是培养的基础性环节,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通过科研服务教学系列举措,强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首先,将教师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尽快掌握专业领域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其次,教师主持的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大二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作为课题组成员,做一些的常规试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再次,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创新课题,根据学校专业布局,设置3类大学生科研课题:发明创造类、科学研究类和调查研究类。发明创造类主要面向机械、电子和软件类专业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完成发明创造实务或者申请专利;科学研究类主要面向农学、动物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通过试验研究,撰写实验报告或者论文;调查研究类主要面向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撰写调研报告。专门出台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设置科技创新学分,对获得校级以上奖励、获得专利和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准予免修相同数量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准许以科研成果替代毕业论文,不仅极大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农科+法学”与“法学+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向
4.1 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目前,地方农业院校无论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体现得不突出,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学生对复合型人才内涵理解得不是很准确。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突出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应用型,而对复合型,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交叉,从人才培养理念方面需要进一步更新。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抓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视野,具有较好的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素质复合和思维复合等。对于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复合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角度来说,主要是做好学生的知识复合和能力复合。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需既懂得农业专业知识又熟悉农业法律法规、农业经营管理,既能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又能够利用法律维权、利用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拓展农业生产产业链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4.2 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作为地方农业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抄照搬综合性农业大学,没有体现出本校课程设置特色,理论教学方面,除了规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外,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应当对自然科学类专业设置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为人文社科类专业设置农业技术概况、农业资源和“三农”发展等文理交叉的选修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目前,涉农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除了做好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外,应当根据“三农”发展实际,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范围,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与本专业相关产业全过程运行中可能涉及到的经营管理技能、法律维权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专业技术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3 教学方式还需改善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为辅,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不仅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运用传统的理论讲授之外,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采取线下加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对于应用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无法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其次,受实验实训条件限制、“双能型”师资短缺等因素影响,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效果不理想。为了突出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专业,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要,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验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岗位技能实训。
4.4 教学管理模式还需改革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模式也需相应的改革,与之匹配,以适应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管理需要,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与“3+1”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实施“递进式三阶梯”学分制管理体系;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实施“实训重点、项目主体”管理体系;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实施“能力主线、多证融合”管理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4.5 实务型、“双能型”教师亟需引进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比较重视引进学术性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注重实务型、“双能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这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严重错位。一支高水平的实务型、“双能型”教师队伍对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大现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的教师对本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尽快转型,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务型、“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实验实训教师,外聘来自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农艺师等,充实实务型、“双能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