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022-11-24杨文珊广东省佛山航道事务中心

管理学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杨文珊 广东省佛山航道事务中心

一、经济师概述

经济师是一个组织内部经济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其工作贯彻于单位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在项目立项前,要分析、测评项目的可行性等内容;在项目执行中和项目完成后,为了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或工作效能,分析和评价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的经济性。总而言之,经济师负责单位内部经济策划、分析和相关风险的判断等工作,是单位经济活动的负责人,并成为直接领导制定业务计划和决策的管理人员。因此,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于事业单位的良性、持续发展起着支撑性的作用。事业单位中,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持续优化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开展的诸多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经济师的付出和努力。经济师根据具体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其一,帮助事业单位制定人才储备计划。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足够的人才储备。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从对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有利的角度出发,考虑更多的经济相关要素,发挥经济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导向作用。经济师在制定人才储备计划时,将市场经济相关数据和本单位发展经济相关数据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需要、发展方向的人才储备计划,可以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的人力支持,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1]。

其二,健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体系。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体系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六大模块的集中式展现,涵盖了内部人员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素质评测等内容,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融入人事管理系统,提升其工作效率。经济师通过该体系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持续优化。

其三,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事业单位的经济师具有对综合情况较强的分析能力,其对于未来市场趋势和本单位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可显著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经济管理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单位经济发展的统一,更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三、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担负着“执行者”这一重要角色。经济师因其专业素养和业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长期的工作培养出适用性较强、能力优秀的人才,实现人力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利用率的提高。以上工作属于经济师的基本职能。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经济师需要总结、分析和调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切实发挥经济师的职业综合优势。

(一)做好长期规划,制定长效策略

通过对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调查可知,众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符合自身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体系,但大多采取了传统的常规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经济师的相关认识还比较浅,经济师的岗位职能未得到合理的利用,没有充分、有效地赋权经济师规划和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使经济师在该项工作中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前,没有事先对单位内部人力组织、人力资源安排实施长期的科学规划,也缺乏具备长期效力的相关战略和措施,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规划呈现出注重短期化成果的状态,很容易引发事业单位中频繁出现人才缺失的现象,岗位与人员的不匹配不仅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还会带来人才的流失。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单位领导层面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经济师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配置协调、资源调度的优势,导致相关的经济评估和管理安排的工作欠缺科学性,这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

事业单位应为长远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并重视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优势,合理评估发展方向。制定人力资源的长期管理规划,可以有效促使事业单位依照制定的合理方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单位有关领导应对此工作高度关注,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为了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好地发挥经济师的作用,需要经济师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规划着手,全方位调整和改进单位内部各种人力规划。

随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之间竞争强度的不断增大,有必要采用更加多元、创新的方式,经济师要创新本单位的综合管理模式,融合先进的人力管理理念,促进本单位综合管理的良好发展。经济师应利用其经济数据分析的优势,细致地分析经济管理数据中反馈的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和准确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另外,应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单位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内容,制定针对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性方案。

(二)加大培训力度,优化人才结构

在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忽视对单位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然而,多数事业单位采取的培训方法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没有及时地将涉及本行业或单位业务的新技术、新理论等相关内容引入本单位。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经济师的权责进行不必要的约束和限制,导致经济师无法在单位内部顺利开展人力资源调配和管理,降低了培训效率。事业单位在培训投入方面存在培训资金不足、培训课程有效性较低、培训制度体系欠缺、培训目标不明确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培训成效。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接触先进知识和技能比较少,阻碍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不能培养适用于本单位发展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极大地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未来发展需要[3]。事业单位在获得长足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为有效执行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应建立一套成体系的经济师人事管理制度。从本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实施改革,厘清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汇总和分析,从各个方面鼓励管理模式和体系的创新,关注对单位经济师人才的培养,制定符合当前发展水平、科学合理的经济师人事工作管理办法,深入优化人事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促进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

其次,经济师应制定完备的人员培训计划。单位内部人员应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定期组织相关学习和培训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加强单位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增加专业技能训练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在学习或培训结束后,及时进行考核与评价工作,通过将考核成绩与工作、奖金、绩效等奖励措施相挂钩,极大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定期的考核与奖励,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保持奋进的精神状态,增加工作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实施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岗位轮换制是在单位安排岗位轮换之前,需要按照大体确定的时间期限,有计划性地促进工作人员轮换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做法。这一做法对提高开发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换位思考意识、激活组织工作动力等方面都有助益,可为后期人员的晋升、岗位变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岗位的工作职责种类繁杂、工作量大,因此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岗位轮换制度。通过岗位的轮换更大可能地挖掘工作人员的各种潜质,克服对长期工作的倦怠感,为事业单位创造新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经济师应完善人员招聘程序,事业单位在招聘工作前应制定细致、合理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定期评价和分析单位内部岗位的具体情况,尽快发现岗位中的问题,确保岗位与工作人员的匹配度。

(三)推行绩效考核,发挥激励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否有效运行,需要通过绩效考核评测。在实际工作中,考核的缺失就代表了约束力的丧失,也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效果落到实处。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从国家获得的,在分配时倾向于平均主义,这极大地降低了激励方式对员工的推动作用,影响了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贯彻执行。由于没有足够的鞭策和激励效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不能得到满足,在单位内部容易滋长出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造成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低下,阻碍了工作人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针对绩效管理这一内容,经济师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应全面、客观地梳理和分析绩效信息,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剥离。绩效考核适用的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独立性,与本单位业务深度适配。要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本单位发展情况纳入考虑范围,结合相关部门工作内容和业务特点设定和调整评价指标。事业单位中经济师要细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内容涵盖单位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工作作风、心理素质等众多方面。

经济师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重点考虑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实行是否存在障碍,使相关指标更加具体、明确,可行性强,被单位内部广泛接受,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考核评价指标应具有对单位内部各部门工作的导向性;指标通过量化的结果反馈单位内部门、人员的绩效,判断绩效的完成情况,其结果针对性较强,对于持续提升绩效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作用。

同时,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经济师应将单位人员的个人绩效情况与部门绩效、单位战略绩效三者结合在一起,基于本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考核指标应与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注重对单位发展目标的设置权重,力促实现单位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效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制度建设,完善评价机制

经济师建设、改进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基础之一。基于目前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应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创新和改革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要求应上升到新的层次,使事业单位保持与时代同步发展。事业单位要在单位内部切实推进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符合业务内容、战略目标的人才发展制度。

在事业单位的运营过程中,评价机制的完整、合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师要对评价机制进行规范化处理,使激励机制在工作中发挥出更高的效力。针对事业单位内的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及考核计划,并提高对单位人员的协调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保证考核、评价的公开化、透明化。另外,针对单位人员在考核、评价中获得较低认可的情况,应深入分析,指正和引导相关人员工作的不足之处,帮助其进步。

四、结语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凸显了经济师的重要价值。经济师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执行者,要以为单位提供更多、更专业性的人才为第一要义。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济师要主动发挥控制及引导优势,要及时发现并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同时,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合理规避管理风险,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

猜你喜欢

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政工工作的有效应用分析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新加坡调高经济增长预测
公示
浅谈经济师如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做好领导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