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象:思政课的审美改造*
2022-11-24李勇斌
李勇斌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固有的概念,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就是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中国古典文学擅长借用意象叙事抒情,如用杨柳或长亭表现依依惜别的情思,用鸿雁表达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等等。教学意象是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取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物象,加工改造成的承载一定学科知识教学立意的物化载体。思政课教学可以借鉴意象所蕴含的文学创作手法和民族审美经验,通过创设教学意象使教学过程成为理性与感性相统一、认知与审美相融合、知识与价值共生长的“特殊的审美过程”,成为触摸学生灵魂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教学意象的特征
(一)形象性
在一切形式的审美经验中,直观感受是前提。人的美感主要依赖视觉和听觉,抽象的文本无法成为审美对象。因此,要充分运用视听方式对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的外部形态轮廓进行充分的描绘,使之形成清晰可感的“象”,便于学生接受并在大脑中形成认知表象。文学作品中意象一般以语言文字符号作为载体,教学意象的创设需要将文本转化为图画、实物或音像。
(二)学科性
教学意象是能够聚焦和浓缩学科知识,承载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物质外壳。它一方面连接着日常生活的具体感性世界,另一方面充当学科探究和认知活动的主要抓手。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应该选择不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意象充当教学素材。就教学素材而言,教学意象比一般教学情境更简约、更聚焦。从教学情境上升到教学意象,需要教师具有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象征性
意象是表情达意的典型物象,古人云:“立象以尽意。”教学意象的象征和隐喻功能,表现在其不仅能够指代具体的学科知识,更要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思政学科承载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需要寄寓在具体的物象之中,从而以有限表达无限,以瞬间表现永恒,实现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教学意象本质上是学科知识与价值目标高度融合的教学载体。教学意象的形象性与学科性主要是观照思维认知,象征性是彰显价值引领,教学意象作为美的自由形式,应该符合教学目的和认知规律的统一。教学意象离不开课前预设,但主要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二、教学意象的功能
(一)串联课堂
文艺作品有所谓“中心意象结构法”,即通过设置关系全局、贯穿全书的,具有丰富历史积淀与特殊审美意蕴的中心或焦点性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乃至整体结构起到贯通会神、画龙点睛、衬托映照的艺术效应,从而辉映和拓展作品的境界与层面,聚合和统摄作品的结构体系,使之成为完美的艺术整体。思政课教学意象同样具有串联课堂的结构化功能。
课例1:说说大白菜的那些事(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执教:唐敏老师)
环节1:当家菜
播放视频:计划经济时代的回忆——北京居民购买冬储大白菜。
问题:今天普通不过的大白菜,当时政府为什么要定为国家二类物资进行限量分级供应?
结论:资源稀缺,需要合理配置。限量供应则是计划手段。
投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引出市场经济的含义。计划经济时代的“当家菜”变成市场经济时代的“家常菜”。
环节2:家常菜
角色模拟:教师扮作种子店老板,学生扮作菜农。模拟种子市场买卖活动,引导学生作为买方从价格、销量、品种、质量、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询问,由此获得市场信息进行判断。
结论:市场调节的机制和优点,即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的波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使商品生产者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环节3:伤心菜
展示图片:消费者餐桌上的家常菜变成田间农民的伤心菜。
结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环节4:舒心菜
展示场景:白菜滞销后,某公司去年与农民签订0.3元每公斤的收购合同。今年下降到0.1元每公斤,公司不再收购了。
问题:怎样评价公司行为?
结论:市场经济需要市场秩序。
小结:大白菜诉说着从餐桌到田间的波折和期待,记录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跨越。我相信,市场会一直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该课教学设计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就是进行化大为小的意象叙事,即结合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赋予普通大白菜课程意蕴,使其成为浓缩学科内容的教学意象,并且由此衍生出“当家菜”“家常菜”“伤心菜”“舒心菜”的意象群,勾勒出中国社会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跨越的伟大历程,使得原本抽象的学科知识得以具体生动地表达。不仅实现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统一,而且符合新课标“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结构化设计要求,表达了教者对于农民生活境况的民生关怀和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认同。普通大白菜连接着历史与当下,成为聚焦和串联课堂教学的“课眼”。
(二)深化主题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学科育人价值在于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象的主要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思政课教学意象通过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主体精神寄寓在一定的载体中,在链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主题升华,以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课例2:雨伞的故事(哲学生活《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执教:杨璐老师)
导入:最近天气阴晴不定,出门得带把伞。伞,造型不同,花色各异,被人们赋予审美价值。“日脚沈红天色暮,清凉伞上微微雨”,在欧阳修的伞上有轻柔之态,曹雪芹的伞下有忧愁,“雨巷诗人”戴望舒的眼中有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的姑娘。与此同时,伞的不断创新,也见证了人类社会的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环节1:雨伞的困扰
问题一:下雨天雨伞使用后合起来会滴水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有哪些方法来解决雨伞滴水的问题呢?
活动一:设计方案解决雨伞滴水的问题。
结论:从传统伞到反向伞,说明辩证否定观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其实质是扬弃。
环节2:买伞去何处
问题二:传统实体店销售为什么会向电商平台转移?电子商务是不是零售业的终极模式?
活动二:学生讨论。
结论: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环节3:伞下你我他
师:社会好比一把大伞,社区好比一把把小伞,我们则是生活在伞下的你、我、他。曾经我们的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人情往来密切的“熟人社会”,而如今变成“邻居对门不相识,冷脸闭门不往来”的“陌生人社会”。
活动三:针对当今“陌生人社区”问题,如何把社区建设成“互动-互助,共享-共治”的新型社区,请设计一款APP。
结论: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关注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该课在承接伞的古典意象基础上,不仅赋予它“创新”的时代意蕴,更充分挖掘伞的隐喻功能,从具体的伞(“雨伞的困扰”)走向虚拟的伞(“伞下你我他”),意象所指由近及远、由实向虚,教学立意不断向纵深拓展,即从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向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转变。如此,教学经历了从“立象以尽意”到“得意而忘象”的过程。思政课意象教学,“立象”是手段,“得意”是目的。所立之象,必须服务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科内容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课堂教学立意高低和精神价值大小是评价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指标。没有立意和“看法”的教师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1]。教学意象通过凸显教师主体的教学立意,能够有效发挥思政课学科育人价值。
(三)激发审美
意象是民族美学的结晶。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2]89叶朗教授指出:美在意象[2]331。意象世界就是美的世界,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教学成为审美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塑造了形象直观、寓意深刻的教学意象。思政课的教学意象是沟通德育与美育的桥梁,是立德树人与立美育人有机统一的载体。
课例3:一个政治教师的文化乡愁(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执教:李勇斌老师)
导入: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一往情深的人。我最喜欢的当代文化名人是余秋雨,他写的《文化苦旅》一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的乡愁。今天,我想与同学们一起开启传统文化之旅。
环节1:体验与分享
传统文化小测试:选取最具代表性传统文化景观,借助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播放古典背景音乐《琵琶行》。
小结: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以及各自特点。
环节2:认识与反思
情境展示:元宵闹灯、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民俗画卷,承担着强化民族文化传统记忆和民族情感认同的社会功能,它们具有什么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情境展示:PPT投影散文《圌山踏青》,播放古典背景音乐《琵琶行》。
师:传统文化像一根看不见的情感纽带,维系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可是,鲁迅先生却对传统文化做出最严厉、最无情的批判。
辩论: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
小结: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环节3:创伤与拯救
情境展示:古村落人去屋空,民俗手艺濒临失传,乡土文献无人问津。播放背景音乐《长相思》。
问题探究:在现代化、城镇化大潮中,传统文化是否应该为经济发展“让路”?请你为保护传统文化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或者提出一条建议。播放背景音乐《长相思》。
意象包括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如何用一个传统文化意象架构课堂?该课设置了一个副标题——“一个政治教师的文化乡愁”,以此作为贯穿课堂的情感基调。这文化乡愁包含文化自信(曾经的辉煌)与文化焦虑(现实的破坏)两个层面。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寄寓于一定的载体,故选用古典音乐《琵琶行》和《长相思》作为寄托文化乡愁的意象参与课堂叙事。前半部分用欢乐明快的《琵琶行》激发文化自信,后半部分用绵绵哀伤的《长相思》表达文化忧愁。这样无形的文化乡愁通过听觉意象的反复呈现,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课堂结构“形散而神不散”。与视觉意象的直观形象性不同,听觉意象富有想象性,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唤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叙事与抒情结合,认知与美感协同,道德的光辉与审美的愉悦水乳交融。
三、教学意象的开发
美学家朱光潜指出:“‘贫富不均’一句话入耳时只是一笔冷冰冰的总账,杜工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是因为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3]政治教师不仅要当引领方向的思想者,更要做开发教学意象的艺术家。具体来说,教学意象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就地取材
意象教学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首先应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域寻找适合的教学意象。执教《市场配置资源》的唐老师来自北京,对于大白菜司空见惯。执教《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杨老师来自多雨的江南,对于雨伞再熟悉不过。教学意象开发就地取材契合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也便于教师实施。
(二)以小见大
意象是文学基本组成单元,“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意象的物质载体大都是日常生活具体细微的事物和场景,文学作品的情思就寄寓在细微的事物和场景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意象的开发,也要力求从“宏大叙事”走向“微观叙事”。普通大白菜,能够折射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历程。寻常的雨伞,也能赋予创新的时代新意。开“小切口”才能“深挖掘”。
(三)特色开发
要根据地域、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意象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大白菜的意象叙事反映了北方文化的厚重,雨伞的意象叙事彰显出江南文化的灵动,古典音乐参与课堂叙事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底蕴和美学修养。唯有“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意象开发能力和应用水平取决于教师的审美素养。教师审美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艺术的创造。从某种程度上说,优秀教师与平庸教师差别不在于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差别,而在于审美素养的高低。从这一意义上说,提升教师审美素养是实现思政课堂审美化改造,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立德树人与立美育人有机统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