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阅读教学指导案例

2022-11-24蔡慧华

新课程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童话阅读教学课堂

蔡慧华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一、案例背景

童话是中小学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以及夸张等手段来展示适合儿童欣赏的、富含生活哲理的故事。在核心素养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统编版教材将丰富多样的童话故事进行了筛选和整合,在保留一些原有童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童话,丰富学生阅读内容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让学生在喜欢阅读童话的同时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他们需要养成的学科素养之一。大量的童话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好词好句,还能提高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童话的教与学,要用有技巧的“教”促进有兴趣的“学”,从而让学生在童话教学中逐步养成阅读童话的好习惯。

二、案例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安排童话阅读教学指导的目的主要有四个:首先,要让学生对童话这一文体有初步的了解,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阅读中感受童话和其他故事的不同。其次,要让学生对童话产生一定的兴趣,让他们乐于阅读童话,乐于在阅读之后和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再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让他们学会将童话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日常练习中,激发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慢慢学会将这种美以自己的方式传递出来。最后,教师要在童话阅读教学指导中帮学生归纳出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最终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现上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童话阅读教学模式,创新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童话以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传递出丰富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的同时领悟到更多学习、生活的道理。此外,童话故事中语言文字的轻松优美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进行童话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学校的学情、学生的学龄阶段及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场景设置,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不同的童话故事教学,让童话教学更有特色的同时,高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小公鸡和小鸭子》等这类以动物为主要题材的童话阅读教学指导时,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头戴红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鹅);远看像黄球,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小鸡);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猴子)。用猜谜游戏的方式进行童话阅读教学指导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状态中,让他们融入童话课堂的同时提升他们阅读童话的热情。猜谜游戏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切入正题:“这些小动物多么可爱啊!这节课我们来读一读它们的故事。”阅读环节即将结束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小练习:“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回去观察一下,下节课给老师讲讲你们喜爱的小动物好不好?”这样的收尾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又能给下节课留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每节童话阅读课都能环环相扣。留有悬念的童话阅读教学指导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对童话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二)引入问题教学,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除了以教学场景进行童话阅读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教学引入童话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课堂的主要部分,以问题为切入点进入童话阅读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层层递进的问题推动课堂进度,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问题中慢慢挖掘童话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童话故事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美、生活美,还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以问题教学建构学生的童话认知体系,让他们一边学习童话故事,一边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用有限的童话故事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能力。

例如,进行部编版三年级课本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将诱导性的问题(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它喜欢这样的旅行吗?)通过多媒体课件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入该篇童话的自主阅读当中。学生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这样既能提升他们自主阅读的质量,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阅读结束后,学生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一些延深性的问题(如:是谁帮他结束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旅行?这场旅行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了这篇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对这个童话故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充分发挥童话故事的人文价值。在小学童话阅读教学中,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引入式教学,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阅读空间,还能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运用理解意蕴,增强学生感受能力

所谓理解意蕴就是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在小学童话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童话故事的人文性和教育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通过理解意蕴的教学能让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能让他们透过语言本身看到故事中蕴含的丰富哲思和美好情感。童话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浸润式的阅读环境,要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童话故事“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滋润,将传统的繁琐分析和生硬说教从日常教学中剥离出去,将童话的真、善、美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到童话内蕴的美,并学会以美好的眼光和心灵看待周遭的世界。

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时,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多次阅读,让学生在多种方式的阅读中揣摩该篇童话的意蕴。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对童话故事的层层剖析并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他们需要的是童话语言和场景在脑海中的渗透。教师要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活化,要给学生整个寻找过程的动态体验,让他们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以及作者想传递的情感和思想。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粗略的阅读,再给出阅读指引让学生进行精读,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动物进行互动式阅读。一遍遍的阅读能带学生进入童话世界,让他们在童话营造的氛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理解意蕴这一策略进行小学童话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受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

四、阅读交流,渗透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阅读之后,可以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一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一边将这些阅读方法渗透在活动中。

(一)可以进行“我来考考你”的过关游戏

在学生认真精读后,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出题目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要想增加过关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按组进行竞赛式的抢答。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利用游戏进行童话阅读教学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中。

(二)设置“你来谈收获”的环节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精读后,设置“你来谈收获”的环节,让学生依据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加深他们对童话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要接纳学生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观点,鼓励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好词好句的积累

学生精读后,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收获,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好词好句,在掌握好词好句的基础上做好积累。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将这些字、词积累在一起,平时可以进行复习,并在写作练习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相关语句。语言的灵活运用一定是在日常点滴的积累中形成的。为充分调动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将一些摘抄比较认真的笔记张贴在班级或学校的公共橱窗里,让学生在他人的欣赏中获得成就感,并在这种成就感的推动下进行更认真的摘录和积累。

五、总结方法,推荐课外读物

上述教学过程都进行完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总结,帮学生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阅读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推荐适合他们的童话课外读物,让他们将学会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课外童话阅读中。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这节课的童话阅读教学即将结束了,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阅读童话故事,希望接下来你们也能用课堂上的这些方法去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并通过阅读它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难以坚持长期的课外阅读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将教学理论和阅读实践相融合,用课内童话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多方面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童话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童话阅读教学课堂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甜蜜的烘焙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