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超标 分类别 少而精 亲力为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2022-11-24强雪梅

新课程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语文

强雪梅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甘肃 白银)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能够有效扩充教育的价值,促使学生继续发展。“双减”背景之下,教师需要真正认识和理解“双减”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秉承相关原则,保证作业不超标,由此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一)不超标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有效认知,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教学工作[1]。而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不超标”原则,避免拔高要求设计作业,并且防止超标、超教材设计作业。比如,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会认15个生字,并且会写9个生字。但是部分教师设置超标内容,将一些生僻字或者是一些复杂且较难的文字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识字和写字,如要求学生默写“鲧”字,这个字本身属于超标的内容。又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中,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认、会写本课中的生字,并结合注释翻译全文。但是部分教师设置超标作业内容,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文言语法知识,比如,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状语后置句“女娃游于东海”。面对这样的超标作业,学生的作业压力会逐渐增加,也会导致产生紧张情绪。所以,严禁超标作业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防止“拔苗助长”是重中之重。

(二)分类别

首先,对作业设计方式进行分类别。其中,主要可以设计三个类型的作业。第一,“拿来”作业,即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2]。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并研究透彻,对其中各个部分的内容都了如指掌。第二,“改造”作业。此类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以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促使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第三,“原创”作业。这是由教师自主设计的作业。

其次,对作业内容进行分类别。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性作业。“双减”政策规定必须设计基础性作业,并进行有效布置。此类作业的难度相对较低,学生需要认真、仔细地完成,由此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巩固。另一种是个性化作业。布置此类作业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同,教师需要将语文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由此促使学生找到合适的作业,这样能够达到“量身定制”的目的。此类作业面对的是部分学生,即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并且需要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由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并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最后,对作业形式进行分类别。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作业形式。第一,口头作业。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朗诵作业,或者是要求学生背诵经典段落和古诗,又或者是要求学生完成好书推荐等作业[3]。第二,书面作业。教师通常会布置一些生字词抄写的作业,或者是要求学生设计手抄报、进行阅读批注等。第三,电子作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微信群,引导学生将相关作业上传到微信群中。

(三)少而精

基于“双减”政策,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键要合理控制作业总量。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要求,严格禁止超量布置作业情况的出现,才能真正落实文件精神。为了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需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其中,“少”是对量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按“时”设计,除了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外,对其他年级的学生,需要尽可能地将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因“能”而异。简单来说,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作业布置,而且作业难度不可以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致,而是要稍微高出一截,促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而不是“跳几跳都摘不到果子”,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削弱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4]。

“精”是对质的要求。进行语文作业设计,需要设计一些思维含量较高的作业,并且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作业。其中,教师可以设计整本书阅读作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结合所学文章,摘抄精彩的句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写读后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练笔作业。比如,引导学生记“日记”,日记不需要天天写,而是要有所感的时候进行记录。同时,学生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才能够更为全面地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四)亲力、亲为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能够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花费的精力并不多[5]。基于“双减”政策进行作业设计,教师需要“亲力、亲为”,即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亲自设计。同时,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作业,教师都必须先自己做一遍,并且需要保证准确性。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作业的质量,促使学生通过做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此外,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还需要亲自批阅,并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注意作业评语。教师可以使用鼓励式的评语,也可以使用点拨式的评语,由此实现评语的多元化。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批阅标准,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努力给予肯定,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批注式作业

批注式作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获得更多不同的体验。虽然有固定的批注方法,但是批注本身不具有固定性[6]。不同的学生进行批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也会因为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导致其对待同一个文本产生的感悟也会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批注内容。其中,部分学生会进行理解式批注,部分学生会开展评价式批注,部分学生会进行抒情式批注或感想式批注。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更多角度去解读文本,即使理解不同,也是学生自己的财富,具有一定价值。在进行评价式批注时,教师不可对学生设限,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文本作出褒义评价或贬义评价。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受到文中母亲的影响,触发了本身的情感。此时,在进行批注时便可能会有感而发,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抒情式批注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迸发情感,实现心灵感动。

(二)设计表演式作业

设计表演式作业,可以从课本剧的角度出发,由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实现“乐学”。课本剧的应用,能够有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作为教师,需要将主导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自主商定角色,并进行道具的制作,真正实现“自排自演”。通过表演,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表演能力的增强,而且能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组织策划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7]。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设计表演式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根据相关人物和具体情节自行组织排练。对于学生来说,其表演的可以是《草船借箭》中的一个片段,也可以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都表演出来。同时,还可以结合名著中的内容,将课文中没有的情节也加进去。表演能够使课本中枯燥的文字“活”起来,也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为轻松地获取相关知识和能力。

(三)设计观察类作业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学会观察,并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主动地观察生活,能够发现更多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学生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写,或者细节描写能力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察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针对这一点设计观察类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并通过多种感官把握相关事物的特点。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物。有的学生家中养了宠物狗或宠物猫,便可以对其进行观察;有的学生选择到动物园中观察动物,如老虎、猴子等。通过此类作业,学生能够发现动物的可爱之处,并且能够对其实际的生活习性等方面形成认识,激发爱护意识,培养保护动物的品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观察,如具体观察四季的变化或者是花草的生长过程,在动态观察中发现细微变化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便能够挖掘更多的角度,达到言之有物的效果[8]。

(四)设计自主型作业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根据目前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部分教师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这样只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为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设计自主型作业,给予学生选择作业形式的机会。这样能够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以及学习压力,由此达到“减负”的目的。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如有的学生打算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含义,并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写出来;也有的学生打算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打算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诗人孟浩然的其他古诗,并对相关古诗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理解。

(五)设计实践性作业

以往的语文作业过于偏重书面性,由此导致趣味性缺失。小学生一般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喜欢动手操作。作为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作业设计,由此实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需要明确“实践”的意义,引领学生亲眼观看、亲耳聆听,或者亲手操作和体验,这些都属于实践。通过实践性作业,学生能够有效地拓宽视野,实现思维的开阔,也能够促进自身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综合发展。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实践性作业,供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第一种,学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水浒传》中的人物设计名片,并在名片上画出相关人物的画像,并在下方附上一段人物介绍,以简约的话语对其性格、事迹进行评价。第二种,学生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相关成语的积累和背诵,如“逼上梁山”“啸聚山林”等。第三种,学生可以相互合作,通过表演的方式,将《景阳冈》的故事演绎出来。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其中的一项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也可以超额完成,由此促使综合能力的显著增强[9]。

总而言之,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在作业设计中有效重视层次性、针对性、探究性以及灵活性。同时,需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丰富作业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