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境与情境角度分析高考语文阅读教学
2022-11-24古秀娟广东省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510000
古秀娟(广东省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 510000)
在当前教育评价领域中,加强情境化试题命题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从当前来看,高考命题的情境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高考命题应当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对学生予以一定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学科体验、个人生活等不同特定情境之中完成相对应的学习任务,用多种方式将语文素养全盘呈现”,将语文试题的情境化在语文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更进一步明确。由此可见,加强并重视语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研究,从高考评价体系的角度对教学优化设计,已经成为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向。
一、从语境中分析高考语文阅读
从之前传统的思维来看,对语境的理解一直都是连字成句、联句成段、汇段成篇的思维,这是一种线性的、平面的认识,并未构建出相对立体的逻辑体系,这对学生的价值就十分有限。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每一个文本都相对完整且独立,作者通过文本构建出自身情感世界,并以文本方式加以呈现,读者可以自行体会。但是,读者所看到的都是一些语言信息,呈线性分布,并不能像作者一样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形态。由此可见,语境不仅只是语言层面的逻辑,更是各独立语言单位之间逻辑层面的关联性,并从这些关联中找到答案,这也是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阅读意识。
在2019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到梨花屯去》,关于时间的表述,其中两个包队干部的对话主要是以1976年在梨花屯挖沟这一事件加以展开,谢主任本身始终秉承“实事求是嘛!……该由我负责!”这一准则。因此在本文中,以此着手分析,通过对人物语言分析,洞察人物内心,看出当时人们思想层面的改变。
当前高中生身处时代背景不同,很难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理。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后提出各种疑问,“他们去梨花屯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要挖这么一条没什么用的沟?老赵和谢主任为何要争抢负责挖沟,这是因为两个人暗中较量吗?还是在比较是谁的态度更硬?难道是两个人权力的比较吗?”这些疑问,都是因为学生对时代背景并不了解,因此并未运用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解读小说,这样就很难理解小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产生各种疑惑。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引导,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关于人物对话这一主题,也就是“由我负责”。“老赵”和“谢主任”二者之间的对话,自始至终都以“负责”这一关键词为中心。尽管“谢主任”说话较为强势,一股子“官里官气”,但也因为职务比“老赵”更高,因此语言方面就显得不那么真诚,而且他所说的“负责”,也蕴含浓浓的时代特色,但也不能认为谢主任就比较“虚伪”。但当时就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代背景下,反而呈现出一种敢作敢为的特色。因此,二者对于“挖沟”这一事件责任的争相承担,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其次,对于首尾呼应的细节,也就是“两个乘客”的沉默。在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都选择了“沉默”,在赶车老人讲话之后,两个人一直处于沉默状态。老人将那条沟壑被填平的结局告诉他们,还用自己作为农民朴实的对话做出相应评价,“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也正是由于老人这一番话,才让这两个农村干部开始陷入真正意义的反思中,也加深了对于“负责”的理解,这也是“两个乘客”沉默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从近些年的高考阅读试题来看,这类似是而非的问题考查逐渐增多,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认识对作品的要求,这就需要以整个文本内部逻辑关系作为基础。因此,也开始对阅读教学能够跨越原始“线性”思维提出要求,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索“语言”与“思维”素养下,对于语境的理解和教学的落点。
二、从情境分析高考语文阅读
“情境”这一词汇,在2017年版本的新课标中出现频率较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情境”这一词汇进行了相应解释,主要是指“情境,境地”。而在其中,对于“情境”这一词汇的解释是“具体场合之中的情形,或者是景象”,对于“境地”这一词汇的解释就是“日常生活或者是日常工作所遇到的情况”。并且将以上解释进行相应整合,因此就可以大致确定“情境”的意思,那么就可以将“情境”这一词汇理解为主要是指一种具体的情形,但是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所遭受的具体情形也各不相同,因此,所表现的情态或者是程度也会存在明显不同。
在高考阅读中所涉及的“情境”问题,也涉及很多不同侧面,其中,作者可以创作情境,也就是指作者是在什么处境下完成这部作品;读者也有阅读情境,读者是在什么处境下阅读到这部作品;命题者也存在选题与设计情境,主要是指命题者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由于篇幅所致,还是回归到最初的“情境”,也就是指作者本身的“创作情境”。
就一部作品而言,不论是一首诗词,还是一篇文章,都可以将其中的“情境”理解为作者当时所面临的具体处境,完成时间、创作处境、书写对象、具体目的、期待效果……这些都需要对整个作品深入解读,也就需要读懂作品本身的“情境”。在当前的高考作品中,大多数具有一定区分功能且相对高端的试题,都是对作品本身“情境”的一个考查。
例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为萧红的散文作品《“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回忆与弟弟聚散离别的过往,将对弟弟的焦虑、担忧、肯定饱含情感地表达出来,并逐渐扩展为对同弟弟一样的年轻人的焦虑、担忧和肯定。小爱升华为大爱,百转千回的思念化作对祖国深情的祝福。考生需要体会到当时萧红的处境、萧红的感受,为什么会抒发出这一情感,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可以看出,该选材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加以落实,符合统编版语文必修第五单元“使命与抱负”的人文主题,并与本单元《与妻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对学生予以一定引导,引导考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情境”,进而表达出为民族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从总体上来看,对于“情境”的理解,首先需要具有客观性,指作者最初的心理,这不以读者本身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求读者重新回到当时的现场,将作者当时最初的原始意图加以还原。其次需要具备真实性,主要是指作者在当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处于何种处境等,这些问题不仅有作者本身,还有作者之外的环境,只有明确这些,才能够真正意义回到当时的创作现场中。再次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性,指作者最终的目的,作者前面一切的描述,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抒发自身的情感,能够触摸到作者本心。最后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知性,指作者表达的外化,这主要是从作者本身思想情感的一个外化和升华,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语言清晰把握。
三、关于“语境”和“情境”的体悟
在当前高考评价体系改革中,也进一步带动了教学改革,高考语文也开始从“语境”和“情境”入手,更加重视整个文本内在逻辑以及情感体悟。那么关于“语境”和“情境”的理解和运用,具体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关注当下生活,重视“真实”体验,在目前的情境化试题中所创设的真实情境,对其中的语文教学也加以启示,需要把握当下,关注当下,结合当代生活,体悟一些“语境”和“情境”。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师也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对学习任务加以设计,并挖掘新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并认识生活,力图解决自己身边的语文问题。其次,创设关联情境,同时也需要善于整合。在当前的高考中,关于情境化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并且还是以整合生活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加以考查。那么,教师在教学期间,就需要以高考阅读评价体系作为标准,对平时一些零散阅读加以分析和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最后,在实际备考期间,学生应当结合自身日常所学知识、课内外相关积累,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进一步转化阅读本文、内容的情境和考试问题所表述的情境,将其转化成为个人知识。生活语境和生活情境主要是针对学生如何答题加以考虑,也是学生书写答案的内容属性。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通常都是事先提供与若干个内容相关的相对连续性的文本或者是非连续性的文本,将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三种不同情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情境加以构建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若干相对典型的任务,通过阅读及相关鉴赏、表达、交流将其中三项活动加以梳理,实现对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检验,还应当通过把握当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语境分析,进而实现对本文内容主旨的有效把握。
四、结语
当前很难接受部分教辅用书的原因是很多教辅用书并不具备高考所需要的思维和品格,因此很难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很多一线教师认为高考试题中的部分阅读试题开始变得更加深入烦琐,很难驾驭,对于高考试题的把握以及未来教学方向充满不确定性,甚至感到些许畏惧,很容易被部分教辅用书所误导,进而失去挖掘语言以及深入理解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语境”和“情境”这两个方面深入细致分析,回归其本身的逻辑联系,把握整体逻辑,深入体会其中情感,这样才能加深自身体悟,提升自己,也能进一步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