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24侯砚凯山东省济宁孔子学校272000
侯砚凯(山东省济宁孔子学校 272000)
体育教育关乎全民素质,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小学开始参与体育锻炼已经达成一个共识。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加上小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有限,在体育教学中容易暴露出一定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实现愉快教学的重要模式。陶行知先生认为趣味教学法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大法宝。作为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体育课打破了拘谨严肃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但田径课比较枯燥乏味,如何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值得所有体育教师深思。鉴于此,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一、趣味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体育田径课的价值
田径课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以全面提升学生各个身体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使学生的运动素质、身体体质得到全面发展。
1.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
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田径课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能够增强整体活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趣味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需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容易调动学生热情,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田径锻炼中。另外,在田径课中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避免因动作错误、运动过量而导致的运动伤害,而且也能通过多样性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参与性,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主导,将自己视为权威,主导一切、安排一切,且惯用严肃态度。这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感、课堂氛围也相对紧张、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进而影响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趣味教学法的融入,能够在田径课中增加更多有趣的内容,师生可以一起探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更像是学生的伙伴,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这对于田径训练活动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能促进田径课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
3.有利于消除场地限制
在当今社会,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逐渐被新的运动方式所替代,如投篮机、跑步机等设备,让人们可以在室内进行运动,不必过度依赖运动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模式。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设备,带领学生在室内开展小范围的田径课程,既避免了场地限制,也达到了有效课堂开展的目的。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差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据分析,笔者发现原因如下:学校以及教师对体育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了通过趣味性手段优化教学。为了发挥趣味教学法在田径课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应该从观念转变入手,提高趣味教学模式的地位,积极发挥学校引领作用,指导和监督教师能够利用趣味教学模式授课。体育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趣味教学的相关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活动,对田径课授课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改变刻板思维,设计出更具有生动性、有趣性的田径训练活动,满足小学生对趣味性课程的需求,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了保证趣味教学法在田径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除了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外,还必须注重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组可以定期开展教研会议,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彼此交流经验的机会,使其能够了解趣味教学法的内涵及使用技巧,并及时将最新的理论、经验传授给学生。教师在不断交流、反思之中得到成长,专业能力得以迅速提升。现代课堂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专业手段给予学生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田径训练。如果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无法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身体的田径训练项目,容易出现课堂活动设计不科学问题,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使其有能力将趣味教学纳入教学设计范畴中。
教师自身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通过科学培训、自我调整,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趣味教学法,发挥趣味教学法在田径课教学中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
3.优化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场所也是影响趣味田径教学法作用的重要因素,如何保证教学设施丰富性、有效性,是当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面对传统固化的训练设施、场地以及项目,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会逐渐降低。而对于新鲜的场地设施以及创新型的田径项目,学生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对田径运动迸发出更大的参与热情。针对当前小学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申请经费及时修补或更换。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师生还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趣味性田径活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满足小学生趣味性学习需求。例如,在组织小学生跑步比赛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定时定点往返跑项目,进行计时比赛。在比赛场地上设置标志旗、水桶等标记物时,教师可以将往返点设置在不同方位,使学生有不同选择方式。比赛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赛道距离,让学生了解体育器材正确的使用方式,发挥器材在田径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4.增强田径运动形式趣味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模拟类活动更容易被接受。例如,在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一些情境,对学生进行分组,让组内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动物角色,包括小兔子、老虎、狼、熊、猫等,在跑步训练中增加“捕食”游戏环节,可以让扮演兔子、猫的学生先跑,一段距离后让“老虎”“狼”进行追赶。当然,这种活动看似没有变化,实际上学生在跑步中所投入的感情、心态是完全不同的。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转变训练状态,可以通过设置障碍物、设计“回”字形跑道等方式,让跑步训练成为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参与其中。
5.适时引入竞赛项目
小学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之心,在田径课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洞悉学生这种特性,在课堂中适时开展竞赛活动。当然,教师应保证竞赛活动具有趣味性,激起学生参与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项目中。例如,在短跑训练项目中,教师可以采取合理分组方式,要求每个组学生分别从起点、终点位置展开往返拉力赛,率先完成折返跑的小组获胜。另外,还可以设置单人折返比赛,利用篮球、足球等道具,将其放在起跑线对面,让学生跑到目标物位置后将球拿回来,然后将球交给组内其他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哪一个小组学生取到起点的球数量最多则获胜。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更高。通过合理分组竞赛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意志力,而且分组方式还能够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田径训练的趣味性。
6.强化田径技巧训练
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运动往往强度较高,且传统田径训练模式较为单调,学生在训练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身体较为劳累,这也是很多小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项目的原因。因此,在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设置田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意志力提高,同时还应该将情感态度纳入培养关注重点。教师应该考虑到小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田径运动量,根据学生体能、兴趣等采取交叉训练方式,将强化训练、放松运动结合起来,增设田径技巧训练项目,增强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田径运动技巧同样是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田径技巧训练的重要性,设置多项趣味十足的技巧训练项目,包括“金鸡独立(三级跳训练)”“木头人(反应能力)”等。
7.让游戏贯穿课程始末
在田径课开始阶段,教师应该通过有效方式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能够快速兴奋起来,进入运动状态,以便及时融入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口令”“你说我猜”等游戏,尽量设置简短的小游戏,促进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在运动准备阶段帮助学生克服身体的惰性,调动学生各部分组织器官。教师可以设置“袋鼠跳”“小麻雀你追我赶(单脚+跨步)”等游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拓展游戏项目,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在课堂结束阶段,应该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能够以平静的心态进入下节课的学习中。这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安排协调放松的游戏运动,起到转移学生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兴奋的作用。在游戏内容上,主要以幽默、活泼、放松、简单、轻松为主,避免高度激烈的运动让学生情绪过于紧张,也避免高强度运动导致学生肌肉酸痛。利用游戏方式替代传统课堂中慢跑、整理等项目,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类型,加强田径运动训练能够切实提升身体素质,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传统的小学田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教学模式单一、训练内容单调,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影响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趣味教学法能够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结合田径课教学内容,巧妙设置趣味性田径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田径游戏中“畅游畅玩”,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不放弃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