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根基
2022-11-24耿步健
耿步健,张 岩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想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还特别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这就是说,新时代要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必须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对内对外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建构和谐社会秩序和推动国际友好往来的重要价值认同体系(3)涂浩然,李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认知图谱——基于文化与认同视角[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4-6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参与全球治理、营造良好国际和平发展环境的需要,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创造性地应用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之中,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科学内涵
“和”有“和平、和睦、和谐”之意,是人类处理与自然、社会、人际以及自身心灵关系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和”提供的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人文精神。“合”强调“多元的和谐、差异的包容、异质的协调和对立的消融”(4)陈霞.和合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溯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62-70.,是“和”之道,是践行“和”精神的基本路径。从历史渊源来看,和合文化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其核心内涵是: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前提下,将诸多相互矛盾的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客观事物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中提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意思是一切客观事物都具有其内在特征,正是这些客观事物差异性的和谐共存才孕育了世间万物,而客观事物的同一性是难以推动自然界与社会的发展的。《周易》亦道“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彖》),意思是世界上最高境界的和谐就是一切客观事物都处于和谐的状态。秦汉以来受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促进了各种思想的碰撞交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合文化也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在处理一切国际国内事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内在地包涵了“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而不同”价值观、“天下为公”治理观等内容,并由于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智慧涵养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历史渊源。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视宇宙与人生为一体的思想,它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蕴含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古代和合文化意识基本形成的标志(5)张立文.和合学——21 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30.,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最早的应用场域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远古时期,人们由于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同时对大自然的改造又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而认为自然界拥有无穷的威慑力,自然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到先秦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与研究,并在努力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认识到尊重顺应自然与利用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甚至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人的德性高度。如《周易》就强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周易·乾卦·文言传》),即君子的德行,要与天地相契合,能够像天地覆载到万事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这也意味着,“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天地宇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深刻而又统一的特性,人们在处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本性,即“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从而真正建立起个人事业圆满、家庭和睦兴旺、国泰民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核心要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它体现了天地与人已融为一体的人文精神。人作为本质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物,既是一定社会的文化存在物,也是本真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伴而生,共生于天地之间。宇宙的存在离不开天地与人之间的和谐,天地与人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也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机械地天人二分,也不是形而上学地将二者直接割裂,而是在尊重二者差异性的基础上化简归一。人类在遵循自然法则、发挥自然功能的同时,也要遵循人文法则、发挥人文功能,天人相分之“分”不是对立,而是分工不同。
(二)“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表现形式,是历史沉淀出的中国智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6)董卫国.彰显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N].人民日报,2019-07-08(2).。“和而不同”的表述最早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其中“和”是指和谐相处,“同”则是指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异达到完全一致的状态。具体的意思是说,君子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从而尊重差异并与他人和谐相处;小人则是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从而因不尊重他人而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并将“和而不同”的思想从自然哲学领域引申到了社会领域,使其不仅成为个体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准则,同时也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个内在逻辑清晰、外延丰富的思想体系,不仅涉及对自然科学的辩证认知,更蕴含着丰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智慧。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层次对“和而不同”思想进行更深入的理解。第一个层次是用唯物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处于一个和而不同的状态。《庄子·天运》中提到了“太和万物”,认为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状态,生物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不仅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同样也处于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状态。第二个层次是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和”与“不同”之间的关系。“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和谐,更是在承认“不同”存在的前提下的一种和谐。“不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自然的状态,是构成世界多样性与完整性的前提,“和”与“不同”是同时存在的。第三个层次即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和”与“不同”之间的关系。以和为贵、各得其所,在尊重“不同”的前提下,以“和”为发展的最终归宿,这样便能够促使整体与部分都有所进步。
(三)“天下为公”的治理观
“天下为公”思想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关于构建文明社会与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原则,是“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不仅包含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远大政治抱负,更向世人揭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义利关系、公私关系的智慧。“天下为公”作为一种治理观旨在建设一个“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与“和而不同”的文明理想世界,包含着对义利关系与公私关系的和合追求,折射出在面对义与利、公与私这样相互对立面关系选择时的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一是“以义为上”的义利观。“以义为上”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性地舍利取义,在很多情况下义与利并不是不可兼得的博弈关系。“以义为上”的义利观要求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义利关系,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动机从而达到义利兼得的目的,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遵循“义”的原则来推动整体利益的获得。二是“以公为先”的公私观。个体的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同时也是社会共同体(集体)的一分子。在西方社会共同体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而在中国社会共同体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部落联盟,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强调通过共同利益的实现来推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天下为公”以其“宏大的道德价值指向”和超越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其在人类历史的运动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阐释,有了不限于伦理价值和政治秩序的丰富的哲学涵义”(7)张曙光.“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5-102.。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同时,更需要将天下为公的理念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精神基石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进入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动荡变革期(8)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21-04-21(2).,特别是“一些地方战乱和冲突仍在持续,饥荒和疾病仍在流行,隔阂和对立仍在加深,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呼声更加强烈”(9)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光明日报,2021-07-07(2).。为此,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和处理外交关系、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郑重提出并不断阐述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那么,我国提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底气是什么呢?尽管有学者分析和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对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相比较,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更大,且正是因为其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更为直接的智慧涵养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基石。
(一)“协和万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国与国相互依存、平等相待的国际政治驾驭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着“协和万邦”的思想,而“协和万邦”自古以来就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尧典》提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观念。其中,“协”即协调、协助,是手段;“和”即和平、和睦、和谐,是目的。“协和万邦”的意思是通过协调、协助,使各诸侯国之间达到和平、和睦、和谐。在今天看来,“协和万邦”是指国家之间加强合作、相互促进,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最终达到和平、合作、共赢的目的。显然,“协和万邦”由单个国家引向世界各国,将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各国间基本结束了战争与武力对抗,倾向于用对话协商、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矛盾冲突。虽然许多国家都已经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但仍有少数国家崇尚武力,喜欢用战争手段解决各种争端,从而带来了危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协和万邦”的和合文化思想无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0)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2).同时他还指出,中国人自古就非常推崇“远亲不如近邻”“国虽大,好战必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等和平思想。“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和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中,以达到“大同社会”为终极目标。
(二)“和实生物”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交融智慧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万物如果完全一致,就无法实现和谐生长繁衍,同样也无法发展延续。单一的事物无法构成纷繁的世界,世界在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中实现发展,人类社会离开和谐共生的大环境也无法得到延续与发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不同的文化,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始终保持尊重与借鉴的态度。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1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独特性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主要的特点,由于每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世界才会呈现出绚烂多姿的人类文明。文明没有优劣等级之分,只有在尊重各种各样不同文明的基础上实现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才能够走出一条彼此接纳与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在日内瓦总部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差异只是特色、地域的差异,并不是什么高下优劣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这一论断从根本上批判了“文明优越感”的狭隘性与危险性,意味着发展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更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9.。无论哪一种文明,如果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必将走向衰落。但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和实生物”的多元文化智慧,以海纳百川、相互尊重的宽广胸怀,以及平等相待、兼收并蓄的真诚态度,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融、和谐共生。
(三)“天下大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求同存异、共同参与的全球事务治理智慧
“大同”出自《礼记·礼运》,属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尽善尽美的理想社会,是儒家追求的“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目标的完美实现(14)孙聚友.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东岳论丛,2016(11):63-67.。到了“天下大同”的社会,各种文化密切接触,相互交流,并行不悖,和谐共存,既各自珍视特色长处、又尊重包容他人的价值理念(15)黄湄,徐平.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新时代回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82-86.。1990年,费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费孝通.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的十六字箴言。他前瞻性地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蓝图,这一美好的愿景包含着“四步走”的发展战略:从“各美其美”相对狭隘的发展阶段,到“美人之美”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价值理念阶段,再到“美美与共”既重视他人又珍爱自己的价值阶段,最终达到“天下大同”多种文化求同存异并行不悖的理想状态。中国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归根到底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只有在立己立人的情况下才能够构建完整的世界格局,才能够为全人类谋发展谋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以实现“天下大同”社会为目标,又以“天下大同”为哲学智慧,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世界安全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17)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在我国,正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建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原则和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中国秉承合作不对抗、双赢多赢共赢而不单赢的原则,寻求全球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引领各个国家形成共识从而促进协调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求同存异、共同参与的方向发展,进而为实现“天下大同”目标夯实基础。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传承与践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充分汲取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有益于当下治国理政和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的思想精髓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丰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时代内涵的同时,不断拓宽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实践途径,扩大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国际影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坚实能力。
(一)丰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在2015年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五个方面(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3-525.。这五大内涵无一不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的世界。第一,“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对“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创新。习近平反复强调,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30.,是命运共同体,必须求同存异,“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21)同②:523.,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谋发展。第二,“公道正义、共建共享”是对“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面对复杂的全球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坚持多边开放主义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2)同②:522.,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患难与共,始终遵循“真、实、亲、诚”的理念,“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23)同④.,坚守“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正确义利观。第三,“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尊崇自然、绿色发展”是对“和实生物”“天人合一”等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创新。习近平不时告诫,“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88.,要发扬丝路精神,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25)习近平.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N].人民日报,2014-07-18(3).,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坚持多元发展,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携手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26)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17(2).,共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二)拓宽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实践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主动适应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的理论产物,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结晶。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在整体上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但是仍有一些国家“身体已进入了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27)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2).。这些国家打着“人权”“民主”“贸易保护”的旗号,肆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国际政治关系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新思路。不仅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在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经济全球化使得一国的经济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成为可能,从而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长期扮演着“霸主”角色,以牺牲他国发展的机会换取自身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走向两极化。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着“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2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的原则,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求合作谋进步的愿望和时代要求,为全世界人民谋利益,将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一带一路”合作加深,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为消除全球“治理危机”付出了卓有成效的行动,全球经济文化发展模式得以改善,沿线国家的人民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切实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形成的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举措,无疑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伟大时代创举,体现着中国为世界人民谋大同、谋幸福的大国智慧与担当。
(三)扩大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国际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认同和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处理因文化价值观不同而带来的经济利益矛盾中的独特作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西方国家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并竭力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和平发展力量,造成了全球区域性动荡与混乱,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以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为精神根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性“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29)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21-04-21(2).等诸多问题所提供的良方。习近平在2021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30)同①.。他还指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31)同①.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全球治理理念和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核心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实现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的相关文件,不断展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中国方案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2)同①.中的价值魅力,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中,进一步彰显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化根基的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时代魅力和世界影响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3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必须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不断发掘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基源泉的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根源处充分汲取养分、受到涵养,进而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更好地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并在服务于全球治理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内涵,使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道,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