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2-11-24苏岚熊彧

智慧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专业课程

苏岚,熊彧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而,各高职院校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探究。

高职药学教育重在培养能为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复合型药学技能人才。《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这门课程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着重围绕处方调剂、常见病症用药指导、用药咨询服务与安全用药指导进行教学的理论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为常见病症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药学监护、慢病管理的技能以及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成为高素质药学服务人员,一名有温度的药师而奠定基础。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所以要积极思考课程的思政教育。本文就《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现状及应对策略作浅析。

1 《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课程思政开展现状

1.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脱离,教学形式单一,为了“思政而思政”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职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营地,它是思政教育的骨干与根底。同时也是一种显性的教育课程,能明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形式。这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的结合,方能完成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但目前《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课程思政定位还不够清晰,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还不能充分被挖掘,这使得与思政课程主渠道的内容无法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是靠专业课教师,即便教师能通过案例抓住思政元素,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未能做到“基因式”嵌入到专业课内容,无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反馈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手段较为生硬,为了“思政而思政”。因而,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迫在眉睫,共同设计专业课的思政教育环节,让专业课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使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

1.2 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

虽然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各高校均开展了线上线下的“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政专题培训。但是,专业课教师实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还是相对有限的,尤其是非党员教师在政治学习上的时间、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专职授课教师并不都是党员,各教师在专业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上参差不齐,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上不一致。同时,有部分教师受限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不能较好地将思政目标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也不能很艺术的将思政内容展示于专业课中,因而使得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的开展存在局限性。

1.3 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完善的体系与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案例引入思政元素,但是否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从心底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呢?“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式是较浅层次的课程思政教育,而最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作支撑,需要专业课教师、思政专业教师、甚至辅导员共同加入,形成合力,才能保障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而目前《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尚未形成。同时学生通过《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思政教学后,是否能将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入脑、入心,该如何准确评价,这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是不够完善的。目前,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但这样的方式是单一的,应该采用多维度的形式去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才更科学。

1.4 课程思政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紧密协作与配合才能使课程思政教育得以良好实现。《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专业课教师通常能关注到理论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但是,往往理论上结合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有时甚至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因而,专业课教师更应该关注实践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实操练习,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主动思考,不断将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道德品格内化,进行一场“有血有肉”的课程思政教育。

2 《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课程思政策略与建议

2.1 转变观念、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做好课程开发

2.1.1 转变观念、加强政治学习

在前期调研工作中,发现不少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教学工作和责任。这是对高职教师育人作用的片面理解。许多专业课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认为自己只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于学生,帮助其形成专业技能即可。殊不知,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一名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有用的人才,单靠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因此,专业课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全面发挥育人作用。

同时,应积极组织团队专兼职教师学习“四史”,深刻认识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自己,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例如“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会议精神的学习与解读。当然,还应借助互联网技术,积极参加专题网络培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除了学院、系部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教师思政培训外,课程小组应定期组织团队教师参加思政学习。可以由团队中的思政教师选取学习内容,带领大家共同探讨学习。鼓励每一位团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强国”APP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当然也可以“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其他优秀党员同志、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学习,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可以走出去,去校外参与培训学习,拓宽思想政治学习的渠道,多途径提升团队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2]。

当然,团队中的党员教师应主动承担讲主题党课的任务,结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内容,挑选主题开展专题党课,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课程教育中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使专业课教师将爱国主义情怀深埋于心,能肩负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使命,自觉投身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当中,落实育人目标。

2.1.2 加强团队建设,做好课程开发,细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

为避免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发生,《药学综合知识与及技能》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除了专业课教师以外,应该有1~2名的思政专业教师加入。其目的是让思政专业教师分享前沿思政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解决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上的疑难杂症。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思政教育目标的引领下,重新编写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整体思政目标,并细化到每一个章节。

2.1.3 打造教学案例资源库

教学团队应紧密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通过思政专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临床兼职教师共同协作,合力开发典型课程思政案例,努力打造以增强辩证思维培养,保障用药安全为主线,重爱国主义情怀、人文关怀、严谨务实、法律意识的一线多点的一课一案例资源。同时,通过定期团队讨论的形式,对资源库中的案例持续更新,发挥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3]。

2.2 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课程思政“盐溶于水”的教学效果

2.2.1 以赛促教

在课程教学团队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参与学院、系部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通过比赛,让专业课教师精心打磨课程思政教学,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都精心安排,设计各教学环节,力争做到课程思政“盐溶于水”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比赛,观摩好的作品案例,从中吸取教学经验,以赛促教,有利于课程思政后续建设的教学改进[4]。

2.2.2 注重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作用

“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将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通道改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双向通道,推动教学中心从“教师教”转移到“学生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而言,不能仅仅抓住线下课程教学,还应该关注线上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将课程思政元素视频化、图片化、信息化等,在线上教学资源中悄无声息的嵌入。让学生在线上学习时也能接受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利用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发挥翻转课堂的积极作用。不仅使课程思政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还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育人目标。

2.2.3 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参与者,让“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思考”,有效增强思想意识的亲和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更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5]。可以将课程思政教育放在第三课堂,积极搭建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职入药房体验活动、社区安全用药宣讲活动、大学生“三下乡”之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等。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切实将专业课程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最终为社会培育有爱国主义情怀、有职业道德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2.3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2.3.1 建立学习全过程的评价

由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往往很难用单一的知识性测试来进行评价,但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学生的理论成绩理所应当呈现良好分布。因而,建立了基于专业学习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整体反映课程思政的正面激励作用。其次,基于课程学习全过程建立过程性评价。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每一次线上教学后均可采用二维码评价表单,实时掌握本次课教学效果及学生自评情况,利于教学的不断完善与改进。线上教学同样可以利用实时弹题等方式,掌握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与反馈。

2.3.2 自上而下的评价

由教学督导专家组,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多维度的对《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

2.3.3 自下而上的评价

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主观描述型评价反馈。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会影响学生看待世界、认知国家、认识专业。因而收集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感悟,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由学生对上课后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思政知识的理解以及自身思政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评价,收集反馈意见,促进教学[6]。

2.3.4 开展平行班级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量化问卷的形式,分析比较平行班级之间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分析比较。它既可分析平行班之间不同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差异,也可以比较同一教师所负责的不同班级学生对课程思政接受和认可程度的差异,有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要同向而行,无疑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每一门课的专业课老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与思政专业教师多交流、多学习。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深挖思政元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打磨专业课,不让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拼盘教学”,而让其成为一门“有血有肉”的专业课。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课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