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的象征主义分析
2022-11-24张晓敏
张晓敏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小说创作风格独特,简洁扼要,轻快灵动,读者能够从简短的语句中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采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让故事在拥有表层意义的前提下,获得更深层的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永别了,武器》后,感受到海明威对战争、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但要想深入地理解《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我们还需要对作品作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一、《永别了,武器》简介、背景及艺术特色
《永别了,武器》讲述了亨利在一战后参加红十字会,抢救伤员的故事,在一次任务执行中亨利不慎被炮弹击中,被送到米兰附近的医院中救治。期间他得到了护士凯莎琳的照料,并萌生了爱意,随后两人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凯莎琳也怀孕了。亨利伤愈后不得不返回前线,然而此时他发现意大利士兵的士气大跌,到处都充满了绝望与悲观的情绪。最终德国人的进攻击垮了意大利军队的防线,意军不得不溃败撤退。士兵们的反战情绪日渐高涨,纷纷逃离战场。前线的意军宪兵也开始逮捕所有“逃兵”,并在一座桥上处决所有擅离职守的士兵。[1]亨利也在“逃兵”之中,但借着宪兵审讯其他士兵的时机,他纵身跳到河里,逃过了被处决的命运。此时的亨利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找到凯瑟琳,与她一同逃离战争的苦海。于是他辗转来到米兰,找到了凯瑟琳,两人终于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然而在意大利警察的围追堵截下,他们已经没有了藏身之处,这时他们想到了唯一能躲避追捕的地方——瑞士,但在逃亡途中,凯瑟琳因难产而死,只留下亨利一人独自流亡。该小说创作于20世纪初期,美国刚经历了一战的洗礼,整个社会充满了不安与躁动的情绪。当时人们恐惧战争、畏惧战争,也因为战争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激情,仿佛迷路的幼鹿,找不到前行的希望。海明威亲身经历了战争,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痛,对美国社会所充斥的反战情绪,感同身受。他以亲身经历为基础,以亨利参加、经历并脱离战争为线索,向世人传达反战、厌战的主题。在《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过程中,海明威用“对比”的手法,将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与残酷而冰冷的战争形成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并通过描绘亨利恋爱、逃亡及失去爱人的情节,突出战争的冷酷和可怕,使美国社会的反战情绪、迷惘情绪在小说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表达。而在艺术特色上,海明威采用了电文式对话、情景交融的场景描写以及洗练简约的文本,并且为凸显小说主题,海明威还使用了大量的白描手法,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认识到战争的冷酷,而非作者直接将战争的残忍、可怕叙述出来。[2]虽然在《永别了,武器》中景物描写的篇幅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微不足道,除了渲染场景氛围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价值,但结合上下文能够发现,这些景物描写拥有难以替代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二、《永别了,武器》中象征主义的表现
1.“雨水”的灾难象征
在《永别了,武器》中雨水象征着死亡、不幸和灾难。小说多次写到雨、描绘雨、刻画雨,雨水每次降临,都会有灾难或不幸发生,每次都会使亨利遭受“灵”与“肉”的痛苦。在开篇,海明威简明扼要地说明“雨”和“灾难”“不幸”的关系,指明了祸乱是跟随“雨”来的。当雨来了,战争的残酷、冰冷及血腥也不断涌现,不断汇聚在主角的面前。通常来讲,雨是美好、成长、生机的代名词,被很多文学创作者所歌颂,然而在海明威笔下,雨却拥有了“灾难”和“死亡”的内涵,拥有了不安与躁动的情绪, 每当读者阅读到有关“雨”的篇章段落时,这种情绪便会油然而生,便会怀着忐忑的心情,关注亨利与凯瑟琳的命运。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永别了,武器》中所出现的灾难事件主要有:“避难”“爱人分别”“宪兵处决”“凯瑟琳难产而死”等,雨象征着虚无、失败、退却、死亡,象征着混乱、绝望及迷惘,体现着海明威对战争迷惘而厌恶的情绪,表达了其强烈的反战思想。
2.“河流”的自由象征
在《永别了,武器》中河流象征着自由、美好、幸福。当意军撤退时,河流被当作亨利逃跑的唯一方式:“亨利被拉到拥挤的墙上,很多人都被处决了,他也不例外,他在寂静中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漫长,煎熬,时间也被无限制地拉长,但他并不想这样坐以待毙……”[3]于是亨利一跃而下冲向河流,小心翼翼地沿着河走,竭尽全力地让自己待在水中,也因此,亨利躲过了处决,得到了自由。在很多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河流普遍象征着洗礼和变动,象征着动荡和不安。然而在海明威笔下,河流却象征着逃离与自由。在过河前他是名医务司机,来到对岸后,他成了平民,成为翱翔在天空的“鸟”。在小说结尾,亨利和爱人同样是借助河流逃跑的,“雨已经停了,只是偶尔随着风撒落几滴,天非常黑,寒风刺骨,我看得见凯瑟琳坐在船尾,却看不见船桨划起的湖水。船桨很长,却没有皮革的护垫使它不那么滑,我推桨,压起,向前倾斜把它压入水中,划水,再拉动,尽量轻松地划水。”雨的意象再次出现,但象征“灾难已经过去”,河流的象征再次出现,象征着自由就在眼前,两种象征元素相互交织,亨利似乎远离了战争,得到了自己所希冀的自由。[3]
3.平原与山脉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创作中,平原与山脉是海明威精心设计的象征主体,山与家乡紧密相连,但平原却与此相反。在小说开篇,作者写道“我们居住的村庄与山脉相连,河流横穿过村庄,流向远方……”山脉象征着“健康”“尊严”“美好”“幸福”“信仰”和“崇敬”,其中较为独特的象征体是“阿布鲁山脉”,亨利从神父的口中得知,那座山风景秀美、生机盎然,那里的人热情好客、善良友好。所有的这些都让亨利向往和期待,他想生活在阿布鲁奇,他想离开这里,他想大喊着,祈祷上帝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低缓的平原象征着战争、淫秽、死亡、疾病、苦难、轻蔑,充满了毁灭、醉酒、妓女、咖啡馆和淫秽。亨利厌倦这里,几乎到了平原,便会有战争、死亡及厄运的出现。从《孙子兵法》《战争论》以及各类军事理论著作中可知,平原地域是大规模作战的理想地带,而丘陵、山脉虽然也属于作战区位,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通常用于伏击。因此平原与山脉的象征内涵是与战争存在紧密联系的,是与海明威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的。海明威在回忆录中很多次提到平原地区的战事,也很多次提到在山脉、丘陵地区的安逸。所以这种山脉与平原的象征,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三、《永别了,武器》中象征主义的效果
1.抒发迷惘情绪
“迷惘的一代”是美国评论家斯坦因对在一战与二战期间所出现的美国作家的总称,他们对美国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怨恨,他们对传统价值观难以适用战后社会,又找不到新的价值的准则而感到迷惘,他们认为现实是真理,但现实又是残酷的,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官和本能行事,只能用叛逆行为和叛逆思想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海明威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对社会、世界、人生充满了彷徨、迷惘及不安,他竭力地改变社会,但最终却陷入难以自拔的绝望中。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通过象征主义与情节编织,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社会及现实的不安与迷惘。通过上文可知,“雨”象征着“灾难”“苦痛”和“不幸”,每当作者描写“雨”时,读者便会对后文中所发生的灾难有所预知,会感到深深的不安与焦虑,进而渴望着主角能够寻得出路,躲过灾难。然而小说中的“雨”却不断地出现,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灾难,让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不安、焦虑的情绪。但当灾难出现后,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出路”,使得读者在不安中,多了些“迷惘”的情绪。但在表达“迷惘”情绪的过程中,海明威普遍将重心放在情节上,象征主义手法只是一种“佐料”,譬如在亨利与凯瑟琳逃离瑞士的过程中,凯瑟琳因难产而死,亨利未来的流亡生活充满了“变数”和“迷惘”。[4]又比如当亨利伤愈重返前线时,他萌生了与凯瑟琳逃离战争的想法,但又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此外,“雨”“河流”等象征体的出现,又让读者惆怅、彷徨的情绪变成了不安。譬如在亨利与凯瑟琳前往米兰时,雨水不断地落下,读者的心绪也变得躁动和不安起来。
2.创设深层意蕴
史蒂芬金在相关著作中指出,象征主义主要指“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相互联系的修辞手法,可以在场景描绘、人物刻画以及情节编制中,让故事拥有多重的“意义”。特别在《等待戈多》中,“戈多”象征着“理想社会”或者“理想生活”,等待戈多的过程便象征着角色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不过这种期盼是消极和被动的,角色没有选择“寻找”,而是以消极的“等待”来寻求“理想”或“幸福”。所以在某种层面上,象征手法能够让作品拥有多元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如果脱离深层意义来探求文学作品的表层内涵,显然会影响到读者对作品主题思想的剖析。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主要运用了“雨水”“河流”“山脉”和“平原”等象征体,并以此预示情节的发展脉络。但在特定的情景中,部分象征体却拥有多元的意义层次。譬如“雨”象征着灾难,然而在亨利重回部队后,雨水再次降临,只不过是微弱的、柔顺的,这恰巧与亨利沮丧的心情契合起来,表达亨利对军队、战争的厌恶情绪。而在瑞士栖居期间,亨利与凯瑟琳度过了幸福而快乐的时光,此时亨利对高山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根据山脉拥有美好、幸福的象征意义,因此在此处角色对高山的赞颂,可以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凯瑟琳发现自己怀孕后,她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条是堕胎,需要沿着荒芜的铁道一直向前;另一条则是离开医院,回到米兰,将孩子生下来,那里有高山,有河流,有生机盎然的树林。因此在该情景中,高山、河流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凯瑟琳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通过象征手法的应用,表面的景观或事物,拥有了抽象的内涵,读者能够更深层地挖掘角色的心理、情感及精神,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小说的主题意蕴更加多元。[5]在《永别了,武器》中还有其他的象征体,如啤酒、妓女以及枯井。啤酒象征着逃避现实,麻木地看待现实问题,而不做任何行动。如在酒馆中,亨利说:“以后不再碰了。”
3.强化主题思想
文学作品创作的本质是情感呈现与思想表达。其中情感呈现包括营造感官世界,激发读者情感。感官世界的营造是通过细节描绘的方式,让读者所阅读的小说拥有真实感,即艺术真实;情感激发是通过情节编制、角色刻画、场景描写等方式,让读者感到喜悦、恐惧、痛苦、悲伤、绝望、兴奋等情绪。譬如中国网络小说中的“爽文”是以“兴奋情绪”的调动为宗旨的;推理小说是以“恍然大悟”“疑惑”等情绪激发为主的;乡土小说或职业小说是以提供“体验感”为导向的。这种真实营造与情感激发是叙事性小说最原始的功能,其高端层次的功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即通过故事创作或情节编制,为读者的生活带来启示或启发。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是“唤醒麻木的国民”、赵树理的小说是“讴歌农村美好的人性”。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却以反战、厌战为主题,旨在帮助读者认识到战争的冷酷性。但在主题呈现上,海明威并没有开门见山地对主题进行阐释,直接指出战争是冷酷、无情、残忍而荒诞的,而是以真实世界营造、读者情感激发为基础,通过象征主义手法,对主题进行强化。譬如表现战争所带来的伤痛、毁灭、死亡以及绝望;表现美好生活被打破的无奈、惆怅以及不可避免等。为深刻地诠释、表达主题,海明威用“雨水”象征战争或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读者能够在象征体的预示下对未来灾难感到不安,从而对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感到“无可奈何”,使其对战争产生抵触、厌恶的心理。譬如在“雨水”降临后,凯瑟琳忽然出现了“生产”的迹象,读者的心绪被凯瑟琳紧紧抓住。[6]但当凯瑟琳因难产而死后,读者又会感到惋惜,并思考战争为凯瑟琳所带来的苦难,使《永别了,武器》的主题表达更加感性、深刻及富有感染性。但如果将海明威所设置的象征体全部清除,会发现,主题呈现的效果会削弱很多,读者只能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小说的反战主题,并不能从感性的角度,理解和内化这种反战思想。因此在某种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象征主义的应用,能够让主题呈现的过程更加感性、更加摄人心魄。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的反战与厌战思想。通过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提升了小说的情感表达、思想传达以及主题呈现效果,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全面地理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然而在象征手法应用中,海明威转变了传统的创作思维,使代表生长与希望的“雨”成为“灾难、苦难”的象征,使代表动荡的“河流”成为自由的象征,这种颠覆性的创作方式,提升了作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也使作品拥有独特的象征主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