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维”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2022-11-24韩世文
韩世文
“思维”是课题,也是成长路径;“思维”是方法,也是成长追求;“思维”是单向目标,也是成长价值。江苏省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西渚实小”)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整体提升的新“思维”,聚焦校本德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实现“学以成人,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目标,学校以研促教师改变思维、提升能力,以学引领学生朝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全面推动学校课堂改革、师生成长、文化提升,实现办学质量的整体跃升。
一、以“思维”研究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以新“思维”推动年轻教师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现实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也是一种提升能力的“思维”改进。
西渚实小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师生发展特点,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团队“成长型思维”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校本研究中进行本土化改造。学校不断引领教师深入研究、仔细观察、改变视角、变化思维,认识并强调通过后天努力健全人格、成就“全人”的发展观。
西渚实小成立课题组,倡导“全员参与”,将一项课题变成学校群体发展的杠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学段进行大脑可塑性内容教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用启发式的、鼓励式的语言,给予学生良好的反馈,为学生改变提供原动力;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两方面,设计编写成长型思维教师用语,用成长型思维语言来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强化学生的进步,针对学生需要提高的方面给予正向的引导,提出改进的策略。
这样从研究到实践,从理论到方法,从思维改造到心灵唤醒,从自我提升到师生共进,年轻的教师团队以全员“研、行”之态,获得潜移默化的改变和显而易见的成长,让课题的价值得以放大,从而快速形成了共同发展的教师成长之路。
二、以“思维”工具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以新“思维”建构课堂教学的新范式,这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种聚焦主阵地的智慧选择,也是一种唤醒学生身心发展的“思维”提升。
当教师的研究指向课堂实践的时候,理论便有了验证的阵地,育人便有了更多工具的支撑,而学生成长也能“享受”更多的助力。从分学段进行不同层面大脑可塑性知识的学习,到对脑科学支撑的成长型思维概念的认同;从成长型思维语言环境的建设,到成长型思维用语的普遍应用;从课堂组织建设的支撑,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全面展开;从“一题多解”“习题变式”“知识迁移”等活动方式发散学生思维,到打破思维束缚将视线从课堂投射到广阔的生活实践……西渚实小一系列聚焦课堂变革、提升课堂格局的行动,在“思维”工具的介入下,促进了学生学习力、思维力、表达力、反思力、创造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建构“生长课堂”范式,夯实了“教为不教、学以成人”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智学、乐学、勤学、善学的成长价值。
正是教师不断助力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学生不断自我建构、主动成长,让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独立自主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悄然融入学生的脑海和血液,让一场课堂变革真正具有了可持续的成长性。
三、以“思维”价值推动课程育人发展
以新“思维”凝聚课程体系的新格局,这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一种理念彰显,也是一种系统发展的“思维”构建。
未曾聚焦课程的体系建设,无法实现学校的整体提升;没有锁定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改革,无法抵达健康成长的目标。西渚实小提炼并萃取了成长型思维的七大品质,即“志存高远、日有所进、勇于行动、学会合作、责任担当、乐观自信、坚韧执着”,并以此浸润学生的心灵,丰盈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使其相信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的力量,渐次拥有成长型思维所必备的相关品质和能力。
学校以七大品质为基,设计研发校本课程,从“放飞自我(志存高远)、激励自我(日有所进)、挑战自我(勇于行动)、敞开自我(学会合作)、成就自我(责任担当)、悦纳自我(自信乐观)、磨炼自我(坚韧执着)”七个维度,设计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思维训练方法,以螺旋式上升结构模式,从改变个体的核心信念入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的方式,继而释放其潜能,改变学习行为,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一至六年级整体育人的进阶。
同时,课程将德育内容趣味化、故事化,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发其思考,进而转化为“成长”行动,通过计划单的呈现,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复盘、自我改进;通过晨会、相关主题队会等,引领学生以有计划、有规律的行动实现成长的丰盈价值。
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践,西渚实小以成长型思维为方向,以德育深化为先导,在课程改革中逐渐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四、以“思维”文化推动学校办学革新
以新“思维”构筑学校文化的新生态,这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校本化发展的落地方案,也是一种价值引领的“思维”突破。
未曾抵达文化育人的学校教育难有长久的创造力,没有实现文化引领的学校改革无法形成真正的成长合力。学校的整体发展中,成长型思维的课题研究从一开始便指向了身心和谐发展、师生共同成长、学校系统建设。从课题切入的全员研究,到思维方式深入课堂的实践探索,再到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势而为,西渚实小形成了指向师生一体、虚实文化结合、工具平台助力、教学评系统提升的成长文化。
学校构建成长型文化氛围的物型场馆,并成为学生的第二教室,实现动静结合、多维助力,让空间资源为学生成长赋能;搭建成长型品格展示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激励、交流、展演、分享,用发展的思维对待每一个人,用成长型思维引领每一个人;设计多元立体评价机制,通过“点、线、面、体”不同维度、不同方式的评价,把成长型思维的培育与学生的为人、为事、为学有机融合,真实记录其成长轨迹,将学生引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路途,从而不断培育“阳光少年”,让学生朝着更好的“全人”方向健康成长。
小“思维”通向未来大世界,新“思维”推动教育大发展。这种系统发展的“思维”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而成长型思维的不断深耕,知行合一的持续探索,儿童自我发展的美好愿景,也将会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支撑起教育的一片美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