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11-24罗宏霞
罗宏霞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岘塬镇三合中心小学,甘肃 临夏)
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能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基本能力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获得认知提升,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着力践行的重要育人使命。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学生认知发展、素养塑造,还是潜能开掘、视域拓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其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也会更加科学高效,不仅有助于其关键能力的形成,还有利于其必备品质的重塑。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并切实加强对教法的创新与学法的指导,在课堂内构建出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认知生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互动、交流、分享、协作的平台与机会,促使其在构建完备认知体系、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感知数学之内涵,获得能力之提升,实现素养之塑造。
一、关注学生认知现状,在知识迁移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小学生在温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与认知体系也会逐步向着完善化、系统化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旧知为切入点,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类比与分析、联想与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与判别中找到其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思维、完备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在由旧知迁移出新知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规律,提升其数学思维。例如,在开展“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教学中,可从分析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入手,使学生借助运算:35+25=60,得出:60-25=35;60-35=25,并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加数=和减去另一个加数,以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迁移,来助推学生思维的延展与升华,为其认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铺垫。纵观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很多知识点的内在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尤其要注意学生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和了解。然后,通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主动进行推理转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在不断练习当中得以发展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内化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法”部分学习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教师可以面带微笑,询问学生:“大家好,请看我手里的这一张纸。利用剪刀,我们可以把它剪裁成不同的大小和不同的图案,也能够剪裁成很多大小、形状一样的小图案。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体现在这张纸和这把剪刀当中,大家有没有兴趣来学一学?”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把手里的纸剪裁成大小一样的8个小图案。然后,教师拿着这些图案,引导学生:“大家看这张纸已经被老师剪裁成了一模一样的8个小图案,那么每1个小图案是整张纸的多少呢?如果是5个小图案,它们一共占据了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在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先要求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在谨慎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并且能够写下自己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选用了5个的相加来解决问题,使用的是同分母分数的连加来进行计算,。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此基础上利用乘法来进行计算,列出了算式:5×。教师就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样也是在之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的迁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理解解题的思路,新旧知识能够实现有效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显现,而且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从而顺利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性,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受到自身生活经验、认知发展不足现状的影响,加之其好奇心、求知欲很强的特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辅助性问题的引领。因此,教师应以发散性、开放式问题为引导,以借助教师的示范、引导、指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不断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广度的基础上,开展数学知识学习,获得自身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强化。例如,小玲做了7个五角星,小云做了8个五角星,她们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10个五角星,还剩几个?随后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知道小玲做了7个,小云做了8个,可以求出什么?又知道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0个,可以求出什么?借助一系列问题的引导,来促使学生开展对题意的分析与探究,彻底激活其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挖掘与综合素养的塑造,促使其思维逐步向着纵深领域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有主动质疑的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疑惑是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一大动力。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质疑意识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部分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自己的质疑。尤其是在权威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频繁提出自己疑问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在新课改下,教师就需要多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让他们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好的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能够带动班级中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当中,能够多角度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有疑问也正好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此时,教师通过适当点拨,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要实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教师要围绕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地进行数学问题的创新设计。而且数学问题的设计是宏观的,能够建立在整堂课的大流程上,问题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是高效的。
三、依托学生认知诉求,在直观引领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很多教学内容普遍较为抽象,且对学生的抽象、逻辑、辩证等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这使得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一些辅助性且直观性实物、场景、素材等的引领。因此,教师在开展一些抽象性数学概念、法则、定律等教学时,应以培养其数学思维为重点,尽量使抽象的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与迁移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并通过对辅助性数学道具、模型、实物等的借助与利用,让学生在观察、感知、体悟中抽象出对应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开展与“角”有关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将三角板、五角星、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对“角”的认识。随后,借助演示操作,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角、周角等概念,逐步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切实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会详细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分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缺少必要的自主探索的机会。一言堂的课堂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在快速的知识讲解模式下,学生很难停下来进行问题思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也自然不够好。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这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进行统筹设计,预留一部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在这其中,自主预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时候,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任务就能够发挥不错的效果。教师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而且还要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标记起来,在开课的时候能够把这些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结合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来进行教学调整,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掌握某一个数的对应因数和倍数的写法,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计算。随后,教师呈现一组特殊的数字,如都是2的倍数的偶数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在不断启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结论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其提升与强化更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指导方式、教学措施选择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性与认知现状以及小学数学学科所承载的育人使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时,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认知诉求的了解与研判,以不断提升教学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多元化、丰富化。在课堂内构建出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认知生态,使学生在长期性、持久性强化训练与思维开发中慢慢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来实现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助推其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