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28期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语文

高 芳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学区,甘肃 榆中)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于城镇地区,农村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仍有一定的限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和培养程度不足,需要教师从底层抓起、从每一学科的教学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以兴趣为引领,让小学生以趣促学、以趣促思,带着兴趣去感知语文的魅力,带着兴趣发展语文的思维能力。

一、语文学习中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一)兴趣是吸引小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注意力在哪里,思维就在哪里。小学生的注意时间较短,但小学生又有着成人所缺少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新鲜感,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独有的成长特点,引导学生建立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中,方法运用上可以是设置悬念型、问题抢答型、情境创设型,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运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当然,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是抓住小学生注意力的法宝,是建立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好坏、事业的成败无不与兴趣有关。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没有了兴趣,任何学习都将是枯燥乏味的。具体到农村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兴趣是连接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喜好是直接表现出来的,没有遮掩,没有做作。如果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喜欢教师的课程,喜欢这门学科,对待学习的注意力能够更长久一些,在学习态度上也会更加端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传达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都会留下清晰的痕迹。

(二)用好现代教学设备,缩小农村与城镇小学语文学习的距离

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均等性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教育的公平性更是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过大也导致很多人对农村地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怀疑。但信息化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视和投入,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种差距。具体到农村小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多媒体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帮手,让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盲点通过多媒体具体形象的图片、视频得到验证,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条便捷化的探究之路,求知欲望也会更加强烈。

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习惯和行为的规范。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行为规范分不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需要习惯和行为来规范。所以,教师尤其要重视农村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语文时习惯的培养,如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拼音、汉字朗读的标准,课文诵读过程中语感的建立等。日常行为的建立需要的是长久地坚持,需要教师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及时鼓励,让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语文独有的兴趣与爱好。

(三)有助于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向往大自然、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将课外教学资源搬进课堂,既可以增强课堂知识的实用性,又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书本中的情景。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课文《秋天》一课时,正好是秋天,教师可以设计一次校内秋景欣赏,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感受秋的韵味,感受树叶黄了飘落的景象,感受小草枯黄衰败的景象,感受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的景象,感受大雁“人”字形、“一”字形队形的神奇……之后,向学生讲解《秋天》是怎样写景的,在身临其境中,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知道秋天的颜色,爱上秋天的优美景色。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碎片时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学生习作范文的“磨耳”练习。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的,优美的范文听多了,也有助于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四)可以科学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打造语文高效教学课堂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计算机、幻灯片、音响等网络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趋势。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那么就能将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的难点、重点等都有效地一一突破,开启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多媒体教学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推崇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并不代表在语文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教学。再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情景再现、生活化融入、多媒体扩充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课堂效率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方式方法,致力于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重视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建设

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的流动性非常大,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此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更无从谈起。小学阶段的语文是最基础性的知识积累,缺少了小学阶段坚实的语文基础,如同高楼大厦缺少了坚固的根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也错失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学校管理层一定要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尤其是语文这种主要学科的教师,不论对主干力量的教师还是代课教师,抑或是刚分配过来的教师,都要全面考虑,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加大年终奖惩的力度,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留住好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践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职责,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备好专业人才。

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艺术的探索。纵观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学科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生就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带的课程,内心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在学科的学习上更为积极和努力。同样,也有一些学生因不喜欢学科教师进而发展为从内心拒绝学习这门功课。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包括对语文知识素养的拓展与提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自身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中,让小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爱上学习、爱上语文,让教师本身的感染力和精气神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被激发,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也会更强。

(二)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教学,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道德的塑造,教师也要重视小学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带着感情去教学、用心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情实意,从而“爱屋及乌”,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如在《慈母情深》的授课过程中,面对教材中的慈母形象,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自然想起自己的母亲。然而农村地区,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们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极为复杂,学习此课文时教师也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现实情况,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课后对学生的一句问候、一次谈心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慈母般的情感与关怀,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敬爱,产生对教师的好感,进而转化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语文新课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以教师的权威性去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关注点不只是成绩的优异,也要将注意力放到中等生、困难生的身上,关注到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师一视同仁的对待和真诚关怀中,学生带着被注意、被重视的心情轻松面对教师的课程,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是一种放松的状态,能够轻松、自信地走进教室进行学习。这种来自教师的尊重与爱,成为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精神力量,亦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重视对农村特有资源的利用,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农村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好有农村特点的资源,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农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是城镇小学所不具备的。如古诗词《村居》《咏柳》的学习,可以说只有真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才能真切地感受“拂堤杨柳”的真实情境,感受“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快;而《咏柳》诗句中的万条垂下的柳枝、最是让人陶醉的春风,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在春天来临之际随时都能感受得到。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农村中这些特有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踏春、秋游等活动,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与自然景色相联系,让学生边读、边想、边看,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绝不仅限于教材,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逐步建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读的书越多,学生的眼界就越开阔,视野也越丰富,世间万事万物的奥妙在阅读中都能找到答案。在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选读书目,要从学校角度为学生争取图书阅览室的成立,为学生预留阅读的时间,让小学生从生动的历史、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传说、科普等各类书籍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只有将语文学好、基础知识打牢后,才能更进一步探索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边思考边阅读,要从书中获得情感的真实体验,从书中得到思维的启迪、智慧的积累,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好的字、词、句进行摘抄、模仿,为将来的语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朗读,也是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兴趣的途径之一。受到农村环境和方言的影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朗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发音不准、情感理解不到位的情形,对一些语文优美词句的感受、欣赏会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寻求各种方法,扫除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授课过程中切记不要平铺直叙,而要充满情感,做到以读悟情、以情促读;同时鼓励学生以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气去大声朗读,从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大声朗读中寻找自信,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兴趣是一切知识学习的最大动力,作为教育的重要板块,教师要切实重视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重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保持先进性,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强有力的责任感和持久性的耐力做好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增强学习动力的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小学生农村语文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