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同盟,各怀鬼胎
2022-11-24刘军红
最近,美国驻日大使宣称美日关系进入“向印太地区同盟投射时代”。那么,在对所谓“中国威胁”的认知以及对华外交方面,美日立场是否完全一致呢?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既不利于三国自身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发展的三边关系呢?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为了推进所谓的“印太战略”,不断怂恿日本这个“战略支点”对外扩张。在经济上,美国将日本拉入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在军事上,美国卖给日本各种先进武器,还带着日本到处参加联合演习。最近,美国驻日大使还在日本放出狂言,宣称美日关系进入“向印太地区同盟投射时代”,而且讲话中处处针对中国。
不少外媒报道称,美日关系的焦点是中国议题。那么,在对所谓“中国威胁”的认知以及对华外交方面,美日立场是否完全一致呢?
美日同盟将由“防守型”转为“攻击型”
当地时间9 月2 日,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对中国台湾等内政问题说三道四,还声称美日同盟已从“同盟保护时代”进入“向印太地区的同盟投射时代”。
美国驻日大使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表示,伊曼纽尔的这番讲话,与美国当前推行的所谓“印太战略”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报告”等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拉紧“印太同盟体系”,来推动对华战略竞争,以维护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这也就意味着美日同盟的转型有着明确的指向,即要更加紧密地围绕美国当前对外战略的优先课题展开,要服务于遏制打压中国、维护美国霸权这一战略需要。从这个角度看,美日同盟突破双边范畴,更具有攻击性,既给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亚太地区注入新的不稳定因素。
美日立场是否完全一致
在对所谓“中国威胁”的认知以及对华外交方面,美日立场是否完全一致呢?
从战略角度上看,中国是焦点。重要的是双方怎么看待这个焦点。日本存在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要排斥中国,另一方面从日本的经济发展、贸易利益、投资利益以及国内旅游市场利益的角度来看,它又无法离开中国。日本担心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把日本排斥在外。
原来日本是亚洲当之无愧的第一,然而今天日本在很多领域已经不是第一,特别是从GDP 规模上看,已经不再是亚洲第一。
日本深切地感知到一种潜在的发展前景——或许会出现中美G2 这样一种发展趋势,这是日本最关切的问题。按照日本的说法,中美接近形成主导世界格局的G2 体制,对日本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中美跨越太平洋接近,那么日本可能会被淹没在太平洋中,这使日本产生一种危机感。
所以,日本要让太平洋把中美隔绝,让美国建立一种跨太平洋或者跨印太的新的盟国间合作体系、区域合作体系。一个排斥中国的、更广泛的区域体制更符合日本的利益。因此,当前这种美国主导的排斥中国的体制发展和合作方向,是与日本的希望相一致的。
从中日双边贸易以及地区贸易来看,东亚地区已经建立起包括日本、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在内的一个相对广泛、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区域产业链框架,并在这个产业链体制的基础上构建了这个地区的产业网络。由此看出,日本是无法离开这个地区的,自然也就无法离开中国和中国市场。这又导致这种美国主导的、排斥中国的体制发展和合作方向不符合日本的经济利益。
总体来看,美日同盟变成了一对共同应对中国的同盟,这也表现出日本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一种焦虑、一种危机感和一种悲观情绪。但日本仍然处在一种相对矛盾的状态中,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非常纠结。
中美日关系该如何走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既不利于中美日三国自身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发展的三边关系呢?
中国反对以战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仍希望并致力于与美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关系。拜登政府提出“四不一无意”(指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并对与中方恢复对话、开展共同利益上的合作表示了较积极的态度。如果美国能言行一致,中美就可能逐步恢复与加强对话,避免冲突对抗,进行良性竞争和开展必要的合作。这样,经过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中美关系将可能重新趋向稳定与改善。
中国希望日本不在中美间选边站,希望与日本建立契合新时代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使两国关系重趋稳定、发展,在政治上,双方应坚持四个联合公报确立的政治基础;在外交上,应尽快恢复与加强对话特别是高层对话;在安全上,应切实加强风险与危机管控及非传统安全合作;在经济上,应在尽力维护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上为避免全球经济衰退和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至于美日发展怎样的关系,那主要是美日双方的事。中方只是希望美日同盟不针对第三方,不干涉他国内政,逐步减少对抗性和增加透明度,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应对非传统安全作贡献。
总之,发展适应新时代的基本稳定、合作为主、相对平衡的中美日关系符合三国的利益,也符合东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历史重任,中美日三国领导人及有识之士应共同为之做出积极而持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