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28期
关键词:体育课阳光体育

李 倩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甘肃 陇南)

“阳光教育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念,其已经在体育教育中逐步成型,宗旨是重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让学生了解体育技能,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文章重点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逐步养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开展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在此,从“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入手,为青少年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近几年来,由于教育变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理念的变革进行得热火朝天,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也由“应付”转变成了“阳光教育”的理论,这表明了中国体育教育从以教育教学为主逐渐向关注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转化。教师应在体育运动中更多地改变教育方式来适应这一变化。

一、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无法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

研究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学生肥胖率超过10%,近视率逼近60%。课程减负、体育增时,相关的倡议早已提了又提。至少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明文要求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然而具体的落实情况其实大家都有目共睹,且不说一些学校的体育课被频频挤占、无故取消,甚至连课间10分钟下楼活动都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奢望,学校还美其名曰:“文明休息”。保障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就真的那么难吗?理论上并不难。体育课之所以实际推行起来困难重重,原因清楚易懂。一方面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内,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重要指标,一些老师理所当然地把体育当作副科,想开就开、想占就占。另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开展体育活动必然会引发相应的安全问题,为减少学生意外发生的概率,不如索性严格限制学生的活动范围、活动强度。但其实这都不该成为体育活动被落实的绊脚石。劳逸结合本就是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紧锣密鼓的紧张学习之后,试想一下,若学生的体育课被无故挪用,又如何能让他们爱上学习、提升成绩。更何况,随着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日益重视,并将其纳入升学考核,体育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保障升学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安全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将受伤概率降到最低,若因噎废食,那就是本末倒置,上述都是可以探索的途径。

(二)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校的确面临着体育师资不足、场地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学校先把体育课上起来,让学生的运动时间得到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追求多元化和精细化,而欠发达地区也完全可以确保学生先动起来,然后再逐步完善体育配套设施。再说了,之前不是也曾有过云南一乡村教师利用废旧物品改造发明百余种体育用具的例子吗。体育与学习两者本就相辅相成,不该顾此失彼。就此而言,学校不妨积极行动起来,让体育课上起来,让学生在课间动起来。

二、“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保障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

阳光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掌握一些更适合自己、丰富新颖的体育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灵活组织各项阳光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体质的进一步提升,还为其智力开发创造良好条件,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中,其教师应重视、加强阳光教育思路在各类教学活动、体育训练中的恰当融入,进而在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培养的基础上,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涵是提高教育水平并且完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个方面的教育突出或者是成绩突出。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各级教育机构都开始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阳光教育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强身健体的好习惯。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阳光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探究,或者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利用互联网信息或者真实的体育材料为学生提供活动依据,能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认知性方面提供帮助,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阳光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学习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使学生从体育中获得了运动的喜悦之情,从而更好地去制造适合青年发展的新思路,让学生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生活道路。

(三)改变学生对体育不重视的态度

一些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运动,因为体育作为副科,体育课的时间经常会被占用,主科老师经常会利用体育课讲原来课堂上没讲完的课程,导致体育课处境尴尬,但是体育教学现状的尴尬境地不是全由学校和教师造成的,更多在于学生本身,“阳光教育论”可以更好地改善体育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重视体育,改变学生对体育不重视的态度。

三、阳光教育思路下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恰当创设教学情境

“阳光教育论”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这种学习兴趣为起点,使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在教学中融入兴趣,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这种欢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进行锻炼、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喜悦”。有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这项活动感兴趣时,会产生一种情绪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活动中。所以,在“阳光教育论”下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活动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新奇、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活动中理解、感悟学习。最后将韵律操设计成庆祝胜利的活动,这样不仅完成了课程的规定内容,还能使学生在上课期间一直保持高昂的兴趣,将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

(二)优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以自身作为榜样,将教材作为宗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来寻找多样性的答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真正地深入教材、理解教材,从中获得乐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有了兴趣,再去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教师经常以严肃呆板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多侧重的是上下级的师生关系。但在“阳光教育论”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和学习的动力,能促使教师全身心、无保留地投入教学中,用热情、饱满、高昂的情绪来教导学生,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亲近之感,缓解对教师的恐惧、害怕心理,乐于提问不懂的问题,从而达到双方相互促进。所以,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成为朋友。

此外,教师作为榜样人物,自身的行为习惯将给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积极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积极向上的事情或读到的积极向上的故事分享给学生,将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政治理念渗透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时课堂上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当然,不只是教师可以发挥出这样的榜样作用,拥有较好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也能成为榜样,可以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风气,互帮互助顾全大局。

(三)不断完善教育模式

中小学生的思维还比较迟缓,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学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使用“身轻如燕”“稳如泰山”等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的词语,这样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应进行差异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同,在体育中坚持“同化教育”不符合现实。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仅是身体素质,还有兴趣爱好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积极组织游戏教学

在体育课中玩游戏时,教师示范了很多不同玩游戏的方法,大部分的学生会按照教师所讲的方法去玩,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自己去创造一种新的游戏方法,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也可能是将教师所讲解的方法进行了扩展,无论哪一种,都丰富了体育活动。如果学生没有违背教学内容,教师就不要去干涉,还应赞同并推广,激发学生更多的创造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阳光教育论”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从而从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喜悦之情。想要更好地传承快乐体育这种阳光理念,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此外,“阳光教育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从传统的刻板无趣转化为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

猜你喜欢

体育课阳光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