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2-11-24左海军
左海军
(甘肃省泾川县荔堡镇小寨小学,甘肃 泾川)
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地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开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践行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政策。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使日常开展的教学活动符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教师应将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进行融合,采取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日常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践进行融合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时,如果可以将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进行融合,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将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进行连接,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各类常见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究,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是让学生先根据教师开展的授课活动初步学习数学知识,完成日常教学活动后再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后练习。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模式初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如果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进行关联,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所学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时,教学的重点内容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推动自身不断发展的一种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各个数学知识点,同时学生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数学逻辑思维,并且借助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要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数学知识进行连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数学思维,实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生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数学学科比较枯燥。而且当前我国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没有充分把握班级中学生对学习的感受,这就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学习数学时,之所以存在学习兴趣较为匮乏的现象,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知识对自身未来成长的意义。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还可以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去商店购物的教学情境。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性格特点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然后再把常见的文具标价。完成这些步骤后再让学生尝试挑选自己想要的商品,让学生计算总体价钱并且完成付款活动。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将商品的标价控制在100以内,确保教学情境符合教学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灵活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作为教学的关键,从而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熟练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做好日常数学教学活动,还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年龄小,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激发学生好奇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日常课程的学习后,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理解所学有关知识。
例如,在进行“圆”这一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带有圆形特征,并且详细地记录这些圆形物体的特征。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向其他的学生和教师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圆形将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利用生活中的元素突破教学重难点
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时,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这些重难点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也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降低重难点内容对教学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教师可以尝试将各类生活化元素引入课堂,利用生活化的元素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例如,在进行“圆柱和圆锥”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许多小学生对这两个几何体的性质存在错误的理解,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较高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如果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对各类抽象的几何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实践和教学内容进行连接,利用生活中各类常见的具有圆柱体和圆锥体性质的物体为学生展开教学,借助这些物体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几何性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所选择的生活化元素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选择和教学时间需求契合的生活化元素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推动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合生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作为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来自日常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和思考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这样的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掌握各类数学知识点。例如,在进行“百分数”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记载有百分数的常见的事物,并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分享和举例,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在学生完成思考探索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标有百分数的物体,如饮料瓶上的成分含量。虽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百分数具体代表的含义仍会存在疑问,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为学生讲清楚百分比的概念以及实际应用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学活动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例子,为学生展示数学例题,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数学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解答具有针对性的数学例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把握好教育改革的重点,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和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利用各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