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农村高中生抗挫自信心的策略
2022-11-24董俊谋党继英
董俊谋 党继英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快速改善,家庭对于青少年儿童过分溺爱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较差,农村高中阶段的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占比居高不下。面对现实,农村高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磨练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抵抗挫折的自信心,让农村高中生可以勇敢地面对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循序渐进正面引导
为了有效塑造学生的抗挫自信心,农村高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高中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班规班纪,让学生可以受到明确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规班纪的制定中,有效激发学生自愿遵守的动机,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公平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同,所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也就不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心理引导。[1]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学生的表现比较类似,但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却并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借助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例如,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搜集相关的心理测试模型、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和干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学习并加以改善。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班委和其他学生成立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为有效塑造高中生抗压抗挫自信心提供系统支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同伴互助,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借助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融合挫折教育
在农村高中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抗挫能力,需要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对农村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抗压抗挫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自信心需要与各个学科教学相融合,提升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高中生抗挫的心理素质。所以,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育人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引导,让学生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塑造坚强的意志,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础。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跳一跳、够一够”探索问题的答案。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挫折教育的相关励志典故,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挫折和困难的理解。在高中政治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不畏挫折,勇于解决实际问题,树立自信心。所以,高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科教学资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抗挫折与抗压教育与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挫折模拟和有效抗挫折情境体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寻解决困难的办法,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除了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借助班级板报、墙报、广播等方式把抗挫折教育融合进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例如,可以在校园的橱窗中创设抗挫折心理教育专题,把学生勇敢克服困难的事迹和图片展示出来;还可以在走廊或者班级的墙面上悬挂抵抗挫折的名人名言等,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抗挫的自信心,磨练学生面向未来遇到学习或生活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三、正确认识自我,制订适度目标
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创设科学的目标。如果目标设立得太高,学生达不到目标,便会影响学习热情;如果目标设计得过低,对于学生又没有挑战性,会使得学生很难自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所以,高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的实际,合理设计目标,帮助学生增强对抗挫折的自信心,实现抗挫教育的目标。[2]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家长重视学生抗挫教育,家校协同塑造学生的抗挫自信心。农村高中学生的家长大多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受到以往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易于对育人本质产生错误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家长正确对待教育问题,携手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
例如,农村高中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或者社交软件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让学生家长意识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适切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理想目标。家长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与成长环境,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抗挫教育,让他们可以正视困难,勇敢面临挑战,可以借助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现身”引导。与此同时,家长需要让孩子分担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程度自主地探寻解决困难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鼓励与客观评价,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现实生活的磨练中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坚强的抗挫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师、家长越来越重视农村高中生的抗挫教育。所以,农村高中教师需要拓展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抗挫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长远过程,因此,高中各学科的教师需要把抗挫教育与本学科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借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需要将之融入到日常学科教学中,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与困难,勇敢地面对人生挑战,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