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的伟大历程及其经验启迪
2022-11-24李军林
李军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这为我们学习党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百年奋斗史可以划分成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百年奋斗史可谓是波澜壮阔写春秋、辉煌成就传万代。
一、百年党史的伟大历程
(一)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2]。 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1—1927)为大革命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组织领导工人运动。1924 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确保了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927 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国民党接连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1927—1937)为土地革命时期。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同年8 月7 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后,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后因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936 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1935 年8 月,我党发表《八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第三阶段(1937—1945)为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1937 年7 月7 日的“七七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1937 年8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通过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 我党始终保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地位,团结带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第四阶段(1945—1949)为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46 年6 月,全面内战爆发。1947 年3 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改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 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后,经伟大的战略决战,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 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党内队伍面临全国执政的新考验[3]。 中国共产党分两个阶段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一阶段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四件大事:稳定物价恢复经济、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1952 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为了实现工业化,从1953 年起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全国掀起了工业化建设的高潮。 在国家工业化起步的同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第二阶段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 年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同年9 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要求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会议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所有这些,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 1957年2 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1957 年6 月,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 1958 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 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启动对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工作。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1964 年底,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四个现代化”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期,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各方面工作特别是外交工作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 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 从1980 年起,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5 个经济特区;1984 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等地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 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 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 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陆全面展开。 同时,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逐步建立起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过去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工农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贯彻始终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通过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拉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2017 年10 月,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走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指日可待。 在建党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
二、世代传承的历史经验
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坚持”进行了全面总结。 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主要谈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来保持党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特征。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程中始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基本内容,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党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创新,以实践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党的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变化了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4]。 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实现历史性飞跃。 党的理论创新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理论上的先进性,而且提供了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够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实践上的先进性。
二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自身建设提升党的战斗力。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就注重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特别是在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党的自身建设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加快了自身建设的步伐,首次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抓手和重要内涵,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统领到一起[5],并贯穿到反腐败斗争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特别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至此,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的自身建设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正是通过强化自身建设,保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了党的战斗力。
三是坚持好干部选拔标准,以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不断发挥党的引领力。 在干部选任方面,我党通过明确好干部标准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敢于战斗、不怕牺牲、永不叛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好干部标准。 战争年代,要求我们的干部对党绝对忠诚,随时准备为党作出牺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好干部标准嬗演为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即又红又专。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支数量庞大、质量优秀的管理干部,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决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拥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好干部标准。 邓小平同志把它进一步概括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这是对过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等干部选任标准的继承与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演变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2013 年6 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将敢于担当明确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 与此同时,干部选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扩大了民主的范围,严格了选拔的程序,加强了后续管理。
四是坚持党纪严于国法,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始终保证党的凝聚力。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史。 从八七会议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到遵义会议批判“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再到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使全党上下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勇于直面问题、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自我革命与敢于斗争是紧密相连的。 要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就必须开展伟大斗争。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与反动军阀斗,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斗,与日本帝国主义斗,斗出了一个崭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把伟大斗争纳入“四个全面”战略,是对自我革命精神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新时代伟大斗争主要是刀刃向内、开展全面从严治党。 事实上,我党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问题,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严惩过党内腐败分子。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主要得益于严明的纪律规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把党纪挺在前面,党纪严于国法,并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统领,全面完善了党的纪律体系,为决胜反腐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终身受益的教育效果
1.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员的“总开关”。 “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本人尽管比较重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但是也一定程度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有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学习不够深入,且存在重业务学习、轻理论学习的倾向。 二是学习与工作结合得不够,导致理想信念有所淡化。 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的理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坚定这种理想信念,并要与为实现这种信念而奋斗终身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由于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本人在运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具体工作存在不足,对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感到思想上困惑和理想上迷失,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存在思路放不开、不敢担当、进取精神缺失、自我要求开始放松的现象。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灵魂深处触动很大。中国共产党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矢志不渝,坚守初心,这对我而言,是鞭策,更是激励。
2.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更加自觉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几代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它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群众联系,坚持以人为本。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党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不仅要铭记初心使命,更要在实践中兑现落实。 因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落实人民至上的理念,一方面是要自觉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这些方面,自己过去做得比较好,如:在学生成长方面,能够做到每个星期谈心谈话1—2 次;在学生学业方面,能够做到课后辅导帮助;在学生生活方面,能够做到经常关心体贴。但这些做法,多少带有功利的性质。 通过党史学习,这种自觉性增强了,今后,要更加积极主动关心关爱学生。 同时,要关心教职员工切身利益,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3.创新担当意识更加强烈
在党史学习教育前,我在分管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动落实多、主动谋划少的问题,满足于完成任务,而不是提前思考、提前预测、开拓性地开展工作。 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的重点工作、主要事情,存在形式主义的偏差,没有注重工作实效。 此外,还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呆在办公室时间多,深入基层时间少;对分管工作关注多,对其他工作接触少;布置工作任务多,督促检查时间少。 创新意识欠缺,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发展规律把握不透彻,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工会工作、离退休工作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楚,应对复杂局面和把握发展机遇的能力不足,推进学校宣传、组织等工作的举措不够。 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机械执行上级部署,满足于书记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未能提前谋划工作。 不敢打破既定规则,胆子小,步伐慢。 另外,对一些时间紧迫、任务紧急的工作往往难以达到又快又好的执行效果。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要进一步做到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提升工作效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拿出新办法,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开创分管工作新局面。 始终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会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高离退休工作水平,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