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拔及训练模式研究
2022-11-24赵玥于蕊赵静
赵玥,于蕊,赵静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每两年举行一届,竞技项目都是世界各国制造和服务业领域广泛使用或新型发展的产业技能,是迄今全球规模最大、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世赛上呈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赛场上,当前全球一流的技能人才同台“高手过招”,比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技能发展水平,反映其经济技术实力。中国在第45届世赛共获得16金14银5铜和17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这充分彰显出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世赛作为联络各国家、各地区技能交流的最高平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广大青年才俊铺设了一条磨炼意志、修炼技能、发掘自我价值的康庄大道,吸引着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纷纷向世赛投去“橄榄枝”[1]。
就目前相关研究来看,虽多个省份都开设了“世赛班”作为选拔和集训选手的精品特色大赛班,但多数仍处在起步阶段或已经夭折,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选拔和训练制度体系。中国在第45届世赛商展项目夺得银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各省职业院校参赛热情水涨船高,夺金势头迅猛,发展前景良好。中国选派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还要追溯到第44届的阿联酋喀山世赛,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便是自此届世赛起,连续三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选拔赛并屡次取得较好成绩,相继在2018年第45届全国选拔赛夺得全国第二名、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第46届全国选拔赛)夺得铜牌,均进入国家集训队。通过总结多年教学、承赛、参赛及集训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结合视觉营销世赛班(以下称为“世赛班”)的成长发展历程,找出传统训练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各省集训队伍的比较分析,探索总结出普适性广、可行性高的商展“世赛班”选拔和训练新模式。科学系统的选拔及训练模式有助于解决学院及其他各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选拔竞赛选手“难上加难”的困境,为梯队选手的发掘培养和训练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有益思路,同时可以在世赛的大环境下努力让世赛成果惠及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将世赛班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一、改革参赛选手选拔模式
(一)组建视觉营销世赛班
从国内的实践案例来看,近年来各省份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纷纷设立“世赛班”选拔和培养青年技能人才。首个提出“世赛班”理念的是被誉为”世赛金牌学院“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其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要将世赛融入到常规教学当中,设立世赛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人才。我院自18年开始,为了选拔和培养选手,在晚自习增设了世赛商展项目技能选修课程,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有极大提升,从中选拔出的选手更是拿出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铜牌的优异答卷,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毕业后被省内一所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为专任教师,在技能大赛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为解决学院长期存在的选拔选手基数不足,评选手段单一固化的问题,从2019级开始,改良参赛选手选拔机制,我国从“宣传报名/老师及辅导员推荐— 赛前模拟赛选拔”逐步过渡到“系部海选— 组建视觉营销世赛班— 分阶段淘汰”,进而摸索梯队式参赛选手培养模式,组建以专业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的特色“世赛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的能力。使学生选拔的基数从最初的不到十人增加到了一个班级的规模,并大大提高了梯队选手的整体质量。
(二)对标世赛文件,构建课程体系
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与其他世赛项目相比有些许特别之处,它是一项设计与制作合二为一的项目,选手不仅要熟悉100多种材料、工具,还要拿得起电锯油漆刷、扛得动两米四胶合板,要掌握平面设计、市场营销、展示设计与空间设计等专业知识[2]。此外,这个项目不仅“费劲”“费料”,还时刻考验选手的匠心精神,要想不扣分,背景板上漆不能有滴落,不能有刷痕,不能有残缺,橱窗玻璃的背胶贴位置测点误差不得超过两毫米,木板切割要做到分毫不差且光滑平整,没有毛刺等等。基于此项目所需要选手具备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磨推敲世赛、中国技能大赛的相关项目的技术文件、赛题和评分制度,对比现有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寻找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世赛要求的差距,探索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世赛班”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完成“世赛班”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计,对课程设置和训练内容做出了详细、有条理的规划梳理,课程内容与“世赛”项目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比赛过程对接,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世赛班毕业生就业质量,最终形成视觉营销世赛班课程体系。
二、创新参赛选手训练模式
(一)以赛促教,积极走训
我院自参加该世赛项目以来,始终与商品展示技术项目国家总集训基地——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保持密切往来,多次赴基地进行学习交流并邀请基地教师前往我院参观指导。另外,在赛项较为发达的上海、宁波等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世赛选手选拔及训练模式在各职业院校构建、运行中的情况,并积极参加各省市参赛单位举办的友谊交流赛。当选手面对陌生的环境、工具,充分锻炼了其应对突发事件的临场应变能力,加强了心理素质建设[3]。
走训是国家集训队集训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我院选手加入第46届国家集训队后,除了在学院基地参加日常训练外,先后于2020年10月赴北京工贸技师学院交流学习,2021年4月赴广东轻工业技师学院和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各参加为期一周的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交流赛,深入学习高技术技能。通过走训,促进了各参赛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加深了认识了解,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商品展示技术项目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二)重视梯队选手的选拔及培育
基于教练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往届培育选手的过程都是利用上课后的业余时间进行的,选手自己在工作室练习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难及时纠错和更正,也无法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模式,训练效果差强人意。自视觉营销世赛班成立以来,老师集中授课,根据教学计划讲授与世赛标准对接的课程,着重培育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师为学生演示规划操作步骤并在基础技能训练中及时点评和指导,训练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4]。虽然金牌只有一块,但技能的修炼和养成可以造福一个人的一生。学院为求学的学子设立“世赛班”平台,不仅让世赛理念和技术能力得到推广,还让每个青年学子都能得到世赛引领,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为登上国际舞台创造了机会。通过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未参赛的学生也能够习得丰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还可以成为陪练或实训基地管理员,助教培养的下一年级的师弟师妹们不仅能为大赛的后勤保障和物资耗材采购管理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锻炼。
每年5月学院会举办“劳动文化月”暨“职业教育活动周”—— 劳动大展台·教育教学成果展,力邀各界人士共同探寻世界技能大赛的魅力,现场会播放纪录片宣传世赛,手工绘制陶瓷盘子等,还会邀请周边中小学学生来参观,形式新颖多变,反响热烈。同时各系部会举办技能月活动,在展示大赛成果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通过竞赛和展览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为大赛储备后备力量。
(三)丰富教师团队建设途径
目前,学院已经有多个项目参赛选手留校任教,商展项目选手在集训期间同时指导梯队选手,也有望留校。这样“传帮带”的形式有利于学院项目的长久发展,选手成为青年教师,学院吸收了自己培养的人才,选手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将参赛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梯队选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其实,双元育人同样适用于世赛教练团队建设。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学院通过让教师去企业锻炼的方式,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顶岗实训,获取行业最新咨询,及时把握职业岗位需求,更新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5]。笔者本学期在山东省美术馆进行了一学期的校外锻炼,通过顶岗实训参与多次大型展览活动,在展示设计、灯光设计和软件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校指导学生创新集训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提升了训练积极性。
三、创新之处
参加世赛是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途径。但是各职业院校“世赛班”和各级集训基地在培养世赛选手的过程中,很多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选拔选手时犹豫不决,选拔赛前频繁更换选手,训练模式不成体系,训练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没有及时更新技术标准和训练内容,与世赛国际标准逐步脱节。
依托世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探索新时代、赛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实践途径,是国内职业院校商品展示世赛项目“世赛班”首次实践研究。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享建设成果,带动省内职业院校试点启用“世赛班”选拔与训练模式
将世赛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助力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扩大世赛项目的影响范围,吸引青年才俊立志为国参赛,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竞赛能力的提高,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输送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二)科技引领未来,引入“AR课程”创新职业院校世赛训练模式
商展项目日常训练需要用到2.5m*2m*1m的大橱窗和100多种材料、工具。科技引领未来,通过引入“AR课程”创新职业院校世赛训练模式,尝试将AR这一新技术转换成教育技术,开展AR课程,力求让世赛训练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橱窗尺寸变更和耗材缺乏的限制,在外出走训或假期期间也能达到实际动手制作橱窗的效果,同时游戏化的体验也为枯燥的集训带来新鲜体验,有助于调动选手的积极性并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广泛收集资料,引入“交叉分析法”创新科学统筹分析研究
创新性地引入交叉分析研究方法(立体分析法),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揭示传统训练模式的规律,无缝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大赛技术文件、政策文件、调研访谈记录、培训交流会议中对商展项目选手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为“世赛班”选拔机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组建、班级管理方式提供科学、可行性强的理论支撑。
(四)重视职业素养,引入“6S”管理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内容
学生培养和选手养成的核心是态度问题,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素养,要树立职业理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更高超的技能[6]。世赛项目对选手的条理性、逻辑性、操作规范性要求很高,商展项目要求比赛过程中始终保持工位的整洁并安全规范地使用道具,例如油漆滴落在地毯上也会扣分,不当使用电器会暂停比赛。而“世赛班”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查,首次在训练模式中引入企业6S管理模式,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此管理模式非常适合渗透、融通到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的新训练模式中,选手在整理中学会条理化,在清扫中学会标准化,在素养中形成习惯,在操作中学会安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研究表明,科学构建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拔及训练模式,能充分发挥选手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集训效率,助力选手在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