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2022-11-24李敏太原市小店区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文/李敏(太原市小店区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所瞩目,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对GDP的贡献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而在面对建筑业高产出效益的同时,传统建筑业的高污染、高耗能也一直为人所诟病。由于产业结构差异,建筑业发展模式粗放,能耗高、利用率低,碳排放占比相对较高,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2030年前,建筑领域碳排放将达到峰值。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主基调,这将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而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领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2022年7月13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籍意大利建筑师鲍罗·索雷里就综合生态与建筑首次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20世纪80年代,随着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的研究新热点,并在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1990年,英国发布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开始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绿色建筑标准。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并于2019年发布了绿色建筑“新国标”,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当前,虽然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大方向,但是因为绿色建筑在前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采购环保绿色建材和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导致前期成本投入较高,许多建设单位因为考虑到资金问题,可能会犹豫不决。但是从长远考虑,从“双碳”目标的实现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在后期的使用和运维过程中,不仅能达到节水、节电、节能、节约运维费用的效果,还能实现长久的低碳运营,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二、绿色建筑概述
(一)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强调全寿命期的绿色化,就是在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护、报废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四节一环保”,满足居住者追求健康、适用和高效使用空间的高品质追求,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
(二)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2012年,财政部、住建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明确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提出绿色建筑发展的举措。2013年,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指明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0年,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建标〔2020〕65号),旨在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三、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从绿色建筑的首次提出,到我国制定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再到我国对绿色建筑相关实施方案与意见的印发,绿色建筑已从籍籍无名的“新概念”成了“双碳”目标下的推广热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成了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的高污染、高耗能,它在全寿命期中能实现节约能源资源、节约土地、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恰好符合绿色低碳理念下的新发展模式。我国已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然而,在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中,也产生一些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利因素。(1)部分地方政府和投资者对于绿色建筑相关项目的推进意愿不高。这主要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绿色建筑本质及经济效益认识不充分、不透彻,对于低碳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推广不足,导致投资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清晰不全面,投资者担心在推广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过大,无法实现较高的利润产出,不愿主动进行绿色建筑的相关开发。(2)绿色建筑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内能显现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在注重较短期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被绿色建筑项目所占据;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绿色建筑相关项目兴趣不大,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在绿色建筑项目上。
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就需要地方政府、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全社会对低碳理念、“双碳”目标了然于胸,对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认识深刻,同时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各类低碳绿色建筑顺利落地,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四、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
融入了低碳理念的绿色建筑,在不断被推广使用的过程中,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显性效益一般可以直接显示出受益方,受益方的界定也更明晰;隐性效益的受益方一般很难直接体现出来,它隐藏于社会层面和环境层面,并对这两方面的主体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来说,推广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一)显性效益(内部)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内部效益就是指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所形成的直接经济效益。具体包括节约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土地、使用新型绿色建材、节约能源、多样化使用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包括绿色建筑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
1.节水经济效益
节水经济效益是指在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通过对水资源的供给、使用、贮存和净化再利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使水资源循环并合理使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1)通过设置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将绿色建筑使用产生的生活废水集中回收并进行一定的物理、生物处理,将废水净化后收集。(2)通过在建筑楼顶和园区内设置集水装置,对雨水进行收集,增加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回收净化和收集后的水资源可进入马桶循环系统,用于园内地面冲洗、绿化和景观用水等,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3)为绿色建筑内部的水龙头、马桶、喷淋、灌溉等配套设施设置智能感应、小流量出水,并进行节水设置。这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的用水量,进而减少水费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物业日常运维的水费支出。(4)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渗水,设置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并充分结合施工用水量和工程对水质的要求,制定针对性用水方案,并将回收处理过的水用于马桶循环系统、施工现场清理、降尘喷洒和冲洗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用水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此外,中水处理系统具备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易于在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推广使用,可以使建筑节水循环利用更为方便和实用。
2.节地经济效益
全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建设用地资源愈发紧张,而绿色建筑可选用城郊内废弃场地、建筑物或者是仍可使用的老旧建筑物进行改建及重新利用,充分利用紧缺的既有土地资源,这比购置新地块、拆迁改造成本更低,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
3.节材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大多采用性能优良的绿色可循环建材和生态环保建材,同时降低对非必要装饰材料的过度使用,实现对建筑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消耗量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建材供应商的选择上,多就近选定建材供应商,可以降低建材运输费用,节约建材运输时间,提高日常施工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此外,绿色建筑采用的是绿色环保建材和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在建设或者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可以通过新型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回收和循环再利用。随着废弃物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还能降低建设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甚至可以将废弃物加工利用后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4.节能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秉承节能理念,充分将该理念运用到绿色建筑全寿命期过程中,尽可能地在建筑中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太阳能的使用。由于我国所处的纬度合适,大多数地区的绿色建筑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加入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取代部分电能,节约电力资源;二是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的使用。在绿色建筑项目开启前,就要对周边地热能分布进行充分调研,如果该地区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就可以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将地热泵的使用融入建筑的空调系统中,充分利用地热能,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形成低能耗建筑,可达到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
此外,绿色建筑采用的高标准围护结构,相较于传统建筑来说,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避免了室内外冷热交换,可大大减少使用者对空调的冷热需求,也可降低热能的消耗,还可以减少使用者的用热成本和用电成本,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5.运营管理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阶段其实就是建筑物建成后投入使用的阶段,绿色建筑多采用智能化或者智慧化集成系统,这种系统能够提高建筑物各项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并能够根据各项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精准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减少了费用支出。
(二)外部(隐性)效益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不仅包括各类显性效益,还包括广泛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种隐性效益,这也是绿色建筑与传统高污染、高能耗建筑相互区分的主要特点。随着绿色建筑的加快推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得以大力推广的不竭动力。
1.环境效益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主要从“四节一环保”中得以体现,通过围绕建筑节能、建筑节水、建筑节地、建筑节材和环境保护,多选择可再生建材和预制建材,采用新型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加大对废旧材料的回收使用力度,降低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使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环保的良好环境效益。
在全寿命期内,绿色建筑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在材料的选择上注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等的大量选用,在保证建设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在实际使用和运维过程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绿色建筑的居住环境极大改善,提高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收益。
2.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全生命期内的低碳理念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空气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获得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同时,风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合理设计及使用,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实现整个绿色建筑室内空气的良好流通,使室内空气得到充分循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人们患病的风险,保障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有效提高使用者的生活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推广,绿色建筑的隐性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民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由模糊和不确定开始转变为明确和肯定,民众向往低碳生活的理念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这也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五、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金融支持
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较大,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较明显,因此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金融举措来缓解企业压力,为开展绿色建筑项目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一是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贷款,为绿色建筑注资,增强建设单位的资金实力,鼓励企业开发建设绿色建筑。二是要加强融资投资平台建设,为绿色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便利。
(二)激励政策
政府应积极调动财政、行政审批、行业机构的力量,加大对绿色建筑的资金补助、手续办理等政策优惠扶持力度,不断挖掘绿色建筑需求的内生动力,鼓励低碳绿色建筑的全面推广,激发全社会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推动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创造更多内外部经济效益,使“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1)财政补贴。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单位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资金补助、信贷优惠、担保服务,降低企业初期开发成本,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确保绿色建筑项目能够健康、正常地开展。(2)税收减免。依据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和节约量,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鼓励相关企业进行绿色建筑开发。(3)简化相关手续办理流程。政府对进行绿色建筑开发的企业,在相关手续的办理中,应简化手续办理流程,设置绿色通道,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方便绿色建筑的手续办理。(4)设立奖励基金。政府按照本地财政状况设置一定数额的绿色建筑奖励基金,对达到一定星级的绿色建筑进行奖励。同时,政府应当完善相关约束机制,避免企业借用开展绿色建筑项目的名义套取各类补贴,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三)宣传推广
加大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网络公益广告、广播、电视等平台,宣传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的具体内涵,对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内外部效益进行清晰明确的介绍,使得绿色建筑的供需双方、政府以及全社会都能够深刻认识到低碳理念和绿色建筑的本质,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全体民众普遍形成绿色低碳理念。而绿色低碳理念的普遍形成,也会使得绿色建筑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可以推动绿色建筑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将有助于绿色建筑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绿色产业链也将不断延伸,整个绿色建筑的内外部经济效益将得以提升。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也会不断增强,更多的投资者会主动增加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投资金额,有效提升了绿色建筑全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结语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美好蓝图下,在全社会努力形成绿色发展的低碳理念,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稳步发展,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的内外部经济效益,让全社会共享绿色发展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