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长征》,心中升腾起恒久的敬仰和永不言败的力量

2022-11-24于洪良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胜利长征红军

□ 于洪良

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的《长征》,是近些年来我最爱捧读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长征》包括前言和十八章,全书70 余万字,2006 年第一次印刷,那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有评论家称:该书是首次把长征作为人类精神事件来书写。后几经修订,到2016 年长征胜利80 周年时,发行量超过50 万册,至今总销量已超百万册,并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装帧设计奖,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图书大奖。

为什么要写《长征》?王树增回忆说,2000 年的一个夏夜,他的妻子突然问:“为什么长征能够影响人类的文明进程?”王树增愣了一下。妻子随即把她刚读完的《人类1000年》放在他面前,书中对长征的评述,是一种中国人从未有过的认知。在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录选《人类1000 年》的中国大事件有三个:火药武器的发明、成吉思汗的帝国和1934 年的长征。正是那个夜晚,王树增内心笃定,“我试图将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历史,从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角度,还原给今天的中国读者,也还原给我自己”。

把家里变成“作战室”,墙上、地上铺满了地图,王树增查阅了数千万字的史料,仅笔记就做了240 多万字,他还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真实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让读者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近距离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历经6年辛勤笔耕,2006 年《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创作中,王树增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哪怕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也必须要知道敌军的头儿叫什么,哪里人,尽可能查到家庭背景……最值得称道的是,王树增将长征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竭力提取的是长征这一伟大行动所蕴涵和映射出的那一群人的不灭信念、坚定追求和永恒理想,从而使长征精神具有了“泛人类精神”的意味,也就使其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普适性。《长征》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军旅文学树立了新标杆。

《长征》以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框架,从1934 年10 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的生存极限,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的长征,全面、生动、客观地叙述了长征的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描写了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这种全景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

作者赋予了长征崭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书中写道:长征纵横十四省,长驱二万五千里,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 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 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 余座……更艰难的是,长征途中红军始终处在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600 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 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 岁,14 岁至18 岁的战士至少占40%。长征路上,平均每300 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无数战士的鲜血染成了长征这条红飘带。这在人类历史上的迁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牺牲者,或有名或无名,但都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胜利,为了今天的我们。

2016 年10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一些读了《长征》的80 后、90 后、00 后读者,不约而同拿着《长征》去了江西瑞金、贵州遵义、四川阿坝州的雪山草地,走向那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去寻求答案……

读罢《长征》,掩卷深思,感慨万千。万里长征路,每一步都惊心动魄;长征的每一个细节在历史长河中未有褪色而愈发鲜明,永远被我们刻骨铭心。仰望长征精神,我们会洞悉为什么出发、向何处行,无惧“爬雪山”“过草地”;弘扬长征精神,我们会收获一种磅礴力量、必胜信念,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致敬长征!感谢《长征》!让如我一样的万千读者心中升腾起恒久的敬仰和永不言败的力量。

猜你喜欢

胜利长征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坚持就是胜利
爷爷的长征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坚持
十送红军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胜利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