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企业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的思考
2022-11-24邱明月于晓晴李胜尧
甄 强,乔 磊,邱明月,于晓晴,李胜尧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0 引言
相对而言,施工行业的整体研发水平较低,一些企业采用设定指标的方式开展科研管理,存在研发人员积极性低、成果质量差等问题,研发视角多局限于施工技术或工程管理,缺少与信息化、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针对这些问题,从管理手段、技术前瞻等角度对如何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进行分析。
1 降低科研参与门槛
当前企业工作人员面对科研指标时仍存在畏难情绪,在产生的压力上有其独特的分量。同时企业管理者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或落地能力有很大的期许,这种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是急于求成且一厢情愿的。
科研界有个共识,那就是从业越久越容易觉得科研里“水分”越大,真正的颠覆性创新或进步非常少。然而整体来看我国科研进步是巨大的,基础的繁荣带来了典型成果的繁荣,施工企业的科研成果仍处在数量偏低的初级阶段,所以在课题、知识产权、人才储备等层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形成规模优势。
某些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课题管理办法,但仍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一般是团队形式才能申报,期限较长,资金的使用规则繁琐。课题组的大部分人承担的是“资质”“财务”等非研发任务,但大量的关键技术研究实际上来自于少数的个人。
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大科研工作和任务的普及性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一方面要提高科研指标在日常工作中的影响力,例如在新员工转正、后备人才遴选、关键岗位晋升审批等活动中把科研指标或科研课题参与经历作为底线要求,并设置奖项表彰在科研活动中突出的人才,加强在科研方面的宣传报道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科研工作的从业门槛,鼓励以3人以下的课题小组甚至单人的形式承担课题研发任务,鼓励申报5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科研课题,并在此类课题中把预算-报销的经费管理制度改为投资-成果交付制,在完成课题研究内容的前提下由课题成员自主支配研究经费,逐步形成职业课题经理人制度。
2 大幅提高知识产权数量
目前施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署名存在较大问题,甚至整个科研界都存在此类问题且习以为常,那就是知识产权的署名权分配,直接作者往往排名靠后,甚至无法署名。
科技研发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各类知识产权,与其他类的指标有区别的是,知识产权类指标对于作者而言变现能力很差,其主要影响力体现在职称评审、专家或人才评定、区域性购房或落户、成果奖励等,而署名与否和作者排序与这些关系紧密。
以变现能力最为直接的成果奖励讨论,一个科技成果对应着一定金额的资金奖励,然而在施工企业大部分奖励的资金来源为“项目成本”,在实际执行中这部分资金很难被兑现,甚至存在暂时发放到员工手里再收回的情形。
知识产权的编写体现的是作者的智力成果,其包含很多量化或非量化的成本,例如数天或数十天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产生的沉没成本、查找文献的高频小额度且难以报销的费用、报销资料瑕疵导致无法报销的自担成本等,整体来看申报知识产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赔本买卖”,一些科研工作者或许对科研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精力,然而在正向反馈缺失的环境下,或寄情他物、或囿于生活中的苟且,一腔热血逐渐变凉。
建议建立企业的知识产权署名权的公开交易市场,对知识产权的署名权进行分级和差异化交易,由作者决定署名权出售的数量,知识产权的含金量、署名顺位决定了交易价值,可以通过中心化的数据平台承载这些交易。在平台上可以自费、课题经费、项目成本等方式完成交易,企业可以依据整体数据划定交易指导价格,并承担监督、合规性处理等任务。这项措施几乎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只是借助“市场化”的手段让科研领域实现一定的“按劳分配”,提升科研活力,可能有助于培养出一批职业科技成果写手。
3 保护科研从业者的创作环境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科研活动,例如做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项目领导班子成员不能保证这一点,过于繁忙的一些岗位也不适合这一点;从事科研活动需要相对较多的思考,情绪要求相对稳定,一些承压型、互动型的岗位可能也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应当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
首先建议有条件的项目设置单独的研究室,其定位与党员活动室、棋牌健身室等功能性场所类似但具备一定的准入条件,可以通过灵活的规则约定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可以使用该房间,科研室应具有较好的隔声和温湿度控制措施、相对宽敞的使用空间且非请勿入。一方面是创造良好的灵感环境,另一方面是对外传递一种避免打扰(如安排工作)的信号。
其次设置面向科研人员的专属节假日,与年假、探亲假等假日类似科研假的天数依据其成果数量、从业时间等综合确定。科研假(闭关假)具有优先等级高、研究成果交付承诺制、带薪、事实工作等特点,一方面是为科研中的技术攻关提供必要的不受干扰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对科研人员工作的肯定,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
4 打造实体科研实验室
尽管我们努力把科研打造成一款全民运动,但科研的整体准入门槛在不断提高,如果把科研人员看作一个个终端,实验室就相当于企业的云计算中心,对企业整体的科研实施能力影响重大。
首先建议建立小型硬件实验室,当前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是国家和行业政策催动下的热门领域,相对容易产出科研成果且社会认可度与期待值都较高。其次建议增加企业级的软件开发环境,即依托实验室部署服务器、数据库等,方便科研人员在软件研发等领域“做实验”。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等政策的影响下,或在企业、系统或部门自身需求的推动下,施工企业在未来3~5年内可能承载一定量的具体科研任务,出于成本或对标上级单位的考虑可能会组建小型的程序员、产品经理(信息员)研发队伍,他们的“工作面”可能会以实验室的形式存在。
在具备一定规模后,实验室可以转型成专业实验室,在技术或资源稀缺性的支持下定制标准或扩大企业的实验资质。在社会倾向稳定的大环境下,企业会面临赢者通吃的竞争压力,与“碳中和”等积分类似将来也有可能出现“科研积分”,实验室的资质可能会与当前设计院的职能借EPC工程承包模式下放到施工单位一样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必争之物,施工企业应当提前掌握主动。
5 重视信息化和对数据信息的应用
数据也是科研活动的有力支撑,建筑工程行业的基础施工要素数据、管理类数据可看作天然的试验样本,而做试验是实施科研活动的主要道路。随着施工行业信息化、智能建造、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结合工程特色的数据分析方法将有可能成为方法类发明专利的主流,基于数据分析的施工作业方法研究也有可能成为行业热点。基于数学模型和传统管理经验的数据分析概念,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变革不仅仅是减少生产端的工人,也包括降低决策端的管理人员数量、响应端的执行人员数量。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决策依赖的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算法和工具(如进行数据预测分析报告、对数据进行智能排序等),并以海量、成体系的知识产权形成概念与技术壁垒,取得施工大数据领域和智能决策领域的先发优势。
6 结语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意味着我国建筑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设计中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科研技术的快速成熟,为公司乃至整个建筑行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