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历史与现代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
——德济门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实践
2022-07-19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刘卓君赵文斌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 刘卓君 赵文斌
1 项目背景
泉州古城始建于唐代,此后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扩建,城址平面形态数次更易。唐、宋以来,晋江及其入海口一带海岸线退缩、陆地面积扩大,为城址营建提供空间条件;同时,海外贸易的繁盛带动泉州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成为城市扩张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现出我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对其开展综合性环境整治在提升遗址环境品质,呈现遗址的历史文化特征,促进历史文化遗址与现代城市街区环境的协调,确保遗址价值得以真实、完整呈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遗址概况与环境特征
2.1 概况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宋元泉州城向南部拓展的历史,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
遗址位于泉州古城南端的天后宫外,门外遥对晋江及顺济桥遗址,是宋元泉州城7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科学考古清理的城门遗址。德济门始建于宋代,是进入城市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元代对其进行拓建,明代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延用至20世纪中期。2001年,经过考古发掘完整揭露13世纪以来的多次营建遗迹,由北向南分别由宋代城垣遗迹,宋元壕沟,元代、明代的城墙遗迹及瓮城等组成。现存遗址由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砌筑而成,出土有南宋官办砖厂所制城砖及宋元时期印度教、景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等。2006年,国务院公布德济门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 环境特征
2.2.1 历史
历史上的德济门作为泉州古城的南入口,位于古城南端临江临海带,是水陆转运的交通节点,城门外设码头与货物集散点,城内推测为街市蕃坊,城内外均有居民居住(见图1)。
1历史环境特征
2.2.2 现代
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的老城区,东北有南菜市场,东为泉州七中,南面是民居和八卦沟,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贽故居以及聚宝街、万寿路,西北毗邻中山南路。德济门遗址处于城南片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交通便利,街区内主要为城市公共空间、历史古迹及旅游景点(见图2)。
2现代环境特征
3 现状问题
整治前的德济门遗址虽吸引大量游客和居民,但公众停留的时间一般较短。游客多拍照后在介绍石碑前短暂停留即离开;附近居民在此主要活动为慢走、轮滑等。遗址为居民提供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但存在以下问题:①既有展示平台围合遗址,使其过于独立,无法与周边环境融合;②抬高的展示平台、生锈的围栏阻碍公众进入遗址参观;③遗址周边交通繁忙、车辆众多,游客及居民的通行安全难以保障;④主要道路将遗址与天后宫完全隔离;⑤缺乏休憩设施,公众难以长时间驻足停留;⑥解说及展示系统不完善,影响公众对遗址的理解(见图3)。
3遗址现状
随着时代发展,德济门遗址与其周边街区环境产生诸多新旧碰撞,两者发展缺乏衔接且发展定位不明,导致街区活力不足、环境品质衰退,既不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又有碍于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
4 建设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目标:保护与呈现遗址的历史文化特征,提升遗址及所在街区的环境品质,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城市街区空间功能的兼容,城市街景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品质的匹配。整治工程以古城门遗址的保护展示为核心,力图将德济门遗址打造为融遗产价值传播与市民公共生活于一体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
5 设计策略
设计重新梳理并充分利用遗址阐释与展示空间,将现代城市功能合理地融入其中,使遗址更有效地发挥文化影响力,极大改善街区环境,成为周边居民可共享且安全、舒适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见图4~6)。
4总平面
5整治前后空间对比
6鸟瞰
5.1 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设计首要关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通过拆除现有展示平台,将场地改为遗址广场;以三级下沉台阶的方式拉近游客与遗址的距离;通过设置围栏引导游线,允许游客进入遗址参观。设计为游客与遗址提供互动空间,使遗址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注重遗址价值的阐释,采用多种手段呈现德济门作为界定且连通城内、外街区的重要城市节点,如利用地面铺装颜色的渐变,区分城内、城外;通过地面雕刻石材与埋地灯,标示遗址不同时期的城墙、壕沟走向;设置信息牌、解说牌等阐释遗址价值(见图7~9)。
7地面铺装
8雕刻石材与埋地灯
9结合围栏设置解说牌
5.2 梳理优化交通
调整交通道路将德济门遗址与天后宫连通,形成完整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节点。梳理周边交通,重新规划公共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等流线,取消场地内小型停车场,引导广场公共空间交通以步行、慢行为主,缓解公共空间的交通压力,营造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环境。
5.3 叠加整合功能
街区公共空间既承载重要的遗址文化展示功能,又融入居民生活,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交流、活动场所。设计结合历史特征优化遗址周边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功能,以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结合周边建筑改造,建筑首层以文化展示、中小规模餐饮、零售、生活服务及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主,打造相对开放、连续的积极界面,方便人们进入并增加其在此地驻留的可能性,形成交往、交流空间,丰富活动体验(见图10)。
10建筑首层的文化展示空间
鼓励设置建筑挑檐、遮阳篷、雨篷等设施,同时种植乔木为主要步行区域的行人遮荫、挡雨。在保障步行通行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激发街区活力,允许沿街商业利用建筑前区进行临时性室外商品展示、绿化装饰等,并有计划地设置食品饮料、杂志售卖及信息咨询等设施。设计功能集约式街景家具投放于遗址广场及周边街区,采用“一框多用”的方式,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及更换不同功能的构件,如靠背座椅、雨篷、照明设施、垃圾箱、盆栽或吊挂绿植、货架等(见图11)。
11功能集约式街景家具
5.4 提升环境品质
注重公共空间作为遗产形象窗口的作用,强化对入口、主要街道及休闲广场的风貌管控。为提升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采取以下措施。
1)在广场入口节点种植景观树,吸引人们进入,并提供地图、导览等介绍,为人们展示各类指引信息(见图12)。
12公共空间入口节点
2)在场地增加座椅、种植箱、垃圾箱等,为人们提供数量充足的休憩设施,打造宜人的互动、交流场所。
3)沿八卦沟设计水景,延续水系历史肌理,通过水景增强空间环境活力与吸引力,提升空间趣味性,使其成为游人、儿童喜爱的活动场所(见图13)。
13八卦沟水景
4)埋地灯、台阶灯、照树灯等照明设施为广场活动区域提供层次丰富的夜间照明,显著提升公共空间的夜间活力(见图14)。
14遗址广场夜景
6 结语
整治工程完成后,德济门遗址与居民生活相映成趣,一面是承载了悠悠历史岁月的文化遗迹,另一面是普通人平常而琐碎的公共休闲生活。如今的德济门遗址虽看不到商贾云集的“泉南番坊”景象,却仍吸引众多周边居民前来纳凉、散步、跳舞、戏水,充满生机与活力,既让观光者领略古城文化,又让身处其中的居民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让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魅力共生。
项目名称:德济门遗址环境整治工程
项目位置: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项目规模:13200hm2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负责人:傅 晶、赵文斌、刘 环
景观主创:孟 菲、刘卓君、王 敏、盛金龙、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