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脱困村Q 村为例

2022-11-24谭定新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攻坚党员生态

王 新,谭定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216)

关健词: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党建;先锋模范;服务凝聚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的隆重举行,正式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我国正式迈入了乡村振兴全面实施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全面转向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脱贫攻坚时期,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一,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统一思想和引领扶贫工作;其二,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组织,将党建工作融入扶贫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同志在扶贫中的引领、带头作用。总而言之,党建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汲取其成功经验并保持其措施的持续性,对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Q 村基本情况简介

Q 村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中西部的大石山区脱贫村,是典型的滇黔桂石漠化山村和瑶族同胞聚居地,未脱贫摘帽之前是国家“十三五”重点攻坚的深度贫困村和自治区极度贫困村。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屯,2013 年开始进行建档立卡精准帮扶时,贫困发生率64.31%。全村石漠化严重,水土资源匮乏,山高谷深,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 亩(1 亩约等于0.066 7 hm2),交通闭塞,生产条件落后;同时,以瑶族同胞为主的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因循守旧,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十分艰难。

全村共有一个党支部47 名党员,支部党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年长党员比重较大,年轻党员外出务工较多。其中年龄结构上18~49 岁的占36%,50~59 岁的占32%;学历结构上,以初中文化为主(占比为51%),其次为小学文化(占比为22%);长期外出务工及老弱病残者占34%,在村里务农占47%。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强而有力的领导下,经过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党员群众勠力同心的艰苦卓绝奋战,Q村于2019 年提前实现脱贫摘帽,并得到各级媒体作为典型的先进脱贫摘帽村进行宣传。

2 乡村振兴时期应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2.1 乡村振兴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振兴乡村建设的优势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一直延续下来,而中华文明则起源于乡村文明。在过去的乡村产业中,主要体现一种有机循环模式;其次,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是城市无法比拟的。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不仅使乡村更美,还能转换成经济效益及可供利用的生态资源。这种自然生态资源是当地村民的最大收益。因为很多城镇居民对于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享受,因此乡村振兴发展也有了新的需求。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挖掘乡村生态文明,并升华乡村文化,结合社会、经济和政治等,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益于将乡村的生态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得传统乡村重新焕发生机,有助于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

2.2 继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2012 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1]”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建在乡村工作中的首要作用,也是着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按照党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级党委《关于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的方案》要求,结合基层实际,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健全村“两委”班子,围绕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集中力量抓好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实现“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的“六个有”目标。

Q 村应继续以“抓党建,助振兴”为突破口,力求在方法上创新,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其一,认真抓好党建日常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意识,形成强而有力的合力。通过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学习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上级文件精神与时事政治,使党员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保持与时俱进,使村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思想保持统一,团结一致,凝聚合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其二,继续执行和完善党员积分制度,每个季度举行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和党组织评定,对党员在该季度中遵纪守法、致富带动和正向加分等进行定量评分,肯定和褒奖先锋党员的同时加强对后进党员的鞭策与引导,营造良好的创优争先氛围。

同时继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依法规范重大事宜决策和资金使用程序。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落实“四议两公开”等议事机制,促进村级事务公正、公平、公开。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抓好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2.3 继续发扬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村委会应继续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产业振兴方案,根据本村的条件制定适合本村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方案,并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产业的高效发展。

在特色产业建设中,继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党员“敢为人先”的精神,带动引领群众们发展产业致富。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党员需要继续带头发展特色产业,主动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破除各项技术瓶颈,并通过产业创收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目标,为群众做好表率引领作用,用实际行动宣传产业脱贫致富的经验,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深入到各村屯,对村民的种养技术进行实地指导,解决村民们的实际技术困难和忧虑等问题,激发广大村民参与热情,实现从点到面的脱贫致富带动效果。

在村集体经济建设中,村委会和支部应继续发挥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主动参与探索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的模式,继续以“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引领带动”的村集体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完善该模式的带贫减贫新机制,全力推进村集体产业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使村集体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造脱贫地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样板。

2.4 继续发挥服务凝聚作用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Q 村按照自治区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组织带领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和支委委员一起走村入户,逐屯逐户地走访,与农户座谈沟通,了解农户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生产状况,收集农户存在的困难和急须解决的关切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宣传相关的政策和答疑解惑,提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及路径,进行精准帮扶。虽然作为极度贫困村,Q 村几乎一半的群众为文盲或半文盲,但通过党员和帮扶干部入户宣讲与农户相关的扶贫政策,解析相关政策的意义,帮助贫困户获取帮扶信息,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从而赢得良好的信任,也夯实了群众基础。

因此,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应继续发挥党建在乡村工作中的服务凝聚作用。例如,对于具有种养、建筑等实用技术而又需要照顾家庭无法转移就业的有劳动力的中年脱贫农户群众,通过组织实用技术培训之后,进行分流就近就业,有种养技术的脱贫户则为其提供村集体实体经济产业养殖人岗位,有建筑技术的贫困户为其提供参与建设村里道路修复、村集体产业基础设施等岗位,对于因为身体原因劳动力较弱的,则为提供村护林员、卫生清扫员和道路简易维护级等公益性岗位;对于建档立卡学生,为其申请相关的“雨露计划”、寄宿补助和营养补助等教育保障补助,同时通过教育政策宣传为贫困生父母解除读书的后顾之忧,树立其“读书走出大山”的正确思维,也为其指明读书成才的出路,“智志双扶”并举。

2.5 继续发挥共建联建作用

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对接各个帮扶单位、后援部门的作用,利用帮扶单位和后援单位的优势资源,通过线下线上等方式,进行村级的共建联建。Q 村党支部自2014年以来,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等进行了多年的党支部共建联建活动,在基础设施、文化内涵、专业服务和教育帮扶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

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应继续发挥党建的共建联建作用。

其一,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第一书记争取后援单位资金,通过党建文化经验共享,推动村级不断完善党员活动室和党建文化走廊等党建文化设施,开展党支部书记交互为对方党员上党课、乡村振兴成效交流及党建材料共享等一系列共建活动,使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地域的党支部党员互通有无,丰富党员精神生活,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

其二,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术服务。通过支部共建联建,利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在Q村的村屯美化亮化绿化、种养厂房修建、安全饮水水质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及建筑劳务服务技能培训与咨询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其三,发挥教育资助帮扶作用。继续利用支部共建联建后援单位的教育资源优势,继续开展教育扶贫各项活动,以第一书记为连接纽带,开展助学资助和捐赠活动,为有辍学失学风险的脱贫户学生募集社会爱心助学金,为留守儿童和中小学生募集课外书籍,利用后援单位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志愿服务为脱贫户学生学业路上的困难疑虑进行答疑解惑,进行思想引导,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精准慰问帮扶;同时,继续开展每年一度的“三下乡”活动,开展盛大的文艺汇演活动,为山村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丰富的文艺盛宴。

3 乡村振兴时期党建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组织建设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驻村工作队和后援单位进行轮换和调整,组织建设将面临着无法持续的风险。对此,应该保持帮扶单位的总体稳定和工作队的连续派驻,做好交接工作,保持组织建设思路的连惯性和持续性。

3.2 管理监督

基层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和专项考核办法,对党员干部进行精细化管理[2]。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建发挥的作用需要制度进行管理和推进,也需要上级以及群众的监督,更需要党支部党员间的互相监督,但基层党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管理监督难度增大,因此建议对党支部委员和工作队成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完善相关奖惩激励措施。

3.3 经费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费保障是党建得以持续推进的基础条件。在脱贫攻坚中,后援帮扶单位的活动经费支持是党建在Q 村得以高效推进的基础,而在乡村振兴中,党建的经费保障或面临短缺问题,因此建议上级部门提供相应资金保障,同时村级党支部应多方争取资金,并通过村集体经济创收“造血”,保证经费充足,以保障党建的持续建设。

4 结束语

当前,乡村居民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利于乡村生态文化的普及。因此,可以把握大好机遇,提高农民的生态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发挥在乡村生态治理和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保障。其次,可以通过丰富农民生态文化生活,不断使生态文化理念全方位融入到生活、生产实践当中,推进乡村居民生态文化的自觉自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民,需要培育农民、依靠农民。此外,需要打破城乡生态文化封闭性,使其与城市文化进行交流、促进和融合,使乡村生态文化得到提升,与时俱进。既要加强乡村传统生态文化自信,盘活农耕文化,增强农民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要推进乡村文化创新,鼓励广大青年参与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猜你喜欢

攻坚党员生态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