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的缺失问题与对策

2022-11-24孙焱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130022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数学化数学课程教学活动

孙焱(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平泉小学 130022)

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陶行知提倡生活教学,他认为教学活动应该主动与日常生活关联,找到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会灵活使用课堂上掌握的内容。采用科学的教法,可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化”缺失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教师也能获取最佳的课程活动效果。

一、深入了解“数学化”

“数学化”的理念,最初是被弗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不止一次地向同行阐述:数学教学要与实际材料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立体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化”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水平数学化。所谓水平数学化就是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探究,水平数学化是以“归纳推理”的方法为主,尝试解决各种难题。二是垂直数学化。将数学看成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机械的,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不大,垂直数学化主张使用类比推理,寻找各种问题的相似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运用现状

将“数学化”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主动发现新旧知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由于教师经验、能力的不足,导致“数学化”的运用情况不甚理想。

1.教学情境创设欠妥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构思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异彩纷呈的数学知识,但是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虽然创设了教学情境,但由于设置方法欠妥,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因此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导致教学活动开展不顺利。

2.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新颖、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更加满意自己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各小学内,仍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坚持“穿新鞋走老路”,在自身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积极研究、更新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越来越低下,教学质量也可能出现直线下滑的情况。

三、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有效的运用措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提出,教师应将“数学化”融入教学活动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教师要从遵循学生兴趣、重视思维培养、倡导理论联系生活等角度出发,解决“数学化”缺失的问题。

1.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不是工厂批量生产的“货物”,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性格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同样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们。早在千年以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倡导要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让“数学化”理念充分发挥正面引导的效果,帮助数学教师得到领导与广大家长的认可。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时候,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翻开书本直接学习。在备课时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情况:他们对于形状奇特、颜色鲜艳的物品非常好奇,并且喜欢做进一步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课件中,添加了一些从网络上收集的多边形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如何做才能求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由于给予了学生“说”与“做”的机会,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兴致高昂地参与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多边形图案面积的解答方法。所以,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就能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2.大胆革新,注重思维培养,改变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智力还没有完全发育,他们还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应该重视思维培养。基于垂直“数学化”的思想,在数字与符号组成的世界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大胆尝试的欲望,作为教师应主动结合学情改变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引入具有创新性的方法,让数学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

鉴于传统数学教学都是问答模式,或者教师随机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做题目,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两种教学方法都有缺陷,于是我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我提出问题稍做启发,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确定最终答案。改变了教学方法之后,我不需要对学生耳提面命,现在他们更喜欢大胆思考、小心求证,其思维水平正在逐渐提升。为了教给学生更多课内知识,教师不仅要讲重点,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补充性的练习题目,“数学化”的缺失挫败了学生的信心,所以一部分学生一直都对数学课没有太大的兴趣。

3.拓展学习,理论联系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倡导“从做中学”,但是受狭隘眼界的影响,教师只将目光停留于教材上,认为只需要教好课本中的知识,能让学生考取理想的分数,数学教学工作就算取得成果了。实际上,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数学化”回归课程。

在教学《对称和平移》这个单元之后,我要求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更多具有对称特性、能够平移的物品。经过两天的时间,学生向我反馈了很多答案:其实不仅是某些物品具有对称的性质,一些生物如人类、小猫、小狗,甚至某些植物都有对称的特点。班长说:“平移其实就相当于是本体与影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形状和大小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学习委员说:“回归生活才发现,这里与课题有关的例子简直多得数不清。”

小学数学本来就是一门起源于生活的课程,这门课程专门收录各种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数学化”旨在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的眼光要更开阔一些,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以“数学化”的理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互关联,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四、结语

小学生其实还处在数学课程学习的初级阶段,此时需要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注重能力的锻炼与思维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数学化”缺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也能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数学化”理念为基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学化数学课程教学活动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