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教学有效激励策略的实施探讨

2022-11-24徐子明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510095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徐子明(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 510095)

教育是带动国家发展的一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事业,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的发展目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德信为先”,他认为,品德培育应该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因为拥有美好道德品质的个体,才可能成为英雄,成为时代的楷模。

一、初中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义

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将德育工作摆在第一位,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还能在潜移默化间给予学生正面影响,高质量的德育工作能改变一所学校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施,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均有裨益:

1.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转型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及时开展德育工作,以激励、方法指引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一些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事件、人物,或者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提出指导意见,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出正确的行为、举动。

2.加强班级的管理

进入初中之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的他们与小学相比较,多了一些叛逆和不羁,这样的学生往往也是教师难以管理的。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心理偏差,给教师的班级管理造成困扰,其根本原因还是品德教育的缺失,所以他们会出现忤逆长辈、教师的行为,还自认为是有个性、有特点。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德育教育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教师加强班级管理。

二、初中德育教学有效激励策略

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要想获取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就要拥有一定的德育智慧,从改变学生心态的角度考虑,如果能够适当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更容易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1.巧用情感激励,让德育散发灵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如果能借助“打感情牌”的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他们会看到一个以理服人的好教师,会更愿意聆听教诲,而教师的德育工作也能散发出灵性。

刚刚接手新的班级时我发现:班里有几个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总是喜欢在课堂上发出奇怪的声音,想着能用各种办法引起全班师生的注意力,他们的怪异行为让任课教师深感头疼,课堂秩序总是被打乱,接下来的课程难以继续,而且责骂与严令禁止在他们身上都没有太大的效果,这种油盐不进的特殊生,让教师很头疼。为了彻底改变特殊生的怪异行为,我首先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然后从情感激励的角度出发,试着与他们进行沟通,平等的对话方式让学生深感诧异:他们以为扰乱班级秩序肯定会被班主任严厉批评,但我不仅没有责备,反而侧面表扬了优点,并且说出了父母对他们的期待。

情感激励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教育是有“温度”的,用温暖与热情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山”,获取最佳的育人效果。所以教师要站在关怀学生的角度,采用情感激励的方法,彻底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

2.巧用惩罚措施,要遵守规章制度

一位真正的好教师能做到严慈并济,而非一味宽恕、纵容学生的错误行为,在给予情感激励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之后,也要制定明确的规矩,告知学生不可逾矩,双方按照规定的制度做事。当学生获得进步时,教师应当予以奖励亮明自己的态度,但若学生明知故犯破坏双方的约定时,也要适当做出惩罚。有时候恰当的惩罚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激励手段,能刺激学生改变行为方式,做到遵守规章制度。

自从上一次与班级里的几个特殊生有过情感沟通之后,他们的违纪情况得到了改善。可是好景不长,在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之后,他们又开始扰乱教学秩序,给教师与同学造成困扰。经过仔细思量之后我决定做出惩戒措施,他们必须背诵班规,逐一解释班规里面蕴含的意思,分析制定规章制度的缘由。在初步认识到错误之后,还需要向当堂的教师说明自己的违纪行为,而且自行思考若再犯同样的错,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经过这一次的深刻反思,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表示愿意尝试做出改进。

适当的惩戒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是必要的,但是惩戒不是为了让学生惧怕教师的威严,而是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中反思,或者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当班教师,课堂纪律被人肆意破坏,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以惩戒的方式促使学生反思,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式,能逐步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学着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

3.优选激励时机,能提高思想认识

初中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转型时期,他们需要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品德修养更高尚、对待师长的态度更诚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较高的认识水平,会让一个人做出高尚的行为。”对于学生优异的表现,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励他们,让他们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原来那几个私下被人称为“坏孩子”的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遇到各科教师会主动打招呼,课堂上的纪律情况改善了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情况,教师的课程能够得以继续,我知道教育已经初见成效。为了继续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我特地利用班会课时间,分析了他们最近的情况,针对优秀的表现给予了实物奖励:一些造型精美又实用的文具。很明显,得到礼物的学生很开心,他们也在口头上表达了对我的感谢。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成果,对于班级里的特殊生,教师不能持有否定的态度,而是需要坚信这群学生是有潜力的,只要愿意近距离了解他们,并且给予他们成长的机会,就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对于那些已经进步的,教师要摆出态度,选择合适的机会给予激励,继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三、结语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教师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与健全人格。陶行知先生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才是教育事业的本来目的,学生学会了做人、做事,心态平稳了,思想正确了,才能安心投入于各种学习活动。班级里多了一群“乖孩子”,教师的班级管理任务就会轻松很多。因此,开展品德教育,才是初中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而适当采用激励策略,能够保证德育教学的成果,让学生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德育工作简述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无课日”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班级英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