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2-11-23马洪波苏茂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麦苗有机肥小麦

马洪波,苏茂军

(1.潍坊市诸城市舜王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200;2.潍坊市诸城市相州镇党委,山东潍坊 2622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生态有机农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公众对于小麦质量也更为重视,使得无公害小麦栽培技术成为农业领域的研究重点。通过推广此类技术,能够兼顾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仅能够契合生态有机农业的需求,而且也能够提升农民群体收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由于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土地和品种的选择

1.1 种植区域的选取

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是确保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条件和先决条件。因此,在种植区块的选取上,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标准进行选择,具体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当地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保空气和水中不存在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其次,对土壤的选择上,要确保土壤的耕作层较为深厚,且土壤应具有较高的通气透水能力和保水保肥能力[1-2],耕作层土壤应满足的主要指标(表1)。再次,在地块的选择上还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除了气候条件适宜之外,还要考虑该地块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免受到污染。

表1 无公害小麦耕作层土壤应满足的主要指标

1.2 种植品种的选择

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应当优先考虑高产稳产且品质优良的品种,种子质量应当符合GB4404.1的有关规定,并严格禁止选用转基因品种。在此基础上,对种子的品种进行选取,此环节主要基于当地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确定,如土壤含水量高,则可选择邯麦19、济麦23、良星99等品种;如土壤含水量偏低,则可选择晋麦100、临丰3号、运旱21-30等品种。

在确定种子的种类后,进一步挑选其中饱满、均匀、无明显病害且不破碎的大粒种子,再根据GB4404.1的标准进行选取,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应不低于99.0%,发芽率不应低于85%,且含水量应在13%以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具备这些特点的种子,其出苗效果较优,对于优质高产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3]。

2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2.1 种子处理

在种植开始前,还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以进一步消除影响种子生长的不利因素。具体来看,首先是晒种。此环节于晴朗天气下进行,将种子均匀摊铺在草席上进行晒种,摊铺厚度控制在3~5 cm,每隔1~2 h翻动1次,晒种6 h左右后即可完成晒种环节。其次是使用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除去种子表面可能潜伏的病虫害问题,可选用高效低毒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处理。

2.2 整地环节

在整地环节,“深耕细耙”是此环节的根本要求,基于这一要求,在整地环节中,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其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其次是细耙,使用相关农用机械进行耙地,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当地面不存在明显的结块土壤时即可结束此环节。最后是平地做畦,畦的长度建议控制在30~50 m,宽度保持在2 m左右,后使用喷灌或滴灌方式进行浇水作业[4]。

3 播种与施肥

3.1 播种前的施肥工作

为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在整地环节完成后,应当预先对播种区域进行施肥,考虑到无公害小麦栽培的相关要求,在施肥环节中应当优先考虑有机肥料的应用。首先,可应用秸秆作为肥料,将麦秸粉碎后,填入耕深为25~30 cm的土层中,并施加少量尿素以加速其腐烂而转化为有机肥。其次,增施其他种类的有机肥,如高温腐熟农家肥,施加量为2500 kg/667m2;或是施加商品有机肥,如果施加商品有机肥,则按照表2标准选择肥料种类。

表2 商品有机肥指标要求(以每100 kg计)

在确定有机肥种类后,控制施肥深度为8~12 cm以完成施肥。如条件有限则可使用少量化肥取代部分有机肥,化肥使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进行确定,主要选择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锌等[5-6]。

3.2 播种

播种开始前应当加强对天气情况的关注,如日平均气温升至17℃以上且已经稳定,则可开始进行播种作业。播种作业前,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范围内。在环境条件满足后,对播种量进行控制,其中,对于早茬地,基本苗控制在15万~18万穗/667m2,即对应播种量为8~9 kg/667m2;对于晚茬地,基本苗则控制在18万~22万穗/667m2,即对应播种量为9~11 kg/667m2。在播种方式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半精量播种模式,行距控制在20~23 cm,播深3~5 cm,并做到深浅一致和下种均匀。确定以上参数后,使用播种机械进行统一播种。

3.3 播种后相关工作

在播种完成且已经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查苗环节主要针对植株密度过高的区块,对其进行疏苗处理。同时,对植株密度过低的区块,则在2叶期前,及时选用适量同品种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露白后及时补种,确保田间地头种满种严。另一方面,在出苗后,降雨天气结束后或灌水环节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中耕镇压环节,此环节使用专门的中耕镇压设备进行,主要针对翘空不实,或墒情不足的麦田进行及时中耕镇压,深度控制在7~10 cm范围内。

4 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4.1 春季管理

4.1.1 划锄:此环节在早春时期进行,当土壤化冻超过2 cm后即可开始此环节的作业,一般划锄2~3次,至拔节期停止划锄作业。化控防倒作业:此环节主要是在麦苗“起身”环节前进行,当麦田中的返青群体超过100×104个/667m2时,使用浓度为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对麦苗进行均匀喷雾。

4.1.2 杂草清除。为确保小麦的无公害特性,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除草方式,在麦苗起身后至拔节期前使用小型除草机械进行除草,在拔节期后则优先选择人工除草模式。春季肥水管理。春季的施肥主要在拔节期进行,施加少量尿素,以促进大蘖成穗,对于不同类型的植株,其施肥量也不同(表3)。此环节的施肥主要结合浇水环节共同进行.此外,对于返青期长势过旺的麦田,仍需要对其追加中耕镇压或是化控的措施,以抑制这种趋势。

表3 不同类型麦苗施肥要求(单位:kg/667m2)

4.1.3 预防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如即将出现强降温天气,则需要及时进行浇水作业。待冷空气影响结束而气温回升后,及时前往田间查看麦苗冻害情况,如出现较为明显的冻害情况,需要根据冻害的具体程度,结合浇水环节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及时进行补救,避免小麦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7]。

4.2 冬季管理

4.2.1 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对于冬季管理工作而言,灌溉环节又称之为“冬灌”,其通常在日平均气温4℃~8℃环境下进行,同时冬灌还需满足以下几个前置条件:深度在5~20 cm的土层中,沙土含量低于13%,壤土低于16%,黏土低于18%。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即开始进行冬灌。一般而言,低洼地、黏土地要早浇,砂岗地晚浇;脱肥缺水弱苗适当早浇,壮苗适当晚浇;墒情较好的晚弱苗和盐碱弱苗一般不浇。在灌溉完成后,仍需加强田间环境的监控,如土壤含水量偏高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水作业。

4.2.2 施肥环节。如播种期间出现干旱天气,并且底肥明显不足,则需要适当施加含氮有机肥来增加土壤的底墒。加强对田间害虫发生情况的监测,主要是监测灰飞虱和夜蝉等害虫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其越冬。进行必要的“护苗”处理,在一些重点的区块可采取屏障措施,以限制部分动物的进入。

4.3 后期综合管理

4.3.1 对长势较弱的麦苗进行重点管理。由于部分麦苗对于肥料中的有机质成分缺乏分解吸收能力,容易导致其出现“碳氮失衡”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适当追加少量的碳酸氢铵肥料,并在施肥后及时进行灌水。当然也可选择追加部分生物有机肥的方式,这些生物有机肥中通常含有溶钾菌、溶磷菌和固氮菌等活性生物,能够促进麦苗对相应养分的吸收,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另一方面,还需对土壤温度进行监测,如土壤温度偏低,则可选择覆盖地膜等方式来保温。

4.3.2 对小麦幼苗进行重点护理。在小麦越冬前,适当浇水施肥,早春增加水分,采取保温措施。同时,对于春季开花的幼苗,则要严格控制水肥供应,并适时进行栽培,或是使用庄丰安乳油等药剂进行调整,以避免出现倒伏问题。

4.3.3 加强对麦田的中后期管理,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①肥水管理:主要是针对麦苗在孕穗和挑旗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浇水,并在小麦扬花后进行第三次浇水。在追肥环节中,优先追施氮肥,第二次追肥浇水追施所需氮肥的80%,剩余20%则用于第三次浇水环节。②孕穗和灌浆期:麦田使用0.5 kg/667m2的磷酸二氢钾和等量尿素进行混合喷施,喷施环节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每隔10天进行1次喷施。此环节主要配合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同时对于增加小麦千粒重这一指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③人工去除杂草:主要是针对麦田中的一些顽固性杂草进行处理,在其成熟前人工拔除。

4.4 病虫害防治

4.4.1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开展工作。首先从农艺措施角度入手,如采用土壤循环换茬、合理控制田间湿度、及时清理沟渠中的杂物等。另一方面,在使用秸秆进行堆肥时,建议引入高温秸秆堆肥技术,来进一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4.2 在小麦的分蘖期至拔节期,要针对田间杂草,选择小型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的措施及时进行除草作业。同时,使用高效广谱低毒的农药对田间的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如针对麦蜘蛛,使用含1.8%阿维菌素30 ml/667m2的10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针对小麦常见的纹枯病,则使用含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 g/667m2的25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如病株率较高,则可适当增加药剂的用量。

4.4.3 对于隐蔽性较强的地下害虫,可在整地环节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 kg/667m2均匀撒入土中以实现防治。

5 收获与贮藏

当麦苗进入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时,即可进行小麦的收获。小麦收获环节通常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机收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破碎率控制在1%以下,清洁率大于95%。在收获环节中,如出现降雨天气,应组织人员适当进行抢收。待收获完成且天气允许时,及时进行晾晒,防治穗发芽或籽粒霉变等问题。

待小麦籽粒含水量低于12.5%后即可对其入库贮藏。为避免啮齿类动物和部分昆虫对小麦质量的影响,在入库贮藏前,使用磷化铝粉剂4~5 g对仓库环境进行熏蒸,熏蒸完成后,根据小麦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贮藏,避免“混贮”而影响小麦的品质。在小麦入库贮藏后,相关部门还应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和生产档案,做到统一标示、统一包装,并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建立良好的质量追溯制度。

6 结语

整体来看,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复杂度较高的工作,其涉及多种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整体角度对这项工作予以分析,基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理念,合理选择农艺措施和管理方法,并尽量应用各种绿色农业技术,降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应用率,真正实现无公害小麦的优质高产。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致力于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各种信息化渠道展开高效率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应用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升小麦品质,进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麦苗有机肥小麦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红绣鞋
红绣鞋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和肥料投入影响的研究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哭娃小麦
给麦苗盖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