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密集区的戏剧活动及其培育路径
——以广州大学城校园戏剧为例
2022-11-23田美琪杨艺思
田美琪,林 琳,杨艺思
(广州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地理、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文化现象密集丛生,例如广州十三行文化、纽约百老汇区;高校比邻之地也易形成活跃的青年文化圈层。如何根据青年人特点,在高校密集区主动打造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活动,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汇集了12 所高等学府。岛上工厂和住宅较少,商业活动不太繁荣,且多数教师不在岛上居住。因此,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需求,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本项目组对广州大学城诸高校近年来的戏剧编演情况进行调研,获得初步数据如下:大学城高校目前共有35 个剧社(如图1)。根据组织者的不同,剧社主要分为学生兴趣社团、院级和校级组织。截至2021年12 月底,本调研团队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线下咨询等渠道共收集到排演剧目信息457 条,可大致分为剧社日常排演剧目、参赛剧目、学校庆典活动排演剧目,题材以社会剧、爱情剧、生活剧为主(如图3);据可确定剧目信息,原创剧目总计265 个,其中具有较清晰排演时间的剧目为259 个(如图2),剧作改编排演105 个,文学作品改编34 个。
图1: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剧社名称
图2:剧目不同年份原创情况①
图3:剧目题材类型
以上数据资料不够完整,一是因为疫情期间调查受限;二是因为很多剧社因成员换届随起随散、名称多变,尤其是为参加比赛、校内大小型晚会临时组建的剧社,数量众多,其并不追求长存、永续。
笔者根据收集的资料,概括广州大学城校园戏剧的状况,探索其发展路径。
一、作品数量、质量与创作动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 年到2021 年,广州大学城高校戏剧作品有457 部,其中,中山大学作品共99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品共77 部;华南师范大学作品共70 部;广州大学作品共65 部;暨南大学作品共58 部;其他学校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学生有很高的戏剧创作积极性。目前,高校学生戏剧创作主要分为以课程作业为导向进行的创作和以参赛展演为目的进行的创作。
以课程作业为导向进行的创作主要发挥戏剧的教育功能。在戏剧写作型课程中,教师传授戏剧写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戏剧创作专业素养。同时,学生通过完成写作作业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创作实践,实现“以学促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优化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赛事,进行排演和参赛。比如,被称为写剧演戏“牛班”的广州大学汉语175 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了创作潜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持续创作优秀作品,一年内获得十多项奖。这种教学形式主要出现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中,如暨南大学文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广州大学的戏剧与影视文学模块选修课程等。
第二类是以参赛展演为目的的戏剧创作,主要出现在高校正规备案的剧社及学生自发组成的剧组。大多数剧社剧组的剧本创作属于集体创作,从确定主题到故事的叙述,都运用了集体的智慧。他们从创作伊始就预设把剧本搬上舞台,这一创作目的有利于增强戏剧从创作到排演的完整性,充分展现戏剧的文学性和表演性。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以赛促质”,使大学生以质量为先,创作优质的戏剧作品。在明确参赛情况的442 部剧目中,近二分之一的作品以参赛和展演为目的,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已知参赛作品有206 部,其中,获奖作品为172 部,这充分展现了高校学生创作排演的活跃性和作品的优质性。
广州大学城校园戏剧近年来成绩不俗,原创话剧《小说家》《帕拉代斯》等作品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2021 年,高校学生以经典人物事迹为切入点,进行剧目创编和排演,如广州大学师生合作舞剧《待到山花烂漫时》,展示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事迹和精神,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中央媒体报道。
二、青年创作者主体特征
大学生戏剧作品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创作倾向,这是由大学生的本位视角所决定的。与市场导向的商业舞台剧相比,高校学生创作的作品以兴趣为导向,以自身敏锐的感受力剖析社会现状,呈现青年亚文化②特质,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思想性,不少参赛作品也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反商业化特征。此外,由于参与创编活动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其合作的剧目也体现出各自专业特色的融合。综上所述,学生创作者具有趋兴趣化、泛专业化和反商业化的创作倾向,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戏剧作品也体现了一定的青年创作者主体特征。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戏剧调查成果的分析,大学生校园戏剧作品的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作者群体性、主题现实性和风格探索性。
大学生戏剧多数为集体的创作结果,从剧本编写、演员调度到舞台演绎都是群体性的过程,而大学剧社等校园戏剧组织则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戏剧兴趣的空间与条件。以剧社为主要载体,大学生戏剧力量在得到相关支持后可以自由地发展。
大学生戏剧作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纵观该地区高校的戏剧作品,现实类戏剧题材占较大比重(见图3)。这些作品大多反映社会现状与时代特色,也有许多主旋律作品,以此“试图与时代产生对话”③。同时,大学生戏剧的现实性在其他类型的戏剧作品上也有所体现:不同于现实类戏剧作品直接将事件推到眼前,它们更多在形式和内核中体现现实性。在演绎经典剧作时,学生会对经典剧作进行现代化、本土化改编,如中山大学东校园剧社的《你好,疯子》将故事场景搬到了大学城。大学生戏剧作品在架空幻想类故事里常表现现代道德观念与批判精神,如华工剧社的《张说传》摆脱对正面人物的刻板宣传,歌颂普通人。另外,大学生戏剧作品的现实性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学生本身,即大学生会为了比赛等现实因素创作戏剧作品。
由于创作者涉世未深,大学生戏剧作品往往篇幅短小、风格略显稚嫩,内涵上较多地体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个人成长的迷茫、对世界本质的重构、对人本位和两性关系的思考,具有积极的探索意识。大学生戏剧创作相对自由,且大学生思想偏浪漫、激进,其戏剧作品热衷于以先锋形式来表达独特思想。如在改编经典剧作时,大部分剧社喜欢改编演绎《暗恋桃花源》《我和我和他和他》等先锋戏剧;在原创剧目上,有相当一部分戏剧追求荒诞性、解构性和新元素,如暨南大学的《鬼话人间》。
各大高校会产出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戏剧作品,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编演不同语种的剧作,星海音乐学院的作品多有音乐舞蹈元素。
三、经济局限与区域联合需求
校园戏剧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高校和社会所提供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助力。目前,高校戏剧整体发展相对顺利,但也受到资金、场地、人员及社团的限制。
在资金方面,高校会为部分参赛和展演的学生剧组提供定额的经费。此外,学生剧组的可支配资金还包括剧组获奖奖金和剧组人员的自发筹款。学生剧组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与租借道具和专业设备,但常因资金不足,选择删减服装道具,这不利于充分展现预设的舞台效果,降低了戏剧品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校园戏剧的上升空间。以广州大学为例,学生剧组校内报销金额基本在500 元至1000 元。由于校内报销具有滞后性,剧组人员多先行垫付,有些费用最后无法报销,学生会有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不利于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在场地安排上,话剧排练地点通常选用校内空旷地,如教学楼架空层,以室外排练为主。高校通常有小礼堂、学生舞台、演艺中心等展演场所,其配备了少量音响、灯光等设施,但借用难度大,学生剧组无法稳定使用。这不利于演员磨合舞台与剧组工作人员熟悉设备,影响排演质量。同时,受此限制,全剧联排的排演次数远少于局部对戏,这对戏剧最终呈现效果有消极影响。
在人员安排上,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的排演促进了学生的跨专业交流,各专业特色融汇其中,展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性。但因为成员课程安排不同,难以协调排演时间,排练多数只能进行局部对戏,缺少连续性和相对完整性,不利于演员磨合。广州大学城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参加排演的学生缺少专业表演技能培训,影响舞台呈现质量。
高校学生剧组通常会有指导老师指导表演或拍摄,但指导老师的参与度依赖于自身责任心与对剧本的兴趣度。若指导老师不能给予有效指导,剧组成员无法得到有效反馈,也会限制大学生剧组的发展。
校园戏剧最小的细胞为剧组,大部分剧组挂靠校内组织或社团。目前,高校的戏剧组织及社团在管理、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都体现出专业化、组织化倾向,排演水平不断提高,排演剧目类型也更丰富。但从整体发展来看,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空间。除了前面提及的资金、场地、人员的限制外,还缺少完备的宣传机制,各个剧组的宣传渠道仅限于本学院团委公众号或组织的自营公众号,直接影响高校戏剧的下一步调度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戏剧演出时热闹几天,过后无影无踪,相关资料没有收集建档,建立资料库,缺少对戏剧组织及社团内部展演、剧本资料的留存和社团间的联合互通,因而缺少系统的历史传承。
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戏剧社各自独立,除了参赛时偶然相遇,大多数时间互不交流。这也是个遗憾。
综上所述,高校戏剧的发展面临着以上困境且这些困境将长期存在,限制戏剧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高校密集区戏剧活动的培育路径。
四、发展路径建议
校园戏剧的教育功能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国外的高校早已将戏剧课程纳入了学校的常规教育当中。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的校园戏剧也有了全新的发展,若要保证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保证较稳定的发展资金来源。目前,校园戏剧的经费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高校财政拨款,但许多高校的经费主要用于常规教学、学科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支出,戏剧活动资助占比极少;二是当地企业赞助和社团成员自筹,但不具有稳定性,无法作为经费的主要来源。高校可主动提供必要资金和物质支持来保证校园戏剧活动有效开展,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专门设立戏剧基金,请专业人员管理。每所学校都应建设条件完备的小型剧场,供学生排练和演出,各高校剧场应建立互申、互借制度。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可提供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增加大学生开展戏剧活动的机会。
其次,若校园缺乏戏剧资源,学生与戏剧密切接触的机会便很少。学校可开设戏剧赏析、表演等公选课,聘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提高大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整体戏剧编演能力,鼓励喜欢戏剧的学生参与戏剧活动。每年举办校园戏剧活动或比赛,邀请专业教师指导。其中的优质作品可推荐到校外开展公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比如,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的校园戏剧《蒋公的面子》公演后,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最后,高校之间应建立一个互通的戏剧数据资源库或成立戏剧联盟,“搭建一个互通共融的校园戏剧环境”④。一是可以有效地保留优秀戏剧作品,为后来的戏剧创编提供借鉴,更好地积累戏剧资源和培养戏剧人才;二是使各高校独立享有的资源得以流通,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为戏剧人才提供更多的排演机会;三是可以使各高校文化融汇,为戏剧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州大学城12 所高校的学生戏剧发展情况可以说百花齐放。一方面,大学生戏剧的发展具有多元化倾向,主题多样,戏剧创作、排演的数量与质量喜人。另一方面,大学生戏剧所依赖的物质条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都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维持长久的戏剧繁荣,则有赖于高校与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戏剧组织之间的资源互通、多方联动、区域协同。
注释:
①团队所搜集到的剧目信息中排演时间为2010年的剧目信息数量为0,2010 年原创剧本数量为2。
②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s)指主要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突出特点为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
③王珂.校园戏剧中的缺失与可见[J].当代戏剧,2017,(05):39-41.
④冯如梦,李淼,曹佳雄.快媒体语境下校园戏剧的活性空间探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戏剧之家,2019,(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