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事应不应该留名

2022-11-23

中学生天地(A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做好事好事奖金

本期主持人

席 瑞

《奇葩说》辩手

从小我们就被师长教育:要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当你向别人伸出援手后,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你是否有一刻期待过,让人知道这件好事是你做的呢?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对好人好事的回报,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给予帮助吗?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会不会让我们的善心不纯粹了呢?一起来参与本期话题吧!

1 你做好事的动力是什么?

沈忆柯:我很喜欢一个观点,做好事不需要有动力,做坏事才需要。

金添:做好事能带来快乐和愉悦,促使我去做下一件好事。

袁嘉琳:感受到平凡的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也是被别人需要的。

王奕晴:我是学生会的一员,胸口佩戴着学生会的徽章,那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我去做好事。

鬼马少女裳:一部分是道德感和正义感的驱使,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部分则源于“因果报应”的观念,看到老人过马路会主动搀扶,是希望自己家人过马路时也会有人愿意搀扶。还有一个现实因素——利益,做志愿者能获得实践经历,拾金不昧能获得酬谢或其他奖励,这类动力的效果更显著。

陈若瑜:一次学校组织做好事,我们小组选择了扶共享单车。我发现这个微小的举动能帮到环卫工人、行人、残障人士,以及我们自己。这次活动之后,做好事对我来说,从一种目的变成了自发的习惯。

施浩然:我做好事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比如:扶自行车,让女生看到我健壮的身体;主动捡垃圾,让老师表扬我。

2 如果做好事完全没有回报,甚至别人都不知道是你做的,你还会做吗?

胡博文:会。有个古人叫杨震,他当上大官后,有个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向杨震行贿,被他拒绝了。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做好事也一样,我对得住良心。

俞梦瑶:做好事一定会有回报,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

砚:不会。有时做了好事,但没有被人发现,内心深处还是会失落的,尤其是在其他人冒领功劳的情况下,这种失落感更甚。

金添:我会坚持做。五年级时,一位同学被扫帚上的竹条刺伤,我制止了嘲笑他的同学,并带他处理伤口。没想到那位同学后来向老师推荐了我,我成了地区“新时代美德好少年”的候选人。填写材料时,我把捡到几十元钱等失主的事写了上去。评选时,同样拾金不昧的人要么将失主请到了现场,要么拿出感谢信或监控视频,只有我拿不出证据,因此只得到了提名奖。我很伤心,有段时间甚至认为做好事没什么用。一天,我走路摔了一跤,一旁的孕妇关切地问我情况,明明她才是需要被关心的对象。从此我明白,做好事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温暖身边的人。

袁嘉琳:木心说,正因为善不一定有善报才可爱,恶不一定有恶报才可恶。我们在做好事前,应该做好善意被忽视甚至被误解的准备。不去想“我能有什么好处”,而是“这件事我做得对吗”。

席瑞:大部分同学的回答肯定而干脆。俗语有言,“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对名的渴求,有时可能胜过对利的追逐。然而同学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不困于名,返求于心,难能可贵。也有同学表示,如果谁都不知道自己做过好事,心里还是有点难受,有时善良的意愿也会在现实中受挫。我们当然可以不刻意去追求做好事留名,但也不要刻意拒绝随之而来的“回报”,因为有时这些回报是在给我们的善意充电,从而转化成下次行善的动力。对于“回报”的度,大家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我们开大脑洞,一起进入第三问。

席瑞:大多数同学认为做好事有意义、有价值、令人快乐,这种行善的动力本质上是渴望被需要的感觉,凸显自我价值感,从而在渺小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如果同学们还能感到愉快,恭喜你们已经体会到一种崇高的道德愉悦。当然,行善的标准不总是那么严苛。也有同学说,做好事是为了被表扬,甚至可能是因为有一些好处,哪怕是虚无的想象(比如善有善报),这很正常。也有同学分享,刚开始做好事是因为外部的刺激,但这反而成了一个契机,让自己把助人变成了一种习惯。如果完全没有外部的反馈与肯定,我们还能坚持下去吗?来看第二问。

3 如果做好事留名,给这些人发奖金,你赞同吗?

王易杭:不赞同。有人会不择手段地做好事,比如故意推倒自行车,再把它扶起来。同时,大家会抢着做好事,甚至可能打起来。

胡博文:赞同。就像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好的学生,做好事发奖金也一样。

沈晓禹:赞同。我指的奖金不是几百元或上千元,而是1元、2元。

韩悦宁:赞同。即使你的目的是赚奖金,可你确实做了好事,奖金奖励的是你的行为,并非你的目的。

陈可:不赞同。假设一位老奶奶在一天之内被无数人“强制”搀扶过马路,怎么办?

韩悦宁:如果强迫老奶奶做她并不需要做的事,那就不是做好事。这涉及对“好事”的定义。

陈可:没错。有一个词叫“蝴蝶效应”,假设我做的一件小事,导致一个遥远的国家脱贫了,这能算是我做的好事吗?还有一个问题是,谁来发这笔奖金?

陈若瑜:我们班有类似的班规——做好事可以加分,用于评优。这个规则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们报告时不需要证据;其次,我们把做的好事报给值日班长,如果你跟值日班长的关系不错,TA就能认可你做的好事;再次,好事没有具体的标准,你可以一天做无数好事,加很多分,假设改成发奖金,有人就会以此“谋生”;最后,这条规则是全班同学讨论出来的,尽管它并不完善,但因为比较宽松,每个人都可以钻空子,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包括我自己,所以不会有人反对。

席瑞:反对的同学主要有三个观点。其一,担心有人钻空子,或是故意“制造”好事;其二,担心做好事换钱的问题,怎么换算,谁来发;其三,觉得社会导向不好,人们不专心上班、学习,只做好事,甚至为此打起来。我觉得有价值的主张是第三个,因为前两个属于可操作性层面,现实中往往由专业人士来设计。更进一步的思考是,如果这个人确实做了好事,我们也能够监测出TA没有钻空子,且有一个衡量标准,那我们还要不要给TA发奖金?其实,反对的同学持有的最后一个观点正好对上了赞成的同学的核心论点——这样做好事的人变多了,好事也变多了,何乐而不为?这一辩论的核心是,我们更应该关注良善的意愿还是行为?我们来总结梳理。

这期探讨的是一个千百年来的经典道德哲学议题——道德的本质是什么。先请同学们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反观自己行善的动机,再逐层增减砝码:想象一种完全没有回报的行善,我们能接受吗?如果有回报,什么样的回报是可以接受的?被人记住、肯定或表扬?好像还行,因为生活中就是这样。那发奖金呢?好像就没那么舒服了。

再直白一点,其实我们是在讨论:道德是纯粹的吗?不纯粹的道德还是不是道德?道德标准是定得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对这些问题,历来都有两派在争论。

第一个阵营的道德哲学家比较简单干脆:必须对好人好事给予回报,哪怕只是记住名字,给予加分,甚至发放奖金。这就是道德功利主义,道德只是工具,任何工具都指向目的,道德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变好。怎样做到呢?引导大家认识到做好事是有回报的,这样做好事的人自然就多了。这一派根本不关心好人、坏人,只在意行为本身带来的效果。“论迹不论心”,如果非得论心,有几个人能坚持纯粹地做好事?道德标准定得越高,就越让人望尘莫及,让人觉得牺牲感很重,反而不利于它发挥实际的效果。这听起来很现实,也很难反驳,因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场景下,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但给人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

另一派的道德哲学家表示反对,他们持道德义务论,认为道德不是工具,自成目的。做一件好事,不是因为它有好报,而仅仅因为这是件好事。听起来是循环论证对不对?而且,功利主义者会问,这么理解道德有啥好处啊?道德义务论者对这种提问是不屑一顾的,但如果试着解释一下,那可以说,是因为这样的道德才有崇高感。功利条件下,人做好事,多正常啊,但这跟动物有啥区别?毕竟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天性。人的自由,就在于超越了功利支配的自由。如果这件事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被帮助者都不知道是我帮助的,但我仍然去做,这才能证明我是自由的。正是拥有这种明知什么也没有但仍然去做的自由,才让人格变得崇高,这种崇高不来自外界的认可,而纯粹是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人类会陷入对自我的怀疑、对人生价值的困惑。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希望借这场讨论,打开同学们思辨的空间。很多问题都是从生活入手,再打开脑洞。但是要看破问题,需要剥离表象,追问更核心的本质。

学校支持:绍兴市湖塘中学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杭州观成实验学校

整 理:韩 政

猜你喜欢

做好事好事奖金
成绩稳定
三国漫——奖金
给好好睡觉的员工发奖金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大象算奖金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