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2022-11-23羽,王

园艺与种苗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民资源农业

苗 羽,王 枫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2.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 110004)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息传播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可持续性。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农民信息服务是电子农业的一个新兴领域。信息化是指通过在商业社会和公共职能中有效地部署信息和通信技术,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这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转化到农业部门的程度和过程。学者们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报告,对国家和地方各级的信息化进程、成就和政策含义进行了有益的概述;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仍然是零散和探索性的。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到农业领域,这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改革,最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显著提高。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传播服务是实施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任务之一。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为获取信息和知识技术对于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收入至关重要。自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和部署农业信息传播系统。因此,许多创新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农民们从提供的信息传播服务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该文主要研究不同的信息传播模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以期为农民带来更多技术方面的经验,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农业信息传播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传播模式也不断变化和改进。目前,农业信息在我国的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门户网站——为用户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的相关网站集合,如MOA 门户网站等。②语音服务——通过电话,即呼叫中心,如12316 全国农业公益服务热线。③短信服务——通过手机短信传播信息。该服务通常由农业部门和电信服务提供商共同运营。④自助在线服务——社区向其成员提供的信息服务。这是一个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会员制系统,会员通过互动服务平台分享经验,交流信息,如浙江省农民邮箱。⑤视频会议服务——使用在线多媒体技术促进信息服务,如上海农民“一键通”服务或智能农民服务。⑥移动互联网服务——通过互联网传播农业信息,如综合企业价格信息、电子新闻等。⑦统一的多渠道服务模式——利用多种方法,通过电话、计算机和手机有效传播信息,如福建的“三位一体”服务。为确定采用哪种模式最合适,应考虑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成本、农民的能力、农民的信息消费行为,最重要还应考虑当地环境。下面将针对上述几种模式进行阐述。

1.1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是一个承载相关网站集合的平台。它是一个重要的、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随着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普及和应用,我国在过去10 年中创建的农业网站数量激增,每个省和地区都开发了大量的网站。Web 门户是用大量链接的网站创建的,所有网站都遵循统一的风格、标准和规定。门户网站的建立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降低了总体投资和维护成本,增加了服务覆盖率和网站访问量。

1.2 语音服务

语音服务是利用呼叫中心技术为用户提供专家建议和自动语音的服务。目前,我国农村电话普及率处于很高水平。因此,语音服务是目前与农民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农民可以在政策、技术、市场营销、商业或其他相关的专业和社会信息上获取信息和指导。2006 年7 月,农业部开通了12316 热线服务中国农民。到目前为止,12316 热线已覆盖全国1/3 的农村家庭,成为广为人知的品牌,为农民和专家提供了直接联系。

1.3 短信服务

农业信息提供者通过指定的电信渠道编辑、审计和发布文本消息。手机已成为农民管理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以及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讯媒介。随着拥有手机的农民越来越多,短信信息传播已成为一种关键的服务模式。2009 年,农业部推出了一项短消息服务,在农业部门的各级使用访问代码“12316”。

1.4 自助在线服务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的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农民最常见的信息来源是熟人和亲戚。因此,网络社区为农民提供了共享信息的平台。在网上社区支持服务模式中,农民和其他代理商可以组成一个社区互相帮助,农民在服务系统中使用经过认证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这些社区包括农民、政府官员、农业技术专业人员、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在这个在线社区服务模式中,他们用电脑或手机在线聊天。

1.5 视频会议服务

视频会议服务模式是利用互联网实现实时视频和语音通信,这个模型的最显著特点在于视觉和面对面。它有多种服务方式,包括一对一服务提供实时远程技术咨询,一对多服务提供实时远程课堂讲课,以及多对多服务,即自助视频课件。农民和农业专家可以在线进行一对一的互动,例如,农民可以通过摄像机向专家提问和展示害虫样本,这样可以帮助专家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1.6 移动互联网服务

我国农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低,手机使用率高,该模型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发出来的,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持设备连接到任何地方,农业信息在流动中或在任何农业生产场所向农民传播。移动信息服务是无处不在的、可移动的和地理上可识别的,它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这种服务模式有望主导未来的信息传播模式。根据2016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农村3G网络覆盖率达到80%,农村市场智能手机数量每年增长35%以上,农村网民增加到1.62 亿,占农村互联网的65.8%。

1.7 统一的多渠道服务模式

由于每种服务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并且有不同的应用环境,因此有必要探索和开发一种综合服务模型,以促进信息的多渠道传播。农业信息传播模式的成功需要双向信息流,这个统一的多渠道服务模式融合了单向信息传播(如门户、短信)和双向信息交互(如音视频通信、在线社区和移动互联网服务促进的双向通信)。目前,各省正在探索通过协调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模式开展农业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2 农业信息传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

很多农民关注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信息资源的价值和其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种什么、怎么种,如何能用更少的劳动量和资源去获得更大的收益等问题没有意识,完全是“靠天吃饭,靠身体赚钱”的劳作模式,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淡薄。

2.2 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一部分农民了解信息资源的价值,懂得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耕种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也想要从外界获取信息资源,但限于自身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周围环境、硬件设备等条件所限,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能力不足。

2.3 基础设置不健全

随着“村村通”工程,新农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农民家里有了稳定的供电和网络,但面向信息时代的新需求,多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导致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过高。

2.4 信息资源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泛滥、信息过度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往往手足无措,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平均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更是如此。这些严重阻碍了农民获取有用信息资源,也严重影响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信息资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信息资源的第一生产资料。单纯的苦干已很难获得可观的收益,要辅之以信息资源的“巧干”才行。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信息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要加大对信息资源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了解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形成重视信息的良好氛围,从信息资源中获取新资讯、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广大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

3.2 增加培训,培养专业农民队伍

众所周知,农民群体整体知识结构、文化水平较低,想要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存在一定难度。各级政府、推广站、研究所要增加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在实践中探索一套适合农民,让农民听得懂、弄得通的讲授方式,逐步提升农民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技术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农学院校的毕业生和农业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下基层。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逐步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专业农民队伍。

3.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面对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硬件设备的支持,再好的信息资源也到不了农民的手里,产生不了价值。各级政府应优先解决当地信息通信“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信息通道的顺畅,让广大农民尽快分享到信息资源的红利。

3.4 整合信息资源,扩展获取渠道

信息泛滥、信息孤岛一直是获取有效信息的严重阻碍,特别是对信息获取能力较低的农民群体更是如此。信息发布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应努力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出口,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细化信息资源类型,简化获取手段,增加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同时扩展信息发布渠道。这些将大大降低农民获取信息的难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4 展望

农业信息的提供对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信息和知识在任何一个社区的农业发展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由于某些限制而传播得很差,那么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在过去的20 年里,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传播服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和资金,这些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部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服务,农民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信息、知识和专家的支持,通过更好的实践,如处理自然灾害、害虫、贸易、营销,并提高认识,从而改善收入和经济状况。

展望未来,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成功开发和部署将需要技术、支持环境和大众共同努力。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4G 和5G 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期望在农业信息传播中改进功能和增强用户体验。未来,新兴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在农业信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支持环境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战略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主导机制仍将是促进采用未来信息传播模式的主要途径。从大众的角度来看,人为因素对于信息系统的成功采用和传播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农民缺乏获取、利用、响应和根据信息采取行动所需的基本技能,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素养、教育水平、知识和系统效益意识将影响他们获取信息服务的意愿和服务的有效性。因此,提高认识、教育和培训将继续为未来信息传播模式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农民资源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我给资源分分类
农民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