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消疹汤治疗胃肠型荨麻疹2则

2022-11-23常明亮常炳文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荨麻疹腹痛胃肠

常明亮,常炳文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2.灵石县鑫源新村卫生院,山西 灵石 031300)

病例1:患者姚某,女,30 岁。2019年8月就诊主诉:自幼好发荨麻疹,约每年发作一次。2017年夏季户外旅游后,荨麻疹复发,多次西医就诊一直未愈,几乎每日午后风团大作,瘙痒异常,需开水烫洗方可短暂性缓解。诊见面目焮肿,全身风团密布,色红,恶风,脘腹隐痛,恶心,大便溏,舌质红,苔白腻,咽红,脉濡。治用清热燥湿、散风止痒,方用以厚朴10 g,苍术10 g,陈皮10 g,甘草10 g为主方的消疹汤,加蛇蜕10 g,苦参15 g,蚤休10 g以加强止痒、燥湿、清热熄风之力。嘱患者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嘱患者平日清淡饮食,忌食发物;用药初期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皮疹更甚情况,一般系药物将体内湿毒快速逼出的正常情况,可继续用药并随时观察;用药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头晕,系清热熄风类药物的轻度不良反应,可不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后若出现瘙痒更甚,一般系虫类药动物蛋白与人体蛋白的排异反应,需将部分虫类药减量,或服药时少量多次服用(两日1剂)。该患者用药10剂后,荨麻疹发作诸多症状大减。效不更方。继续服用10剂后,荨麻疹发作终止,诸症消失,整个用药过程中除起始偶有恶心外,未曾发生其他不良反应。随访一年有余未再发作且肝肾功能无损。

病例2:患者李某,男,42 岁。2018年6月初就诊主诉:荨麻疹病史10年余,就诊前近一月发作已3次,每次发疹前或疹发后均有脘腹疼痛,上吐下泻,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察舌苔黄厚腻,咽部明显充血,脉浮滑。方用消疹汤加炒枳壳10 g,焦山楂15 g,炒神曲15 g,以理气、消结;加半夏15 g,发香15 g,竹茹15 g,以止吐;加炒白术15 g,炒山药15 g,炒玉米仁15 g,泽泻10 g,以止泻。嘱患者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嘱患者平日清淡饮食忌食发物。若有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告知。连服3剂后,腹痛明显减轻,吐泻次数减少;连服5剂后,腹痛、吐泻止,风团隐疹;再进5剂,黄厚腻苔大部褪去,疹未再发。因咽喉部经常充血,加金银花继续服用1个月后诸症消失,予以停药。整个用药过程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三年未有复发且肝肾功能正常。

讨论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民间有“鬼风疙瘩”之说,祖国医学称之为“瘾疹”“风疹”等[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人群中约1/4的人一生至少要发生一次;全球约1/5的人患病,多数患者经年难愈,故此病有“皮肤科第一病”之称。临床上以出现易消退的风团为特征,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身体某个部位,常伴有剧烈瘙痒,发疹快消退也快,消退后皮肤不遗留痕迹[2]。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中医分析多为风热久留,未经发散,以致发病,亦有血热风盛者、卫气不固者、血瘀生风者等。其中,脾湿健运胃肠湿热者皮疹持续不已,反复发作,发病前或发疹过程中有脘腹痛或不适,恶心或呕吐,大便溏或不爽,脉濡,苔白腻或黄腻等脾胃湿热表现,皮疹持续不已,反复发作,奇痒难寝,此类荨麻疹也称为胃肠型荨麻疹。临症所见诸多该类型荨麻疹患者都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常于春秋交替或饮食失节时加重,部分患者素有体虚,故接诊疑似该类型荨麻疹患者时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可为该病的确诊提供重要线索。临床西医治疗该病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特非那丁、氯雷他定片(开瑞坦)等,服之即止,停则又发,难以根除。

笔者2018年4月—2021年9月采用自拟消疹汤随症加减治疗30余例该类型荨麻疹患者,疗效甚好,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从祖国传统医学角度分析,胃肠型荨麻疹的发病与湿热关系极为密切,祛除湿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3-4]。笔者采用内服消疹汤随症加减治疗:若风湿加黄芩10 g,连翘15 g,地肤子10 g,云苓15 g,蝉蜕15 g,牡丹皮12 g;瘙痒加蛇蜕10 g,苦参15 g,瘙痒甚者可酌加乌蛇15 g,全虫10 g,姜虫15 g,地肤子10 g,蜂房15 g,蜈蚣2条;脘腹痛加炒枳壳10 g,焦山楂15 g,炒神曲15 g;呕吐加半夏15 g,发香15 g,竹茹15 g;腹泻加炒白术15 g,炒山药15 g,炒玉米仁15 g,泽泻10 g;若疹红赤或咽红加金银花15 g,板蓝根15 g。方用厚朴为理气药,其主要作用在胃肠;苍术、厚朴、地肤子、茯苓、陈皮燥湿利湿运脾;黄芩、连翘清热;蝉蜕清热凉血定风,善解外感风热,与蛇蜕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加牡丹皮以凉血活血,以助风团的快速消散;加炒枳壳可消炎止痛,快速消除炎症,缓解腹痛;虫类药收风解毒,通经活络效果甚好,每每遇到顽固之症,收效甚佳[5]。全方配伍,共奏散风化湿止痒之效。每日一剂,10剂左右即可见效。缓解期,腻苔未化者,继续用消疹汤为主随症加减用药治疗巩固,舌苔正常后可交替服用香砂养胃丸与银黄片善后。总之,治疗的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6-7]。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该类型荨麻疹具有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

荨麻疹腹痛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