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开了就回家
——读汪曾祺散文《槐花》
2022-11-23王继法
王继法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蜂业协会,山东 济宁 272100)
我特别爱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他的散文大多是在他晚年写成的,其特点是优美、淡雅、朴实、精炼。尤其是他那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大白话,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读汪曾祺的散文,又感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二者融合后,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汪曾祺先生散文的第二大特点,就是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他特别擅长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选材,表达真挚的感情。因为《槐花》一文只有一千来字,全文一句华丽的辞藻都找不到,一句漂亮的比喻句也看不见,他的文字真的很朴实很简单,且没有那种一看题目就知道全文内容的感觉,如果将本文比喻成一小杯水的话,那真的是深不见底。
此文的题目叫《槐花》,文章只在开头说玉渊潭槐花开了,如下了一场大雪。接下来全文未提及一次槐花,只将养蜂人的生活琐碎娓娓道来,最后,当养蜂人走了时,才发现玉渊潭的槐花落了。那份恬淡静雅的意境,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因为“槐花”是汪曾祺先生散文《人间草木》其中的第三种植物(另外两种植物是“山丹丹”和“枸杞”),因此,我怎么也没想到,该文既没重点写槐花,也没重点写蜜蜂,而是写一对浪迹天涯、逐花而居的养蜂夫妻,初读该文时,我不禁赞叹,散文竟然还能这样写?
通过反复阅读本文,仔细品味,我才恍然大悟,文章主要写放蜂人,之所以以《槐花》为题,是因为作者用象征的手法,衬托养蜂人的朴实、善良。而且从小处着眼,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为表现对象,体现了作者善于发掘平凡之美的写作特点。
文章起笔就立起了一幅洋槐盛开,繁花似雪的景象,这简单的环境描写,在纪实的同时烘托了人物形象,而且还起到了象征人物心灵一尘不染,澄然以清的作用,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于是这洁白无瑕、香远溢清的槐花就引来了“花开而来,花落而走”,追逐花季的放蜂人。而在介绍放蜂人的家——放蜂帐篷里的陈设和做饭、吃饭的情景,这段文字表现了养蜂人简陋的家当和简朴的生活,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养蜂一家人的介绍。
作者首先用近似当面介绍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养蜂人的做事沉稳、从容不迫、安静平和、勤劳善良、苦酿甜蜜、热爱生活、为人坦诚宽容和充满爱心的性格特征。
俗话说:“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对于养蜂人来讲更是如此。在我国的养蜂队伍中,大部分以夫妻或夫妻带徒弟为主,离开妻子的支持,男人放蜂就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说,养蜂的男人是山,那么妻子就是水,水就绕着山转;如果说养蜂的男人是蜜蜂,那么妻子就是鲜花,蜜蜂就随着花飞。正如婚誓歌里唱的那样,“鲜花开放蜜蜂来,鲜花蜜蜂分不开。蜜蜂生来就恋鲜花,鲜花为着蜜蜂开”。有多少女人,自打结婚以后,就跟着丈夫走南闯北,放蜂赶场。
《槐花》 中养蜂人的妻子是四川新繁人,因为觉得北方大米好吃,更是看中了他的好脾气,还喜欢浪漫地放蜂生活,于是就不顾20多岁年龄的差异,就跟来了。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文字,描述了夫妻二人平凡简单,随遇而安,却是有滋有味的蜂家生活,此处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得益彰。
文中对妻子接丈夫的孙子在放蜂帐篷里住了几天的描写特别动人:她带孩子到商场购物,在床上玩鸡啄米,还给他勾了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子,她很爱这个孩子。作者对养蜂人妻子的“完全非功利”的爱的赞美,闪耀着素雅的光芒。
文中的养蜂人喜欢孩子的风雅圣洁,散发着槐花香味的爱,得到了孩子的认可和感动,当孩子叫她奶奶时,她开心地笑了。这段细节描写,写尽了养蜂人妻子的高兴满足,也表现了她年纪轻轻就被称作“奶奶”时的羞涩不堪和扭捏不自在。
文中还用荆条花侧衬槐花,用荆条花是不起眼的东西,让读者联想到,像荆条一样普通的放蜂人一家简朴的生活,却处处浸润着人间的真善美,看似平凡的东西里面却孕育着不平凡。
作者用“玉渊潭的槐花落了”结束了全文,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全文以“槐花”为主线,并巧妙地借景抒情,借“槐花盛开”表达作者的欣喜,借“槐花落”表达作者的失落与依恋之情,而身为一个养了四十多年蜜蜂的老养蜂人,却充满了希望,期待着明年的槐花如期开花,因为槐花开了就回家,我和在外放蜂的妻子,和家里的母亲,和在家上学的儿子都在期待着。
《槐花》 发表于《散文》 1990 年第3 期,当时,我儿子还跟着我在外地放蜂,从第二年开始他上小学,一直都期待着槐花再开。自1984 年,我与妻子结婚后,就同我一块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一年到头在荒郊野外忙个不停。她每天都和我一样干着摇蜜、收花粉,收王浆,转场搬家等活。妻子看似平凡,但在我眼里却非常伟大,因为她是儿媳,是妻子,也是母亲,除了同我一样干活外,还要忙着洗衣服,做饭,儿子小时候跟着放蜂时,还要照顾儿子,儿子上学后,一年只能见到有数的几次,因思念孩子的离愁和牵挂,妻子经常是夜不能寐,泪湿枕巾。每当圆月当空的夜晚,被思念和牵挂折磨得睡不着觉时,我打着手电,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家人分别各一方,儿盼爸妈早还乡。槐花开了就回家,日历撕过好几张”。它真切地表达了我和妻子思念儿子,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
洋槐也叫刺槐,它原产美国东部的阿柏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一带,1897 年,德国入侵山东半岛以后,从德国引种刺槐,并在胶济路两侧大量种植,然后传播开来。由于受地理纬度的影响,开花期相差一个多月,因此,养蜂人光洋槐花一年就可赶三四个场地,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都是在湖北和河南南部采完油菜,到安徽的临泉采第一次洋槐,然后回老家山东济宁采第二次洋槐,然后再到沂蒙山区采第三次洋槐,如天气好,继续到山东沿海赶第四次洋槐。由于每个花期平均只有一星期的流蜜期,所以养蜂人特别劳累,当时,我们盼着槐花开了就回家,和家人短暂的团聚后,待槐花落了,我们又该离开家乡,继续转场了。
自2002 年,我牵头成立任城区蜂业协会后,蜂场由大转地变成了小转地,并且我们当地的洋槐树很少了,槐花开了就回家,已成为记忆。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又重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槐花》,百感交集,写了一首《妻子跟我走天涯》的顺口溜,做为送给妻子的节日礼物,借此送给正在全国各地放蜂的夫妻们:
妻子跟我走天涯,
蜜蜂为友逐百花。
跋山涉水踏坎坷,
苦辣酸甜从不怕。
妻子跟我走天涯,
简陋帐篷便是家。
无惧生活多艰辛,
勤劳催开幸福花。
妻子跟我走天涯,
沐浴温暖阳光下。
查群治螨苦作乐,
摇蜜取浆把手搭。
妻子跟我走天涯,
明月银辉手紧拉。
满眼爱意不须表,
蜂儿嗡嗡似情话。
妻子跟我走天涯,
甘苦与共到花甲。
相敬如宾情如初,
有你才有温暖家。
妻子跟我走天涯,
知冷知热缘结发。
爱长总觉时光短,
执手青春到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