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实践分析

2022-11-23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力度专业化环境监测

肖 辉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河北 廊坊 065000)

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高度运行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和光污染等都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也迫使人们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催生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这也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而环境监测技术正是这众多技术中的一员,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到环境的破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和修复措施,从而把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基于此,本文从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和探讨环境监测管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并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提出了见解,以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保护。

1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和重要性

1.1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

1.1.1 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制约作用的多数为地方性的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相对而言制约力度十分有限,因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是有限的,这不仅降低了环境保护的效率,而且也减弱了环境保护的效果。此外,现有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漏洞,许多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还未纳入法律体系之中,因此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加强。

1.1.2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限

生态环境的监测包括水体、大气和噪声三个层次的环境监测。水体、大气和噪声三个环境空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紧密配合、息息相关,这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治理难度。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只精通于某一个层面,还并未完全实现“水气声”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也还有待提高。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局限性也制约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1.1.3 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建设不到位

生态环境监测的设备影响和制约着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设备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中,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监测时限,延长了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降低生态环境监测的效率,也使生态环境监测和修复的效果不明显。

1.1.4 缺乏专业化的环境监测人才

专业化环境监测人才的缺乏是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体系中又一大问题。人员和技术都对环境监测的质量和精确的数据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来提高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效果,就必须要培养专业化的环境监测人才,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养和专业化水平,这样才能达到增强环境监测人员专业化的目的。

1.1.5 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还存在漏洞

目前许多区域在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上并未多加重视,因此总体来说,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和健全,环境监测的预警设备质量也还有待提高,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还存在许多漏洞。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具有实时、高效、动态化的监测和管理特性,能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查缺补漏、防患未然的作用。然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不健全制约着这些特性的发挥,不利于环境监测的高效和自动化运作,也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还降低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

1.1.6 资金投入力度较小

相对于环境监测而言,许多地区的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有限,政府对各项资金的使用分配不合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金分配比例过小,致使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研发有限,从而影响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和作用力度。资金的投入力度制约着生态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研发、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人才的培养力度。因此,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只有调整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才能真正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的效果,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

2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性

2.1 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这就使环境保护的信息和数据极为庞杂,如果仅仅通过人力进行运作效率极为低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数据结果也并不一定精准。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就势必需要利用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来获取和分析捕获到的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和信息,并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以便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换言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南针和方向盘,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越来越精准、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可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1]。

2.2 提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效率

传统的人工环境监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着滞后性,这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并且效果不显著。通过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可以及时获知生态环境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对异常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及时排查并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和修复措施,最大效率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避免环境污染情况的恶化,从而减轻生态环境的负担和损失。此外,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成熟,还能对未污染的环境作出预防措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

2.3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作为都是弊大于利的。从短期来看,这种做法有利于快速促进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而产生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显而易见,通过环境监测来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使经济稳步向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好制约和循环。

2.4 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

公民的环保意识相比于前几年有所提高,但还远远未达到普及化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环保知识也较为缺乏,当地政府也未予以环境保护应有的重视。而通过环境监测仪器所提供的生态环境信息和数据,可以让公民清晰直观地看到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2.5 有利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高效和快速地查找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证据,为违法犯罪案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最大效率地抓捕违法犯罪的嫌疑人提供了关键线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监督作用,规范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监督行为,以加大对环境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从而减少环境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就是为了提高对环境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且在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发现自身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环境监测管理能力,通过环境监测部门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收集环境污染犯罪的数据和证据,为环境污染犯罪分子承担法律责任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此外,通过环境污染犯罪数据和证据的呈现,可以让人们清晰地看出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弱点,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2]。

2.6 推动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以人为主的生态系统中,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城市的庞大复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展,都为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中,仅仅依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解决不了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技术对于当今城市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不可或缺。为了让城市拥有健康的饮用水,为了减少城市的雾霾天气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对这些污染进行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关措施,从而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绿色、健康、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乱排乱放是城市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玻璃幕墙、各种光源是城市光污染的源头;而机动车的鸣笛生、建筑施工、工业生产是噪音的源头。所以,为了改进城市生活和居住的环境,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要从提高水资源质量和空气质量以及减少光污染和噪音污染的产生等方面着手,通过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鸣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及时准确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但是环境监管部门在对污染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时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更离不开交通部门、环保部门、监测部门、水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和共同参与。通过利用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对这些污染源头进行监测和管控,并对违法违规和不合格的企业和人进行相应的惩处和整改,从而督促其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进一步促进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1]。

3 环境监测管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施策略

3.1 健全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保障,健全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提供制度保障,而且可以有效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科学的生态环境法律保护体系,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漏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强制性和制约性的作用,提高法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制约力度;其次需要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普及,提高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如在城市水资源污染防治方面,国家和政府应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水资源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对水资源防治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惩戒,以加大对水资源污染防治违法违规行为和现象的打击力度,从而督促水资源污染防治相关环保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做好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以此为城市居民构建一个绿色、宜居、健康的生活环境。

3.2 提高环境监测手段的技术水平

水气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重视,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才能达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比如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邀请专家学者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并且培养更多的技术研发人才,从而突破水气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瓶颈,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并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使生态环境监测实现水气声一体的动态化和智能化管理[3]。

3.3 打造健全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并且及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预防和补救措施,因此打造健全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尤为重要,通过多种技术的结合,对预警体系查缺补漏,从而发挥其效用。例如,通过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与环境监测预警技术相结合,对周围环境进行高精度的地理定位以及精确性的环境分析,从而及时准确地发现某一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并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监测预警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能够对环境进行实时,高效,动态化的监测和管理,对于处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仪器的更新、也有利于生态环境技术的突破。比如,当地政府应该适当地调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而且适度调整当地财政分配比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资金投入力度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3.5 培养专业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人才

环境监测管理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对于环境监测管理的建设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专业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人员是建设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促进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举措。通过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体系,考核体系以及选拔体系,并且与高校对接所需专业人才,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高校要根据相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此外,在任职过程前、任职过程中都需要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且在培训过后需要及时对培训成果进行考核,通过此方法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环境监测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就如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就是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人员 进行技术研发时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创新和突破,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为了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通过自己丰厚的专业化知识,专心致志地进行环境监测的技术研发,通过不断地研究和试用,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终于有了实质性地突破。在以前的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中,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防治效果也不佳。而通过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区域进行监测,并且及时查找排放尾气的机动车的车牌号码,对机动车尾气违规排放者,扣留其机动车并进行相应的罚款和要求驾驶员进行合规整改,以此来推动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专业化人才对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扩大了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范围,提高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质量和效率[4]。

4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管理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数据、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但在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限、环境监测设备建设不到位、缺乏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资金投入力度小以及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还存在漏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政府和国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专业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人员、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以及打造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从而提高环保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猜你喜欢

力度专业化环境监测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山西出台八类三十一条 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振兴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发展高度与品质决定传承力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加大立法决策服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