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

2022-11-23郭启明太原市投资和预算投资评审中心

门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甲方限额全过程

郭启明 太原市投资和预算投资评审中心

1 前言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际的控制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同类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具备了一定的行业参考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发展理念和区域性生态发展理念引导下,建筑工程在经济发展新时期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发展趋势,这种灵活性发展趋势不仅与工程施工中相关的工程技术应用优化和升级相关,也与各类施工建设材料的成本控制要求相关。尤其是在出现了新型的工程建设方案之后,这种造价控制的灵活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甲方需要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在工程建设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际目标,并结合实践管理的实际状态,及时处理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整体上突出甲方在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并切实提升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

2 基于甲方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范畴分析

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范畴涉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对甲方参与此类管理工作的具体角色定位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甲方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监督和指导各部门的工作。从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内容的角度分析,甲方需要参与到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监督和指导与建筑工程建设流程相关的工作,包括环境勘察、工程设计、监理组织以及施工监管等,并详细说明此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此类问题落实到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具备阶段性特点,这也促使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际工作环节较多。针对不同的造价控制环节,甲方需要明确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将这种需求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准备阶段、工程验收阶段的文件审核过程中。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区域性建筑工程发展趋势相对明显,且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出了一定的个性化发展形势特点,而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了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之前,甲方会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与其他建设范围协商之后,往往会直接使用预定的工程建设方案。此类工程建设方案的细节也许不够突出,但是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的支持下,可对此类工程建设方案持续优化,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3 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意义

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中,通过一种专业的方式,科学系统地将企业发展目标作为基础,在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全面评估和掌控工程造价及价格等方面。在此过程之中,也要充分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建筑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动态管理与控制是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充分体现项目的投资效果。

在对工程项目投资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降低投资成本,也能够确保企业有可能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通过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在行业内部形成正确的秩序规范,使得整个行业健康地发展。

在推进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个阶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工程造价方式的变化给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施工服务。

4 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原则分析

4.1 阶段性管理原则

阶段性管理原则是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阶段性发展特点的突出体现之一。无论是哪种规模的建筑工程,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均会被划分成不同的建设环节,只是不同的建设环节在全过程建设工作中的工作比重不同。阶段性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阶段性造价,它会影响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流程,并将这种管理流程与实际的成本管理方案结合起来,这也是细化成本管理方案的具体方向和实际的工作角度。

在这个过程中,甲方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选择更为合适的造价管理方案,同时,要注意分析此类管理方案的应用细节性。实际上,成本管理方案会在不同的管理时期和管理环节中表现不同的成本管理属性,这种成本管理属性也与甲方在造价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投入能力相关,包括数据整合资源以及与部门建设相关的人类资源等。

为了改善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甲方在参与此类造价管理工作时,也需要明确造价管理方案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特点。此时,甲方则需要结合成本管控的工作经验,细化分析造价控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这样,才能避免在实际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成本管理问题,也可借此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周期提供有力保障。

4.2 目标性管理原则

目标性管理原则属于造价管理工作内容的优化原则,这种优化原则在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主要会体现为工程决策原则以及设计成本控制原则。一方面是因为工程决策和工程设计成本对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影响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甲方在这两方面的工作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在应用这种目标性管理原则时,甲方需要明确建筑工程成本的宏观调节思想,并将这种调节思想与宏观造价管理部门对应起来,从而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将这种调节思想细分成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管理责任。

在此基础上,甲方要合理选择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介入时期。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介入时期应该为建筑项目成本规划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甲方的决策管理内容会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成本产生主要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事先作用于工程决策和工程设计工作之中,之后这种影响效果会扩散到施工设计以及施工维护阶段,从而对后续的工程建设成本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从此角度分析,目标性管理原则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具有管理层面的应用持续性,而若想强化这种持续性管理的效果,一是甲方需要明确自身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二是需要明确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成本管控内容,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际质量。

5 基于甲方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

5.1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和成本管理

投资预算方案的制定尤为关键,这种预算方案不仅与工程建筑的具体造价控制方向相关,也与最终的造价控制效果检验标准相关。在设计阶段,甲方要积极参与到投资管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并统筹兼顾工程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与投资预算的基本要求相关,包括责任属性、义务属性以及法律属性等。甲方需要协调各级管理部门明确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管理工作,并确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针对初期的工程决策内容,甲方需指导各级管理部门定性分析工程进度、工程范围以及工程施工中各类资源的应用总量,之后,结合区域性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定量分析此类资源的应用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定量分析的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动态表现属性,这种动态表现属性不仅与投资预算的基本组成结构相关,也与投资决策阶段各方的决策意见和实际的工作态度相关。为了平衡投资管理和成本管理工作,甲方需要统筹兼顾各类工程建设信息,并细致划分此类信息的有效性和指导性,明确在后续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在施工计划以及技术应用工艺层面可能面对的设计变更问题,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此类设计变更问题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5.2 限额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限额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这种限额工作往往也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阶段和具体的施工流程相关。首先,从阶段性的项目设计限额工作角度分析,这种限额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标准性,其要求建筑工程下一项目阶段需要依据上一阶段的造价限额或者项目投资限额达到符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技术设计应用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具体,甲方可直接在不同项目阶段的工程交接文件中添加具体的要求和水平。其次,从项目局部投资限额的角度分析,这种局部限额的投资问题并不属于阶段性的投资限额问题,而是会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局部约束性特点。

由此可知,此类工作往往与特定施工内容的投资限额控制与成本控制工作相关。衡量此类限额工作是否合理有效的评价媒介是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资源的应用质量标准,此类应用质量标准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初期设计计划相关,也与施工中与设计变更相关的施工问题排查效果相关。这就要求甲方在参加限额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细化分析其中的经济性技术指标和造价指标,切实提高限额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质量。

5.3 招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招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具备较强的工程适应性,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在此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过程中,首先,甲方需要明确项目建设的合同管理要求,根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一般要求,细化分析合同中的重要内容,这种细化分析的过程也是优化合同内容的过程。其次,在进入了招标阶段之后,各级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以及相关工程维护和管理要求,从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出发,拟定招标要求,并评定投标单位给出的项目建设方案,评定的标准包括招标阶段的信息配置内容,此类信息配置内容不仅包括与招标阶段相符合的成本管理问题,还包括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以及预备资源的成本管理问题。此类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细节性特点,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甲方在选择具体的招标方案时,除了需要注意招标方案的性价比之外,还需要考察这个过程中与施工质量、工程维护相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应用成本往往也比较突出,而此类成本与前期的施工方案相关,应该在招标阶段应用造价管理办法进行管控和消除,从而有效降低此类问题对工程建设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的影响。

5.4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问题是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关键问题,此类问题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并且会与实际的工程建设设计变更问题联系起来,甚至会出现一些工程索赔成本。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内容往往相对较多。甲方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监督监管作用,并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状态,协调施工中各个建设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材料进购部门、设备租用部门、环境调查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与成本管理相关的问题,管理部门需要在工程施工中落实此类问题的管理责任,并明确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如果是设计变更为问题,则甲方应要求设计管理部门和工程交接部门重审相关工程设计文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更需要预估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在后续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成本控制问题。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与参与此类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管理部门的行为管理规范均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其他单位沟通和交流,收集反馈信息,整合与成本控制工作相关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此类信息,优化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效果。

6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甲方需要明确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的一般要求和具体的造价控制方法,并且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结合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具体状态,细化分析造价控制的具体流程和实际办法,从而得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甲方应积极积累与造价管理相关的工作经验,并将此种工作经验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促使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案具有时代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产生更为积极地影响。

另外,在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时,各部门之间应积极交流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信息,严防出现“九龙治水”的情况。同时,更要以制度建设的办法落实行政监督监管规范,谨防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这种问题也是管理行为优化问题,需要与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联系起来。为此,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要求,针对性提升参与此类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甲方限额全过程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变更条件下的甲方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设计
从信贷组合分析看风险限额管理
婚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