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对环境综合治理的影响分析

2022-11-23强小燕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土荒漠化水土保持

强小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我国对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始终非常重视,同时,水土保持也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国策。但水土保持的反面就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但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还会造成洪涝灾害,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都产生了严重威胁。所以,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对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影响,也要深刻认识到在环境综合治理中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加强水土保持理念,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取得更好地进展和更大的成效,才能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频率与程度,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也进一步使我国的环境得到更好改善。

1 水土保持的概念与特点

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的多种破坏活动和自然因素所导致的。水土保持就是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类手段,主要是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水土资源而修造、建设的各类水土治理工程,比如,各类水利工程、治沟工程、治坡工程[1]。除此之外,也包含了某些生物水土治理手段,比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这样可有效提升植被的覆盖率。从整体上来讲,水土保持属于一种系统性、复杂性以及长期性的工程,其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具备大众性的特征。水土保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土治理中,才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具备比较强的综合性。水土保持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合作,也更需得到多个部门的支持,比如环保部门、司法部门、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以及交通部门等,由此,才可以强有力地保障水土保持治理的效果;第三,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土质,所以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除此之外,还会受到当地社会的发展情况、经济水平以及土地使用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所以,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应用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有效的方法,才会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的效果;第四,牵涉到很多科学领域,比如,环境治理、地理地质、农业、水利、计算机以及法律等诸多学科。

2 我国水土环境分析

2.1 大气污染仍不容乐观

相关数据表明,全球有超过80%的城市中都存在细小颗粒物(PM2.5)与中颗粒物(PM10),其污染程度已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环保标准。近年来,虽然我国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举措,且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各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空气质量在2级的城市数量依然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大气污染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而在各种的污染源当中,煤炭燃烧是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3]。如今,我国大力提倡和使用新能源,例如,氢能、风能等,但煤炭能源仍占据主要地位,这对空气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水污染严重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然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即便如此,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缺乏环保意识、只图经济利益的企业任意排放污水,使水污染的现象更加严重,而污水中还会存在的大量有毒物质,从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食品供应链以及公共卫生等。

2.3 土地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目标区域的土地已无法被人类所使用,其特征就是土地荒漠化。如果不对土地荒漠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就会加快土地荒漠化,会很快成为人们无法使用的土地[4]。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超过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而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超过了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加大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力度迫在眉睫,而提升人们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意识更是非常重要。

2.4 水土流失

当前,我国的水土流失范围与水土流失面积都比较大。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由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超过我国GDP的3%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峻。

3 水土保持对环境综合治理的影响分析

3.1 可使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得到提升

若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一定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浪费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同样,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就会更严重,但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就能够有效遏制以上情况发生。在实际治理工作中,通过全面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可有效达到削峰调流的目的,会使河道被破坏的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从而使河道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而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频率也会大幅度降低。通过堤坝建设、梯田建设以及水库建设等水土保持工程,可以较好的截留土壤和植被,使水土得到有效维系,使泥石流、水土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大幅度降低。而到了汛期,水土保持工程还能够充分发挥出防洪作用,可有效拦截、储蓄洪水资源,并把其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同时,到了旱季的时候,利用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开闸放水,使径流得到很好的补充,使水资源得到科学的、充分的应用。除此之外,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较好地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使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减少湖泊、河道以及水库等淤泥的堆积量,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出现的几率[5]。而利用各种水土保持手段,还可以增加水库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期限,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水利设施建设良好、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2 可使农田抗旱水平得到提升

在生态环境范围内,农田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而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增大植被的覆盖面积,提高土壤的蓄水水平,还可以使土壤的入渗速率得到提高,从而有效稳定提升了土壤的含水量。并且,通过利用各种水土保持手段,还可以使土壤的含水量提升25%~50%,由此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水源,使其更加茁壮地成长。同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又较好地维持了水土质量,形成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更为关键的是,利用各种水土保持手段,可有效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土能力,从而既使土壤的内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又也使农田的抗旱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提高。

3.3 拦泥保土,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对于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是一项关键工程,在环境综合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坝代桥能更好改善本地的交通条件。通常情况下,在建设淤地坝工程的过程中,都会建设配套的交通设施,这样既使本地的交通更加便利,又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更好保障;第二,可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通过建设淤地坝工程能够拦洪蓄水,可以把洪水变成能够应用的水资源,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应用效率;第三,可发挥出很好的防洪作用,使下游河道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这是因为建造淤地坝能使侵蚀基准面得到提升,使其具备更好的泥沙拦截效果,从而也有效降低了河岸侵蚀的速度,也使位于下游河道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第四,能够对泥沙进行有效拦截,使沟道的侵蚀基准点提高,同时,还会使沟坡和河床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以减少下游河道泥沙的流入量,有效保护了下游的农田。除此之外,坝中储蓄的水还能够用于灌溉农作物,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3.4 水土保持举措可促进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得到更好发展

通过水土保持举措对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可促进当地的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提升经济效益。而通过水土保持举措形成的水资源效应主要是指利用各种水土保持手段对流域内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无论是洪水砾石或含沙量,还是产沙模数、径流量等,都会由于水土保持举措而产生变化,这可以使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土壤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被转移、拦截、过滤和吸收等,由此减轻水污染的程度。同时,还能够保护与调整当地的水环境和水资源,使水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充分地发挥,也得到更好的保护,这非常有利于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等行业。

4 加强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加强水土保持,不但能够使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还能促进民生。

4.1 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是因为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会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若想有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如此,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所以,可通过互联网媒体、纸媒、电视台、广播、自媒体等,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及水土流失后果的严重性,以此对人们开展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宣传教育,从而使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更好成效。

4.2 完善相关政策

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除了要加强人们的环保理念外,还要完善有关政策,以此为水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但在完善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一线调研,合理规划。

4.3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严重破坏性不言而喻,而治理水土流失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植树造林。在以前,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导致土壤丧失抓力,最后造成水土流失。所以,一定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只有大规模的植树才能够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大量的树木不但能有效维系住水土,还能够使本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要在植树的基础上再实施造林,以良好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物种的多样性得到更好保护。

4.4 加大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只有保证水利工程平稳、安全地运行,才能够有力保障水土保持的效果,才能够使水土保持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为了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平稳地运行,必须要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科学合理安排管理人员,把具体的工程区域作为划分依据,还要科学明确管理单位,并依据工程种类,与工程管理的真实需求相结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工作考核,把工作绩效和薪资、福利待遇挂钩,多劳多得;第二,必须要解决工程运行的维护经费问题,要制定和完善水费计收、养护以及维修等规章制度。同时,还要与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相符,从而合理分配水资源。通常情况下,负责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由当地政府进行全额拨款,以此为水利工程的运行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而负责保护水资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通常情况下,可先由政府拨款,等达到自支自收条件以后,再改成企业类型,实现自主营收、自负盈亏;第三,要减少对水利工程的损害,所以,要安排专人每日巡视、维修、维护水利工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且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多个部门。如今,我国的水土环境问题仍不容乐观,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水土保持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最大价值。除此之外,还应借鉴国外优秀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先进的技术与成功经验,大力提升水土保持的效果,更好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在促进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水土荒漠化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故乡的水土..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故乡的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