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优化措施分析
2022-11-23郑学军北京曹妃甸职教城投资有限公司
文/郑学军(北京曹妃甸职教城投资有限公司)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了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国内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企业运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渗透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引入信息化技术,将二者有机融合,能够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职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更好地助力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当前,许多企业已着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困境。结合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拓展,将其与业务、战略相结合,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财务管理优化,为企业的稳健经营提供有益助力。
一、基本理论阐述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管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整合要素匹配,有序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1]。特别是将原有的手工核算业务转型为信息化操作,从而有序地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
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于企业运营的各个过程,运用先进的技术,促进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流。企业在具体经营实践过程中,发挥财务助力与业务发展的功效,实现了财务数据集成化处理[2]。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提炼具有价值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将财务工作渗透于全流程管理,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客户关系、供应链数据库、业务订单等模块有序衔接,动态跟踪市场信息,准确抓住商机,拓展业务,发挥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为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支持与服务。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革新,有序地将二者融合,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特别是发挥财务管理在运营中的全流程跟踪与监督,与业务、战略相融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于:
第一,推进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发挥管理决策职能。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摆脱原有的手工核算,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在线办公体系,使财务管理全天候为业务与战略而服务,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对信息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与挖掘,为企业捕捉商机提供助力[3]。在财务预算管理环节中,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各模块有序衔接,提升预算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度了解数据间的勾稽关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第二,促进财务价值数据的挖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企业经营面临着复杂的市场格局,在经营运作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可以说数据量的增加,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引入信息技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所需,提高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深层次地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提高对财务数据的管理效率,提高信息数据收集应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满足企业运营所需,实现与市场对接。构建财务信息资源库,实施管理技术创新,提升财务信息与业务活动的匹配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切实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挖掘,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助力。
第三,构建财务评估体系,推进风险预警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能够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构建财务评估体系,结合企业运营实际,更好地对企业成本、业务量、收益进行有效比对,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财务管理各模块进行优化,促进模块间有序衔接,运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价值创造背后的原理,优化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对财务信息进行筛选,实现对数据间勾稽关系的动态跟踪,结合战略目标、业务拓展,对企业未来运营进行财务规划,科学评估风险与收益,促进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信息的匹配,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4]。加强成本管控,动态跟踪企业资源耗费、费用支出,科学评估链上各环节的价值创造,从而提升经营效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动态跟踪企业经营情况,对异常现象及时发出预警指示,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风险。
综合来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控制手段,在引入信息化建设后,更好地发挥了财务管理控制作用,拓展了财务管理职能空间,参与到事前决策、事中控制中,有序防范财务风险,实现财务工作高效、高质量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
部分企业在推进财务信息化进程中,财务人员使用信息化操作的效率不高,仅停留于简单计算、综合查询。尤其是在企业内部各功能模块衔接不畅,部门间存在着数据壁垒。部分人员计算机操作熟练度不足,给财务管理信息化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机制不足,存在职责空白情况,导致坏账损失。
(二)财务信息化模式滞后
在企业内部推进财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度建设流于形式,如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成本费用反馈不准确、信息数据不完整等,无法有序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数据库基础不完整,无法全面开展财务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决策管理的助力有限。部分企业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更多的是实现了核算功能的电算化操作,缺乏技术深层次的运用,未从根本上起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作用。例如,部分财务人员认为引入信息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停留于财务数据的计算、明晰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与存储,未对财务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未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对财务信息进行梳理,更好地为相关模块提供服务,导致依旧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多部门高效协作,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财务信息数据缺乏共享性
部分企业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各功能模块衔接不畅,导致数据缺乏共享性。一方面,财务与业务数据整合不足,导致财务管理未能有序发挥支持与服务的功能,无法有效地助力于业务拓展。例如,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业务部的成本费用支出申请,财务部门未及时收到并进行拨付,主要归咎于信息壁垒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各职能部门间信息传递不及时。例如,人员薪酬调整未及时反馈至财务部门,采购部门未及时将入库验货清单传递至财务部门,导致费用支付延迟。特别是在推进财务数字系统开发建设中,没有结合企业经营实际、业务拓展需求,甚至各功能模块处于割裂状态,未能实现接口的有序衔接,导致数据信息处于分裂的态势,未实现集成管理。例如,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存货管理等,由于模块间衔接不畅,导致信息对接不及时,无法动态地掌握企业资产管理状况、资金流动情况,使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四)财务信息化规划不合理
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未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长远战略的视角着手,甚至于存在平移同行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与自身的业务实际不相匹配,导致规划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例如,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操作过程中,仅是简单地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横向、纵向对比。财务指标计算等,没有将业务与财务进行深度融合。对业务发展缺乏有序梳理,未基于业务发展实际对每一项财务费用支出所创造价值进行深层次分析,难以发挥出财务助力于业务发展的职能,甚至于内部信息未实现信息化全面覆盖,即部分业务部门的财务信息未进行统一管理,甚至给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困境。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分析
(一)转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在竞争新格局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模式。尤其是财务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账目核对,而是要与业务、战略相结合,为管理决策提供助力。管理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将财务管理作为重要手段,融入经营的各环节,强化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有序配合、共同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特别是随着信息平台的建立,更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财务管理及业务拓展,进而有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二)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在推进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各功能模块接口的衔接,不仅要将财务管理中各功能模块衔接,例如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存货管理、财务软件等,还要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模块的衔接,例如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等。由此,通过系统平台实现各部门的有序衔接,着力提升工作效率。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特征、自身的运营实际,不能平移同业的管理系统,而是不断优化、构建与自身业务发展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促进职能部门间高效沟通[5]。企业要创新管理模式,构建链接财务、业务、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促进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与有效匹配,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挖掘,特别是为企业提取具有价值的信息,为经营管理决策助力,促进企业抓住商机、积极布局市场,提高经营水平。
(三)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复杂环境及潜在风险源,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型、集团型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进而在事前主动将财务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有序地推进管理精细化转型,助力于战略发展与业务拓展。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重复性的财务工作实施集中处理,促进分工的专业化。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势必引导财务工作逐步参与到决策管理中,由此,能够实现财务资源的释放,进一步优化要素,基于成本效率原则,实现“降本增效”,尤其是引导财务工作聚焦于数据分析、财务决策。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有序协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借助于财务共享模式,集团企业能够搭建价值型财务架构,在具体实施中以价值创造作为主线,通过提升财务数据的透明化,过程跟踪资金收付、成本支出等,有序优化内部管理,帮助集团实现“降本增效”。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突破空间束缚,成员企业能够与集团总部实施动态交互。且每一家下属企业成立的时间不同、经营的范围不同、投资与资金回收期等均呈现出差异性,由集团总部实施资金统一化管理,能够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四)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企业对内部各管理模块进行统筹管理,不再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以企业整体作为总链,将各个功能模块作为子链,包括对外采购、仓储管理、订单生产、业务拓展、物资管理、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模块,由此,构建分布式账户。反映在区块链上,各节点相互协作、有序沟通,提高信息的统一性与透明性,每一个岗位均是区块链上的节点[6]。在开展经济活动中,能够实时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监控,并在业务完成后将信息进行打包成块,永久性地保存,能够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过程跟踪,具有可追溯性,可以及时反馈与调整,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经营运作的效率。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提升管理效率,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企业的软实力表现。加强财务人才团队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背景,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还要重视创新管理理念的培养,加强对管理、审计、税务等专业知识的涉猎,构建自身综合专业体系。同时,将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战略相融合,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生产、管理理念,加强协作与沟通,共同推进业务发展,达成战略目标。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企业要采用轮岗换岗形式,让财务人员到业务部门熟悉企业运营,从而进一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
四、结语
在当前经济呈现“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企业要提升管理效能,必须将眼光聚焦于内部运营,着力强化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将其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能够有序地提升管理效率,助力于企业价值创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硬件实物设施的配备,更是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维,推进管理的精细化与过程跟踪。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有序地进行整合与衔接,进而从全新的视角,着力将财务与战略、业务相融合,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已着手开展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结合存在的不足与困境,提出转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着力构建新型管理体系,聚焦于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服务,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措施,旨在帮助企业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推进财务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关链接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式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结论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米勒因MM理论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莫迪利尼亚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