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躁”有术

2022-11-23陈鲁民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2年5期
关键词:静气心绪思考问题

◎ 陈鲁民

焦躁,暴躁,急躁,怒躁,躁狂,躁郁,躁动,但凡与“躁”有关的词每一个都是负能量的,有害的。其基本特征是火气大,脾气爆,说话难听,办事冲动,脑子一热,不计后果。被形象地称为“情绪炸弹”,时不时就会炸得人仰马翻,墙倒房塌,一片狼藉,满地鸡毛。

平心而论,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谁都会碰到不顺心的事,不免会让人焦急上火,躁狂成怒,让人火冒三丈,心绪难平。急躁、暴躁之类情绪,虽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其危害却不可小觑。既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严重损伤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工作,干扰事业,甚至带来重大损失。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学会制躁止躁,把躁绪、躁思、躁态、躁性关进安全可靠的笼子里。

以静气制躁。躁的反义词是静,静与躁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静越多躁就越少,静得越沉得住气,躁就越难以发作。曾国藩年轻时做事心急气盛,每次遇到急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他的老师见此,就送给他一个字——静。从此,他就刻意打磨以静制躁的功夫,时常静思,静坐,培育静心,涵养静气,一改昔日的焦躁脾气,使他的事业大受裨益,最后功成名就,位列“晚清三杰”。被人誉为“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以耐心制躁。耐心是制躁的利器,耐心越足,躁气腾挪的空间就越小,而一旦失去耐心,就是暴躁情绪表演的开始。耐心的同义词是耐烦,即耐心耐劳,不厌其烦,不怕费劲,不急不躁。作家沈从文就特别钟意耐烦这个词,在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中说:“我不希望自己比谁聪明,只希望自己比别人勤快一点,耐烦一点。”曾国藩则提出做官四耐的心得体会:“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或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一个人如果耐心、耐烦到了这个境界,烦躁心绪自然也就没了藏身之地。

以智慧制躁。智慧即聪明才智,是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能力。智慧也是躁气的死敌,与其势不两立,智慧拒绝一切冲动的情绪,反对所有的混乱思绪,对所有反智的行为、不合逻辑的举止坚决说不。因为在一个智慧的大脑里,是不会给躁气留有任何生存空间的。睿智的诸葛亮深谙“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的道理,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信条;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则不论官居何处,都在自己的官衙大堂高挂“制怒”的牌匾,他们都是雅致从容的君子,也是大智大勇的贤者。

以理性制躁。理性讲究逻辑合理,躁性只图一时痛快;理性有知识学养打底,躁性靠的是一时血勇 ;理性是合乎逻辑的正常思维,躁性是随机发泄的情绪产物。可见,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理性,用理性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性的圈子里做文章,谋发展,就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也不会“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更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培养一点静气,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培育一颗耐心,和平淡然,超越自我;用智慧武装大脑,不急不躁,不骄不馁;以理性指导行动,有条不紊,章法不乱。这样,焦躁情绪就没有立足之地,怒躁心态就会得到遏制,躁狂行为就难成气候,我们就能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理性而智慧地推进工作,安静而耐心地趋近奋斗目标。

古时候,夜半打更人会一遍遍地提醒“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于今而论,也要提醒大伙一句,别忘了心燥之火也会带来灾祸的。

猜你喜欢

静气心绪思考问题
说说我的爱吧……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孟子》名句节选
金错刀·冬日抒怀
忆江南·客居怀思
静气
按图索骥
顺势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