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2022-11-23冯哲中共淄川区委统战部
文/冯哲(中共淄川区委统战部)
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各个行业中的会计监管工作有所滞后,未能达到有效的会计工作效果,就会约束会计核算发展,会计核算中频繁出现工作秩序、财务报表造价填写混乱等现象,不但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长久发展,还对我国财务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因此,需认清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防治与处理,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一、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整个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政府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担任着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务事业管理,可以说是社会服务直接参与者。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国家来拨款的,也是国家财政资金使用人员。
二、行政事业单位增强会计核算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维护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转
财务部门工作的好与坏与事业单位能不能高效率运转有直接关系,如果需要的资金到不了位,支出的款项也无法拨付出去,不但会影响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经费报销,还将影响到社会服务项目顺利展开,使得单位运转不顺利,使得政府部门及人民受到不必要损失。
(二)有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与安全
当财务部门将其资金拨款到位后,需要及时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督,在日常监督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为审计、绩效、评价,然而,此种方法不能清楚的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用途与进度,并且授权支付后,财政国库支付都运用不见支票的方法,这样不利于监督财政资金使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核算,进而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秩序混乱问题
会计核算业务中对于资产负债管理问题都较为重视,但是,近阶段,许多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管理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秩序混乱问题。例如:某单位在管理中对单位固定资产问题不重视,都是根据自己意愿随意的扩大投资,从而超出计划和预算投资,并对新增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记录入账,一旦固定资产减少也没有冲账,部分单位也未有固定资产收支明细账,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二)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会计行业都能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会计电算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核算水平,为其会计核算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分析[1]。即便如此,发展过程中也会遭遇较为严重的单位机密泄露现象。所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软件也在不断地升级与提高,电算化软件也一样,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原有存储资料的限制,都会出现软件不合适的问题,导致资料的丢失,运用打印输出资料时间一长,也会出现资料受损、软件不兼容的状况,出现资料损坏问题。
(三)监督不全面,存在监督弊端
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际核算过程中,核算人员与各单位的工作是完全相脱离的,并不清楚财务的真实情况,一些财务情况与报账等都是各单位的工作人员直接报到会计核算中心,对于账单的真假,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各单位拿过来的单据进行判断,只要单据没有问题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财务往来,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不能了解到真实的财务情况,对于真实的业务情况不能做到完全清楚,相关的经济业务也不能了解透彻,这是会计集中核算的一大弊端[2]。最难的问题是核实账目难以控制,很难将账目账证整理相结合。财务管理的监督就出现了纰漏,不能进行有效的核实,更为严重的是腐败行为的出现,监督做不到全面,就会阻碍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职责机制不明确
目前,一些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在制度方面不够健全。没有明确职责机制,就难以分清什么是核算人员的职责,什么是报账人员的职责,不能明确职责问题,会给双方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各单位的报账人员不能给核算人员做出详细的汇报,核算人员对所报的账目也只是肤浅了解,不能了解账目的真实情况,仅凭报账数目走流程进行保障,在出现问题后很难进行追责,不清楚问题要从哪里查起,职责不明确会导致双方工作人员消极对待工作,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从而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阻碍财务管理工作。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核算方式的影响
2019年开始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相同会计制度中规定了预算和财务会计具有双重的功能。在该制度实施以来,事业单位中采取的会计核算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预算核算方法,而是采取预算、财务核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这在无形之中也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会计模式[3]。预算会计所采取的就是预付定金的方式,并在此基础进行会计核算,财务会计则是采取权责发生制基础的会计核算。此外,预算范围内的现金收支也需要保持并行,这样既可以实现财务核算,又可以开展预算核算。
(二)对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是站在了会计信息化的角度上进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需要编制出具体的财务会计报表、预算会计报表。该制度的正式实施,也对会计报表的编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要求制定的财务报表必须要以财务会计形成的数据作为相关依据,最终编制出预算会计报表,将预算会计下形成的数据作为具体的依据[4]。
(三)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计算和折旧方面,并且要求对固定资产产生的损失,要采取分摊的方式展开,最终形成的折旧费也是要归入到当期成本中。单位也需要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准确计算出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以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带来的挑战[5]。
(四)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成本的核算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成本的核算工作和成本的管理工作是相互的。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管理工作联系紧密,这不仅包括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下一步的改进,还可以对成本会计的管理进行及时规范核算,发现核算过程中的缺陷,从而解决问题并不断地完善,进而使核算得以顺利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核算较其他行业来说特征尤为显得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目标以及具体的表现有一定的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核算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主要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核算,直接成本中就包括人工、材料与设备设施费用等;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不同,其他类型企业的核算方法不能直接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成本核算中。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核算目标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具完善性,而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有关人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发展情况、单位内部的各项财务措施、管理等等来进行匹配核算和管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核算目标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具全面性。
五、改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的策略
(一)理顺会计核算流程
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实际上就是将会计核算制度以及方法进行改变,这一过程中有效的财务信息反映出的就是业务流程以及资金流向方面的状况。想要为单位内部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会计核算信息,尤其需要重视重构核算工作的具体流程,然后形成和政府会计制度适应的业务流程,并在发展中逐渐向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方向转变[6]。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在满足具体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数据共享、资料丰富的大数据平台,并对具体的会计核算规则进行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做好衔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受到对权责发生制核算理解不深入的影响,以及传统收付下的会计核算思想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有效衔接新政府会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内部也需要制定出具体的会计改革实施方案,具体要明确实施中的任务,然后有计划的展开改革工作,尤其是需要把握好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内涵,尽可能地设计新的核算制度,保证在具体实施新会计核算制度时能够合理地按照具体的要求展开,实现报表类型的多样化。
(三)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时,也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教育培训的方式,让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并加强自身责任意识,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7]。在会计核算中也需要秉承诚信的职业操守,在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中,才能培养出高端的会计人才。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参与到专业的培训中,并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并且这一过程中也要引进专业的人才,以及让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发展,让会计工作更加规范。
(四)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中做出的期末报告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及时性上很难保证。针对现今存在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需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实现财务主管部门网络化建设,让单位中的数据实现多方共享,对于不同的部门来说,也能够将实际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在后期发展中依靠期末报告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中所披露的相关信息较为笼统,缺乏会计语言,可理解性较低,因此公众、报表使用者很难从中获取所需信息。通过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信息披露制度,会计语言逐渐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词汇,真正反映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8]。
六、行政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对策
(一)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积极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全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可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将会计的后续教育做完善,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实际业务素质水平。在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过程中,也需明确现有经费开支标准,规范处理经费支出的渠道,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支出标准,杜绝支出相互攀比与滥用钱物现象。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完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增强制单审核监督力度,将其记账凭证监督管理工作做完善,确保原始凭证完整性,并明确对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工作,使得原始凭证具有真实性,将其审核处理工作做好[9]。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以及对应的核算工作,将其收入管理的规范和支出管理规范,在其款项上表明用途。首先,应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保证资金通畅无阻,在建立全面成本核算控制体系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企业发展稳定,还需要重点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保证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体系,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制定与应用,需要与信息化相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成本管理系统用来共享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数据,保证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深化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改进会计核算时,需完善会计制度深化改革工作,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并积极改善会计人员工作环境,加快会计电算化步伐,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在当前科目体系中将行政单位上级补助收入等科目适当增加,可以更好地完善上级补助收入以及下级补助支出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加强成本管理责任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需严格落实成本会计核算责任。只有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才能够促进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不管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10]。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监督机制而言,是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必须要契合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相对较多,例如参与企业设计部门以及生产部门是最多的,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保持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能够稳定,就需要成本管理责任监督机制的健全。
健全成本管理责任机制,首先,应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严格划分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在其位、做其事,将每个岗位上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将工作落实到个人,责任清晰,这样成本会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工作人员遵守成本会计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就会避免出现问题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除此之外,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符合预期的发展目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生产效率。
七、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需要对单位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每项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有能力胜任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人,实现精细化管理,只有将工作精细化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不会出现较大的纰漏,更不会有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时找不到问题的源头和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
寻找正确的方法激励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让每一位员工都发挥自身在成本会计核算中的优势,保证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符合预期发展的目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