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比·演:构建审美性语文阅读课堂
——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
2022-11-23吴良坤
◎吴良坤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选篇上突出四个标准:经典、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文本大多具有典范性,美感十足,充满诗情画意,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有自带的良好平台。“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列入了教学总目标。当前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体会美、鉴赏美、思考美,进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美育意识,以“美”为导读,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在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在美的情感氛围中促进其语文学习[1]。
一、读——确立阅读审美视角
审美视角既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将审美价值具体化的行动方式。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小学阶段阅读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地“读”,只有“读”了才能把握整体,才能心有所感,才能达到情感共鸣。当前环境下,基于审美视角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新的调整,故语文教师需从阅读审美视角出发进行教学反思,运用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实际,做匹配设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采用个性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力争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氛围,并由此确定了学生的审美视角。学生遨游在“美”的世界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文本的“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三年级《荷花》为例,文本中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叶圣陶对自然、对荷花的爱美之情。通过叶先生的文字,我们仿佛置身于水中荷花,嗅到了荷花的清香,色彩鲜活、摇曳多姿的荷花在向我们“招手”。学生先阅读课文,教师可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再现荷花的具体形象,以“情”为经,以“读”为纬,学生“聆听”荷花的“言语”,观赏荷花的“舞姿”,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并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从诵读角度展开任务设计:上课伊始,课件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集合图,并播放音乐“荷花颂”。学生在声音与美图“双管齐下”下,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全班交流自己谈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表达欲望,使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荷花”的课堂中。在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奠基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随后,学生在“荷花”的氛围中朗读课文,并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教师出示生字词:花瓣、蓬、衣裳、花骨朵儿、挨挨挤挤、饱胀等,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的方式巩固上述词语的认识。随后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重点字词“挨挨挤挤”“冒”等词语,“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特点:多、密,还把荷花写活了,像孩子一样挤在一起。“冒”字与“钻”字进行比较,学生们发现“冒”字写出了荷花蓬勃生长的样子。
教师根据重点词语教学本文的重点自然段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急迫、欢腾的心情,请进行朗读指导:荷花各有各的美,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荷花,并读出“她”的美。随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如“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中“花骨朵儿”“破裂”要读的重一点,“马上”要读的快一点儿,“两三片”“全”要读的突出……
在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教师进行配乐朗读,并请同学们闭眼想象,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感受自己亭亭玉立的身子、俏丽的花瓣,芬芳的花香,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随后想象一下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在干嘛?小动物朋友们和你说了哪些“小秘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深化主题。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荷花的美以及大自然的神奇“手笔”。“读”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读”促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升华感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二、品——强化阅读审美体验
在阅读体验中,精读文字,感受文本营造的意境,吸取文字的精髓,提高审美情趣,强化阅读审美体验是阅读审美的特征与实质[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学的“器”就是语言文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品悟语言的精妙,就是要引导学生悉心揣摩品味,必能悟出美妙之处,以提高鉴别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感知美、体验美,获得阅读审美体验,审美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为例,主要讲述作者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等一系列对桂花的爱,描述了一个充满诗意且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童年生活。作者没有有意刻画人物形象,没有“大胆”的吐露自己对家乡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但我们细细品读,却能读出淡淡的乡愁——情韵绵绵。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品读情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以生为本,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钻”进教材,细细品读。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第一次“浸”:
1.换词体会: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浸”是在哪里?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细细品读,并思考“浸”可以换成“飘”或者其他词语吗?为什么?
2.从字义构字上品味意境:“浸”的部首是“氵”,新华字典上的释义为“泡在液体里、渗入、渗透”等字义,根据上下文,怎样理解“浸”,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3.从读音上进行朗读指导:“浸”是“四声字”,在朗读课文时,这个地方要重点,读出身心俱醉的感觉,如同全身心沉浸在大海中的感觉,怡然而不沉闷。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第二次“浸”:
1.“浸”字第二次出现在课文哪里?朗读课文找出来。
2.我们知道桂花开在金秋时节,课文中为什么说村子里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中?(明确:桂花不仅在花开时香,晾干后食用也是香气弥漫,因为桂花香在人们的心里,尤其是作者的心里。)
3.如果你是作者的邻居,闻到桂花香你会干什么?如果在吃饭时,闻到桂花香,那你觉得——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浸”字,形象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的香,不受季节的约束,香甜四季、香甜故乡,最主要的是香满了作者的整个童年。教师紧扣“浸”这一关键字,从换词、构词、字音以及情境的创设这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领学生们心驰神往,感悟桂花香的“香”与“情”,领会其精妙所在。
文本写的是淡淡的思乡、思亲之情,我们阅读这样诗一般的文本,深受感动,也能联系我们自身,故乡的种种。教师从情感角度展开审美,让美育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发生。
三、比——建立阅读审美能力
阅读审美能力的建立能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高,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真善美”是美的特殊形态,对真善美的培养需建立在阅读审美能力基础之上,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为例,学生先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巨人的形象。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两张图片:一张是长满绿草、色彩缤纷的充满阳光的花园图片,一张是寂静落寞、朔风凛冽、冰天雪地的花园图片,学生对比欣赏,教师及时提问:同学们看完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什么样的?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圈画出来。(“园里长满了柔嫩的……丰硕的果子。”)巨人回来叱责孩子们后,花园里的景象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再次朗读课文,从文中圈画出对应句子:“北风呼啸……又被冰雪覆盖了……”找到第一次描写巨人的语句,想一想,从巨人的言行上品读他的自私、凶狠、蛮横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巨人面对寒冷满是不解,请同学们找出一天早晨巨人发现的花园里的奇特景象,巨人有什么发现?巨人回来,孩子们被赶走后花园春天的景色也被赶走了,巨人明白了原来是孩子们到来,给花园带来了春天。后来巨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从课文中找出对应句子,体会巨人此时此刻内心的后悔,其实他的内心是善良、柔软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巨人的转变,由最开始的自私、态度凶恶到疑惑不解、盼望春天再到后悔、自责到最后的五四、善良、快乐。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两个主题进行深入阅读。学生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中体会快乐应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主题。本篇课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展开叙述、揭示道理。文中多次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花园景象的对比、孩子的欢乐与巨人的孤独的对比等。在多次对比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文章主题在学生的感悟中浮出水面,如此一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的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四、演——导向阅读审美共鸣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呈现差异性,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达成审美共鸣,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情节都非常精彩,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此类文章时,教师可通过课本剧演绎的方式,学生在表演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主旨,在表演的同时还能创造与体验美,达到“演而优则悟”的状态。一般而言,学生对文本故事都有阅读和表现兴趣,教师就可以从含义角度展开深入发掘,引导学生对人物做理性分析,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带有更高审美价值,达成导向阅读审美共鸣。
以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为例,文章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期的故事,炊事班班长尽心竭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给小战士钓鱼煮野菜汤,而自己啃鱼骨头,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因体力不支,炊事班班长不幸牺牲的感人事迹,表现出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情节梳理,然后设计演绎活动任务。
课本分为四个片段进行演绎:场景一:接受任务;场景二:护送病号;场景三:壮烈牺牲;场景四:深切怀念。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并创编课本剧,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编排以及分工活动,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剧情演绎活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深入观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学生在演绎时,更多的关注情节而非人物内涵,教师以此为“契机”,通过重点片段的演绎,着重对人物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人物并用心塑造人物形象。如:“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教师引领学生读课文20-22 自然段中,老班长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笑着”到“眉头拧成了疙瘩”再到“皱纹舒展开”,表现出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无私品质。这里教师要指导学生表演出老班长的表情变化以及对战士充满牵挂的神情。教师要做好学生演绎活动的评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梳理与分析,帮助学生在文章的编排与演绎过程中体悟真善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本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牢牢贴近课文,因为课文中情节的发生与发展正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学生在排练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价值观的熏陶,对学生的一生来说都是受益颇深。
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感悟文本美的语言,体悟角色美的心境,通过表演的形式,得到美的熏陶[3]。教师从该角度出发,做好必要的引导和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具有更好审美价值的学习认知,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对接体验中成长审美认知。
美育是以发展学生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培育学生健康审美观的教育[4]。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打开了“美颜功能”,本身就具备先天条件的语文教学,可以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钻”进教材中发掘文本中的美,带领学生通过品味、感知、想象,有“放”有“扶”的“一举拿下”审美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语文的阅读审美教育不是浮在表面上的“美”,更是需领略文字、布局的独特韵律美,从而使得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走向高地,使学生在思想对接和学习体验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