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2-11-23◎刘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刘 茜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常态。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相较于以往传统的黑板板书、多媒体工具,整体更为灵活、生动,而初中语文本就具有灵活性与主观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关注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逐渐激发感悟能力与语文思维能力。统编版教材内容丰富且广泛,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构建高效课堂时,能够依托于技术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打破教材的闲置,可最大限度上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拓展。

眼下,无论是板书设计还是板书书写,都极大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简化原本较为复杂的板书内容,尽量书写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能够省去多余的书写时间,同时增强板书内容的条理性。在该情况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具有更为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也可以集中精力与时间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开展网络教学,创造良好课堂氛围

自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来,很多学校纷纷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院校内部都配备了专门的网络教室,在使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建立班级网络课堂,以此实现语文知识的全面覆盖,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理想教学效果。

在对网络课堂进行构建时,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等现有技术软件的功能作用,利用其丰富的版块、多样化的页面设计,激发学生对使用该网络课堂的积极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多种语文课堂类型的有机融合。网络课堂上需要具备的内容应当包括课文预习目标、课文中重点及难点、课后练习以及自我测试等相关模块。

在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时。可以将重点集中于《纪念白求恩》《最后一次讲演》等相对枯燥的文章,以《最后一次讲演》为例,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课堂给学生播放闻一多先生相关影视资料,播放前要求学生对人物神态等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讲演立体形象,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视频资料对讲演知识进行探讨,再结合讲演场景,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内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资料收集工作交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或是在《邓稼先》教学后,结合其感人事迹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要求学生阅读,并写一段感谢词,依托于线上课堂创建高效、虚拟的第二课堂。

除此之外,课堂氛围一直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在使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语文课堂时,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氛围活跃等方面,从而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心理状态下自然的开展学习工作,进而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工作时,学生要想更好理解文章内容,明白里面的一些隐喻,需要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因此,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文相关的社会背景与环境资料的整理,并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浏览、感受。或是直接将学生带到信息技术教室,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自主搜寻,然后再开展阅读等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和作者感情的体会更加深刻。

二、优化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尤其在疫情影响下的这三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日益丰富,比如微课模式、慕课模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等,为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尽快创建,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及难点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罗布泊,消逝了的仙湖》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前使用信息技术对罗布泊的古代景色进行收集与整理,在此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工作效率,还可以结合小组教学方法以组别的方式行动。在课上,要求每个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尤其是古代景色与现代景色之比,展示后开展简短评价,以此为基础引申具体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今不同之处,不仅产生视觉刺激,而且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分析变化原因。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思维中解放出来,还将原本的教学难度降低,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思考与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将文章主旨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达到课文教育目的。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创设高效教学情景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相较于以往传统的PPT 课件,该课件主要作用是营造更为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依托于沉浸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方面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另一方面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构建所学知识,促进其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

在开展《桃花源记》相关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和动画的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值最高的时候引入具体知识内容,先在学生脑海中建立立体的知识形象。或是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希沃软件备课,依托于优美的紫藤罗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花的旺盛、顽强的生命,然后播放音频,结合美声范读创建情感交融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文章积极乐观的情感变化。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勇于面对厄运、勇往直前的人生启示,成功拓宽了学生的“心境”。其中,希沃软件技术的使用能够增强教学情境构建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水平提高。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其灵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改善初中语文课堂相对枯燥和低效的教学状态。在使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语文课堂时,教师要注重技术使用的适度性,不可将技术放置于教学中心地位,正确认识到其辅助地位,避免学生思维过于发散。同时,落实丰富的网络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实效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